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崇猛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教師發展中心 222100)
在數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數學概念是極為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相比于小學,初中階段數學的難度與任務量都顯著提高,與高中階段相比,初中數學具備極強的基礎性,對于整個學習生涯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與銜接部分.該階段的數學概念逐漸抽象化,這對于擅長感性思維、形象化思考的初中學生來說,難度可見一斑.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攻克這一難題,本文在研究中結合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學生未來發展的具體方向,提出了借助科技信息手段提高數學授課效率的理念,讓數學概念從抽象變為形象,由復雜轉為簡單,促使學生能夠在趣味化的學習中,輕松的把握、理解相關知識,并能夠自如的應用于解題任務之中.
以往在進行初中階段數學概念教學時,存在明顯的方式單一、方法枯燥的問題,然而,科學的融入信息技術便能夠創建全新的數學概念教學方式.飛快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能夠迅速激發初中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在這種心理的推進下,能夠將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此時,教師應該注重應用信息技術,并在該技術的引導下,將課堂的主動權逐漸釋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本質意義上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并在求知欲、自覺性的引導下,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之中,并獲得極大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并更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后續的學習中.
在進行初中階段的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保障課堂的生動性、形象性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并強化初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進行概念性知識內容的教學工作中,如果教師只是簡單的選擇口頭表述方式傳授給學生知識,學生會出現難以理解、難以記憶等問題.將信息技術系統、全面的融入其中,能夠促使復雜化、抽象化的概念轉化為具體化、簡單化,從而引導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方便的理解數學概念,并以此為基礎,更加熟練、完整的掌握相關知識與概念.
現階段,大部分的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進程中,都會嘗試應用信息技術,但是,也只是將信息技術視為演示的工具,或者是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進程中,教師已經習慣應用多媒體進行課堂的播放與講解,并引導學生能夠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搜集個人所期望學習與掌握的知識,完成自助式的探究學習.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具備極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在課堂教學實際進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探究并分析不同內容的數學知識內容,輔助學生完成更深層次的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并將其具體的應用在數學問題的解決中.
但是,在實際進行初中概念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的初中教師都并未給予該部分內容以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在教育資源、教育思想相對落后的區域,教師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所選擇的依然是傳統化教育模式,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便是提高學生的升學率.即便課堂上教師認真講解,學生認真做筆記,并且在課后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做大量的習題,但是,依然無法獲得期待的教育效果.
無論是哪一階段、哪一課程的教學,教師與學生都應該意識到,達成教學目標的方式并不應該是死記硬背,而應該是引導學生,促使其結合自身的正確認知,應用相應的引導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積極的進行探究學習.故而,是否開發并應用優質的概念演繹教學教材,能夠在極大限度上決定學生最終所達成的學習效果.在初中數學的概念教育工作中,系統的應用信息技術,并將該項技術所具備的強包容性、靈活的方法性以及大容量課堂等優勢充分發揮,便能夠明顯提升教育效果與學生的能力水平.
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工作進行之前,教師需要全面、具體的掌握并分析各個能力等級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并針對性的為學生引入較為薄弱的概念認知相關的信息資源,從而促使學生的感性認知能夠更加豐富.在為學生查缺補漏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固有的思維障礙突破.
例如,在進行《一次函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建問題情境的方式將新知識導入.可以將某一天的氣溫變化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思索全天時間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時間分別為幾點,并說明哪一段時間氣溫逐步升高,哪一段時間氣溫逐步降低,等到學生觀察出結果后,便可以逐步增加難度,讓學生分析銀行存期與年利率之間的關聯性、圓的直徑與面積之間的關系等,在對應問題的分析中,學生逐步在腦海中構建一次函數的概念與素材,對其后續對知識內容的接受與理解有了進一步的保障.
古語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實踐數據也表明,有效的興趣引導能夠強化學生的內在動力,促使其擁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只有在日常學習中對數學概念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才能夠在自主學習與課堂學習中產生更加強烈的探究意識與學習欲望.故而,初中數學未來進行概念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借助科技信息手段,讓數學概念從枯燥變得生動,讓學生的感官感受更加強烈,并在發展中架構其更加直觀、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并將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習興趣等全部激發出來,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才能夠擁有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學習數學概念軸對稱圖形時,部分能力較弱、成績差強人意的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且精準的掌握其含義,此時如果依然如傳統教學一般依賴教師表述與數學圖形,則難以達成相應的教學效果.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可以應用樹葉、蜻蜓等具備軸對稱圖形特征的物體形象,并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進行直觀展示,并以輕音樂作為配合,軸對稱的概念便能夠深入學生內心,讓其明確的理解并精準掌握.
初中階段的數學概念的概括性極強,在實際實施教育時,需要重視抓住并緊扣其中的重點詞匯與句意,而后進行更加系統的概念教學.大多數的數學概念,只要將其中的要點與關鍵詞抓住,并以此為基準,應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直觀性的展示教學,便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加具體性的概念認知,例如,在進行三角形的概念教學工作中,需要對其進行加以輔助,促使學生能夠從本質上了解“線段首尾相接”的具體含義,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電子設備完成投影演示等工作.用動畫的形式完成三條線段的首尾相連,并引導出三角形屬于封閉圖形的概念,學生便能夠輕松掌握這一概念.再如,在進行有理數的數學概念教學工作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把握其內在含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尋寶”游戲,將多個動物標注不同數值,并分布在不同地方,根據既定要求將動物分別放在不同的“動物園”中,“動物園”會分別為正數、零、負數,讓學生能夠清晰的明確有理數具體內容,并掌握相應的概念.
在進行初中階段的教育工作中,抽象化的數學概念大多數是學生難以把握或者理解的,特別是部分日常生活中不會涉及到的概念,學生沒辦法找到原型,學生也無法精準的掌握,便難以對此類數學概念成功應用.鑒于此,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設備所具備的作用與功效充分發揮,利用直觀形象的信息技巧對其內容進行展示,輔助學生能夠將所面對的抽象概念轉化為腦海中所存在的形象概念,強化感官認知與使用數學概念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射線、線段、直線”等數學概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預先制作能夠動靜結合的教學課件,可以先在屏幕上展示彎曲的線段而后拉緊變直,從而將直線的特性展現出來,而后將兩端延伸,證明直線可以變得無限長,促使學生能夠從中獲取直線沒有端點,能夠向兩邊無限延伸的數學知識.再如,在進行對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角度分析其中所具備的復雜性,特別是學生不能清楚的理解“180度、重合、旋轉”等特殊的詞匯,教師可以設計小動作,即第一可以選擇兩個中心對稱圖形,利用鼠標進行后續操作,讓其以一點為中心,分別按照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180度,該種方式既能夠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強化學生對于中心對稱概念的理解,促使其明確數學概念的重點內容.
綜上所述,在現今時代的教育工作中,借助科技信息手段,提高數學授課效率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未來教育工作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選擇并應用信息技術,促使初中階段的數學概念教學能夠被學生更好的接受與理解.在本文的研究中,結合實際狀況提出了利用信息技術充盈數學概念、通過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利用信息技術鞏固學生的概念性學習、利用信息技術強化學生對數學的直觀認識等優化策略,對學生能力的提升以及數學素養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