顧 芳
(江蘇省寶應縣安宜實驗學校 225800)
利用微課開展化學概念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基于課堂教學的需要使知識以形象化、直觀化的方式呈現.比如,教師可以將圖片、視頻、動畫的形式利用起來,使知識直接進行呈現,進而對學生的各種感官造成刺激,使學生可以基于這些內容將化學知識體系構建起來,并將微觀認知視角形成.
例如,在對“水的組成”的相關知識進行教授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基于教學內容設計電解水實驗,并以微課視頻的方式呈現實驗,借助實驗引導學生站在微觀角度上看待化學反應的過程.而之所以利用微課教學這種方式,是因為教材中雖然呈現了相應的圖片、文字,但是欠缺動態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難以將其理解.而將微課運用起來可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可使學生將水分子在直流電作用下分解成氧原子、氫原子,氫原子、氧原子結合成氫分子、氧分子的過程直接進行展示,由于這樣的課堂教學將知識直觀地進行了呈現,所以學生可以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進而獲得獨特的學習體驗,對化學反應產生深刻的認知.
在實踐中發現,初中階段的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發展之中,也就是說,學生的思維正在從具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在此情況下,很多學生是沒有思維切入點的,所以很容易出現無從下手的情況.倘若教師能夠將微課視頻利用起來,就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素材,進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原子構成”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需要知道,大部分學生是沒辦法理解這一知識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而因為學生沒有掌握這部分知識,所以在學習原子結構的時候,沒辦法快速地理解掌握,部分學生還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認為原子就是內部實心的球體,電子會在不同的軌道中做固定的運動.倘若教師將微課視頻利用起來,對這一實驗進行剖析,并進行相應的講解、引導,可以讓學生正確的理解相關知識,如原子結構、電子運動特點等.由此可見,將微課視頻利用起來,可以將課堂理解的思維障礙解除,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化學實驗過程中,會利用到大量的針劑及器材,而初中生的安全意識較弱,倘若出現不規范操作的情況,極易引發安全事故.但是光憑教師闡述實驗的危險性,很多學生會不以為然,甚至覺得教師在夸大化.而將微課視頻進行演示,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錯誤操作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可以讓學生獲得濃厚的實驗情感體驗,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濃硫酸稀釋實驗”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微課視頻利用起來.因為這個實驗的操作重點為:稀釋方法,但是很多教師告誡學生不要用水稀釋,很多學生是不以為然的.甚至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水進行了稀釋.而將微課視頻呈現用水稀釋的后果,學生可以獲得直觀地體驗、感受,可以看到將水注入濃硫酸中的后果,即:液體瞬間沸騰,且在到處飛濺.而這就可以加深學生規范操作的意識,就可以為實驗教學的效果提供保障.
通過實踐發現,微課視頻可以將實驗操作的過程放大,進而將實驗操作效果提高,可以降低實驗操作的危險性,可以縮短實驗操作的時間.也就是說,微課視頻的有效運用可以彌補傳統的課堂教學的缺陷.
例如,在教學“酸雨的形成”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這一實驗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而二氧化硫是一種有毒物質,所以沒辦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演示,而且二氧化硫的燃燒現象是不明顯的,所以課堂教學的效果會不如意.而這部分知識是特別重要的,教師不可以直接略過.教師應該如何開展相關的實驗教學呢?教師可以將微課視頻利用起來,將實驗操作直觀形象地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切實的看到知識,并且對實驗現象、結論進行深入地分析、總結,進而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實驗安全意識進行培養.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中,利用微課來引導學生進行解題與知識學習思維的培養提升,能夠在微課的相互結合之下,為學生制定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化學學習的任務單,讓學生在觀看與學習微課的內容之后有一個更加明確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和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去開展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讓學生能夠在自主的思考和相互的合作交流之下來去對問題進行探究,使得學生能夠在微課的環境之下以及教師的任務單引導中獲得更好的化學知識學習的引導.
例如,在教學初中化學“原子的結構”的知識課程中,教師要能夠利用微課的形式來向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之后能夠在任務的指引下來進行自主的學習.首先借助微課向學生展示原子結構的動態圖,然后在動態圖片的旁邊向學生展示一個學習任務欄,任務欄中的內容就是去引導學生在微課的激發中去進行思考,其中任務欄中的內容應該設計以下的四個層面:任務一:對上一節課學習的知識進行回顧與鞏固;任務二,梳理所學知識點的內容,并能夠思考與完成相應的化學問題;任務三,在微課的引導之下來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提升,加強新知識的學習和印象;任務四,對微課中所展示的化學知識和問題進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能提出學生自身的疑惑,并將問題帶入到自主思考或者小組的合作探究中.那么在微課與任務單的相互結合與引導之下,學生能夠更好的激發自己的思維,充分的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將學生轉變為主動式的化學課堂學習,才能夠更好地利用學生的自主學習來提高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效率與質量,促進初中化學課堂的發展.因此,教師要能夠有效的借助微課這一教學輔助設備軟件,來充分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好的體現出微課與化學教學結合之下的價值體現.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僅要借助微課來引導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自主學習與探究,更是要能夠借助微課來深化學生的自主思考,幫助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進行深度的探究.那么在微課的課件設計中,教師所涉及的教學課件,應該要能夠明顯的體現出教學內容的主體以及課堂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能夠逐步的推進與深入,利用微課課件來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更加生動、形象與親切,并且在微課的教學節奏引導之下,讓學生的思維逐漸的由淺至深的進行探索與發展.
例如,在教學初中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相關化學知識時,教師能夠借助微課,向學生導入三張教學的圖片,讓學生針對于圖片中的現象來進行思考,圖片的內容所涉及的就是金屬在不同溶液或者不同的環境中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并且讓學生在對微課可見的觀察和思考中,代入以下的三個問題進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問題猜想一:金屬與氧氣之間能夠產生化學反應嗎?問題猜想二:金屬與酸性的溶液能夠產生什么樣的現象和反應呢?問題猜想三:金屬還能夠與哪些溶液產生相關的反應呢?在微課與問題的引導之下,就是讓學生能夠借助微課所表現出來的表象,來去對化學的知識進行一個深度的思考.借助微課的動態性知識教學,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再通過問題的引導,來深化學生的思維,以此幫助學生在對化學知識的探究和思考的層面能夠實現由表及里、由淺及深的思維發展,讓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也有一個階梯式的進入.所以在教學的實踐中,教師要能夠巧妙地運用微課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教學問題的相互結合.
微課是可以當做完整的課程的,其目的就是對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進行針對性的課堂教學.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考慮到這一點,并且制作出具有較多層次的微課視頻資源,讓學生針對自己的情況選擇性地進行觀看、學習.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學生可以個性化的成長與發展.
例如,在教學“氫氣的制取”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需要知道,這部分知識的并不是很難,很多學生憑借自主學習這一個過程就可以掌握知識,所以教師可以在制作微課視頻的時候融入一些帶有啟發性的問題,比如:鎂鋁鐵也是可以和稀鹽酸發生反應的,而且產生的化學反應中可以生成氫氣,為什么教材中不用這種方法進行氫氣的制取呢?工業生產中是需要一定的氫氣的,請問工廠制取氫氣的方法和實驗室運用的方法是一樣的嗎?為什么實驗過程中的顆粒表面會變成黑色的呢?其原因是什么呢?通過怎樣的方法能夠對氫氣是否純凈進行驗證呢?這樣的問題層層遞進,可以有效的拓寬學生的視野,可以將學生的認知能力提高.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且教師的教學任務很重,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極易出現大部分學生不理解知識的情況.而將微課視頻利用起來,將課堂教學再現,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
例如,在解決含雜質的化學方程式的題目的時候,教師就需要知道,很多學生在進行題目分析時是缺乏條理性的,也就是說,學生很難抓住問題的關鍵.因此,教師可以將相關的微課視頻制作出來,并在微課視頻中對典型的題目進行分析,并將解決這樣的問題的思路、技巧進行滲透,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可以加深對題目解答的方法的理解,可以形成相應的解題思路,解題的準確性、效率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由此可見,利用微課視頻再現課堂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綜上所述,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適應大勢所趨,是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的有效手段.因此,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將微課視頻的利用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