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毓平 錢 峰
(1.江蘇省無錫市新城中學 214111;2.江蘇省無錫市碩放中學 214111)
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涉及的內容復雜,重點較多.對大部分學生和教師而言都面臨巨大壓力.從教師角度出發,復雜的教學內容導致教學任務安排緊密,在有限的課時數想要達成教學任務要求,灌輸式的課堂成為唯一選擇,對其他類型的教學模式重視度不足.從學生角度看,內容的復雜性和多元性,使得學生的成長空間被壓縮,對復雜內容的掌握不夠具體.為此,要處理好初中數學課堂面臨的現實問題,在全過程作出教學優化.
教學方法關系到教學質量,教學方法的創新性如何至關重要.從長期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來看,“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現代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學生的成長空間受到局限.在學生個性學習需求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這種矛盾被放大,勢必造成學生的成長空間受到影響,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學內容本身缺乏多元性的問題.表現為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圍繞的教學內容是以教材為主,根據教材的任務要求和安排,開展教學實踐.整個教學流程明確,以一種相對嚴謹的狀態開展教學.但從反饋回來的結果看,雖然完成了教學目標,但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積極性并未得到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
教學評價始終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難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環.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學評價極易被忽視,即便是開展教學評價,圍繞的核心也是數學的成績.這種被局限于傳統評價框架下的內容,學生的個性特征并未得到重視.為此,要以動態性為前提,讓傳統的評價方案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預習本身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學生的預習習慣的引領也是一項重要內容.在傳統的課堂環境中,預習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存在畏難情緒,造成學生的體驗感缺失.為處理好這一問題,對學生的預習環節需要做好優化.一方面,創新預習方法.課前的自主預習的過程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結果,但目前大部分學生缺乏預習的積極性,這就使得教師的科學引領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圍繞數學教學內容,將資源以微視頻資源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吸引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注意力,從而提高預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在課后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業任務.在數學課堂結束之后,除了傳統的課業任務,可以安排一些實踐性較強的作業內容.
課堂筆記作為課堂教學內容重點的整理方式,是學生進行復習和掌握知識要點的關鍵途徑.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其一,記重點、難點.在數學課堂上,針對教學講解的重點與難點內容要做好記錄,包括提綱和例題等等;其二,記問題.在數學課堂之上學生會遇到諸多問題,在遇到問題之后要第一時間進行記錄,形成“問題集”.方便在課后通過筆記內容進行討論與交流,解決相關問題;其三,記疑點.數學課堂的知識點相對復雜,學生會遇到諸多疑問點,通過筆記的記錄能夠幫助學生精準定位疑問點;其四,記方法.對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具體方法進行記錄、整理與分析,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技巧,提升學生解題水平.當然,整個過程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學會自我學習.良好的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還需要教師多多運用激勵性的方法,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記錄,形成“問題集”,在與教師的有效交流和討論中形成可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成長打好基礎.
教學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該環節內容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大部分教學重點圍繞的是教材內容展開,對學生的關注度不足.導致大部分學生的參與效果并不理想,學習體驗感較差.教學導入環節的重新優化,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師在課前,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做好安排,利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工具來激活學生的強烈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實踐中來,調動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在《圓周角》的教學內容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內容的呈現直觀性,設置籃球運動員投籃的動畫,并通過俯視角度的方式來表現“圓周角”,讓學生分析“圓周角”的基本概念.在前期的動態導入之后,學生的參與體驗明顯增強,展現出良好的教學導入效果.
教學內容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學內容本身的吸引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傳統的教學框架內容多是以教材為主,被局限在固定的空間當中,學生的體驗感下降.為此,要嘗試抓住內容要點做好優化與分析.如在《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出示樹葉、衣服、蝴蝶、英文字母等等,讓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建立一個動態性的認知,相較于書中枯燥的內容,豐富資源的融入顯得尤為重要.在學生經過討論與分析之后,得出“軸對稱圖形”的基本概念.除此之外,還可以帶領學生外出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去自主發現生活當中經常遇到的軸對稱圖形,在觀察、實驗、探究、歸納和類比過程中強化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數學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得到充分展現.圍繞教學內容的革新讓傳統的數學課堂內容得到革新,以更多新的數學教學資源的豐富,開拓學生的眼界,鍛煉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打好基礎.
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環節的重新設計,需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靈活安排,以現代教學方法的支撐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空間的局限性,扭轉因為傳統教學方法而帶來的現實問題,處理好教學全過程.例如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構建,在《圖形的旋轉》教學時,利用視頻資源內容呈現的完整性,將教學資源以生動的方式來呈現,對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并最終形成6-8分鐘的教學短視頻資源,檢驗內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之后將內容通過教育平臺傳遞給學生,成為學生課前預習的主要工具;在課上,圍繞的教學重點依舊是圖形的旋轉內容,由于學生在課前已經對內容進行預習,課堂上針對教學內容的探究和討論會更充分,學生能夠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內容的學習過程,課堂氛圍良好;在課后,利用平臺本身的可拓展性和互動空間,及時的交流和溝通學習心得體會,解決遇到的現實問題.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動態評價顯得至關重要.想要確保全過程的“放”,評價方面要做到全面、具體.一方面,要對教學實踐的全過程進行評價,包括教學方案的合理性、教學實施的課堂響應以及最終圍繞知識點的考核評價方法,通過對教學全過程內容的評價方案,得出終結性的評價結果;另一方面,將關注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根據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從而來調整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案,重構數學課堂,讓學生在數學課堂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調查發現,教學全過程的銜接緊密度有所不足.具體表現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之間的關聯性有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對初中數學課堂全過程優化實踐,讓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度明顯提升,對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具有顯著效果.從學校的角度看,各學科的教學側重點放在教學全過程內容優化上,有助于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廣大初中生提供良好的數學學習空間和渠道.
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全過程出發,制定全過程的優化和實踐方案,革新現代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以動態的評價機制檢驗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作為課堂教學的執行者和組織者,本次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全過程的優化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對于先進思想、先進理念的掌握更充分,更有助于教學工作的展開.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關鍵期,該時期數學教學所提供的內容如何,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本次針對初中數學課堂的全過程優化方案.從實踐結果看,由于在教學內容的優化上教師適當的“放開”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對初中生接觸數學、感知數學的獨特魅力產生積極影響.初中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感的強化,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傳統的數學課堂環境中大部分教師將教學限定在固定的框架內,缺乏以開放性的姿態來對待教學全過程,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不高.為妥善處理這一問題,做到對教學內容的收放自如,則需要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全過程的優化,以全新的數學空間為學生成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