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
張敏
(壽光市市直機關幼兒園,山東壽光2627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乃至家庭的關注。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們來說,各方面能力都處于發育關鍵期,老師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促進幼兒得到全面發展就成了當前幼兒教育的重要課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就涌現出來了,該技術與幼兒發展是相適應的。因此,本文闡述了幼兒園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優勢,分析了該技術的應用現狀和應堅持的基本原則,并提出具體的應用措施,希望在優化幼兒教育手段的同時,促進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形象生動;環境氛圍;教學效果
幼兒園的孩子普遍心智都不成熟,若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而多媒體技術就給幼兒園教學帶來了新的轉機,它的形象、生動、直觀等特點不僅能激起孩子們對各學科的興趣和調動其積極性,還能引導幼兒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從而提升幼兒教學的實效性。
由于幼兒們的年齡尚小,他們的注意力很難得到集中,這就增加了教學難度和阻礙了教學效果的提升。而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既能給幼兒們視覺上的沖擊,又能讓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優化,其中多媒體的聲音、圖片、視頻等方式可以讓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化,讓幼兒們的注意力能夠更加集中。除此之外,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很難讓幼兒接受不同的學科知識,但用多媒體制作的課件內容不僅能讓孩子們更好地記憶,還能提升教學效果,使原來枯燥、單一的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樣化。比如在幼兒“算數”教學過程中,其難度對于幼兒來說是很大的,老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降低教學難度,致使這些內容便于理解。
促進幼兒教育發展的原動力就是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并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讓課堂變得生動、形象、有趣,從而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目前來看,幼兒們的生活經驗還不是很豐富,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了解了一些事物,但其深度還不夠。如果這時把多媒體技術引入,那么就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比如在《雨的形成》教學中,老師可以把雨的形成過程用視頻方式播放出來,使孩子們能對這樣的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多媒體的應用方式是多元化的,老師在幼兒教學中應當根據幼兒們的實際情況隨時變換自己的教學方式。比如利用多媒體創設游戲、兒歌等輕松的教學環境,讓幼兒能在這樣的氛圍中增強體驗感,在增強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現在很多幼兒園的老師由于長時間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自己的教學觀念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即便有些老師想在教學中引入新方法和技術,也顯然有些力不從心。同時,還有部分老師在教學中沒有從幼兒們的實際情況出發,總是一味地灌輸生硬的知識,這就讓孩子們的主體地位無法得到體現。面對這樣的情況,就迫使這些老師不得不采用板書方式給幼兒們展開教學,這就導致他們很難理解一些較抽象的內容。除此之外,在知識記憶方面,老師也都還是要求幼兒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這就讓孩子們的想象與創造力受到了嚴重限制,久而久之,教學效果就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在幼兒園教學中,只有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才能體現其真正的效用,但從目前來看,很多老師都過度依賴于多媒體,這種無節制的使用就會對課堂秩序和教學產生嚴重的影響。對于幼兒這個年齡段來說,他們有著活潑、好動等優勢,但也有著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歡不新鮮的事物等劣勢。若老師在教學中只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讓幼兒們對多媒體產生厭惡感,而這也就失去了多媒體教學的真實意義。除此之外,多媒體技術有利也有弊,現在的多媒體技術已經成了幼兒園教學的主流,不管展開什么樣的教學活動,都習慣性用課件進行演示,這就讓課堂逐漸變成了多媒體畫面的演示地。比如在某些教學活動中,若老師將多媒體恰到好處地運用,必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長時間觀看多媒體就會大大減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加上多媒體中蘊藏的信息量極大,若老師沒有進行詳細地講解和引導,就會讓多媒體教學走向形式主義。
1.幼兒園的師資都較年輕化,他們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所以在用多媒體設計課件時過于簡單,大多時候都是按照課本上的內容照抄照搬,或在網上找一些別人制作好的課件直接復制,這就讓多媒體很難發揮真正的作用。
2.幼兒園對老師的多媒體技術培訓不夠系統化,大多是展開短時間的培訓就開始上崗,這就導致老師只掌握了淺顯的操作知識,對于多媒體的使用功能仍然處于摸索階段。加上老師對課件中的內容、環境以及活動場景并未展開充分考察,導致課件對幼兒的啟發意義不大,這就阻礙了幼兒園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在幼兒園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并不是單純的湊合,而是把教學與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體現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功能,而并非“照貓畫虎”般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因此,在選擇多媒體課件時一定要遵循其科學性原則。老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課件,然后通過自己的精心設計把一些不適宜的課件排除掉。而在二次加工過程中,一個被固定的課件是沒有生命力的,為此,老師一定要從幼兒們的實際情況和身心特點出發,只有在此基礎上展開的修改才更具創造性。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強化設計意識,把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有效整合,不得將多媒體技術看成單一化的演示工具營造理想中的教學環境,而是要深入生本理念,認真分析教學中觸及的教學對象、內容等要素,并對各要素的功能和特點展開充分考慮,有效避免重復、機械和盲目組合的情況發生。例如,在《神秘的海底世界》教學中,老師可以先采取不同的觀看方式,如分段式、表演式、提問式等,觀看結束后與幼兒們展開一系列的談話活動;再讓幼兒們拿出畫筆在紙上畫出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最后再運用角色表演的方式讓孩子們邊聽音樂邊表演。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教學內容、方法和對象與多媒體技術有效整合,還能活躍課堂氛圍,讓孩子們在這種趣味性課堂中感受到快樂。
把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幼兒園教學中,一定要讓技術服務于教學,這樣才能在促進教學與學習方式變革的基礎上,利于“教”和助于“學”。因此,老師要清楚地知道,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教學中只能以輔助身份存在,嚴禁出現過度依賴多媒體的情況,比如把課本內容直接搬到屏幕上,這種“人灌”變“機灌”的方式無非是“換湯不換藥而已”,它對教學起不到任何的實際作用。除此之外,處理好幼兒園教學與多媒體技術間的關系,讓不同的教學手段形成互補,并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關鍵之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達到幼兒教學目的。但在這需要注意的是,不論在何時運用多媒體,都要從教學需求出發,比如有些教學內容必須依靠師生互動完成,對于這樣的活動就無須運用到多媒體技術。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技術有效整合成了當前新課改的熱門話題。幼兒園教學與中小學教學有著很大的區別,幼兒園更傾向于“生活化”,這些生活化內容就是幼兒所有活動的總和。因此,在現代技術快速更新的背景下,老師要充分認識到幼兒園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并非靜態過程,而是老師在深入貫徹“以生為本”理念的基礎上,不斷更新自己的現代技術觀念和靈活運用并創新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動態過程,只有將多媒體技術“實用”“活用”,才能發揮多媒體對幼兒教改的推動作用。此外,多媒體技術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它既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也是能促進幼兒情感發展的有效途徑,老師在實踐中要努力探究和開發更多符合幼兒認知的多媒體教學方法。
在幼兒園實際教學中,老師要學會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有趣的情境,進而增強教學的魅力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多彩美術》教學中,為了讓幼兒認識和掌握三原色,感受這三種顏色的變化,老師就要創設以下情境,如“青青的草地上有三個寶寶在嬉鬧,每個寶寶代表了一種顏色,也就是黃、紅、藍,若三個寶寶手拉手抱在一起,它們就會變成綠寶寶?!蓖ㄟ^這樣的情境先激發孩子們的興趣,然后把三個寶寶如何變成綠寶寶的過程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而幼兒就能根據這個視頻更直觀地看到顏色是如何進行變化的。待觀看結束后,老師也可以提出問題,如“紅、藍寶寶抱在一起是什么顏色的寶寶?紅、黃寶寶抱在一起呢?”這樣一來,幼兒們就會知道,當把不同顏色混在一起時就會反映出另一種顏色。這不僅能激發幼兒主動探究顏色,還能讓美術教學更高效。
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區別很大,它可以涉獵各個行業、各個層次的知識。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老師要通過該技術拓寬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幼兒們的思維。例如,在音樂教學中,傳統的音樂課就是老師帶著幼兒無限循環地唱歌,這種教學模式就顯得有些枯燥乏味。老師就要利用多媒體拓寬教學內容。比如給學生們播放《森林狂想曲》舞臺劇,這個劇中就插入了很多音樂,老師就要引導幼兒一邊欣賞舞臺劇,一邊感受劇中音樂的曲調和故事情節。這種具有新意的創新教學是與幼兒身心發展相吻合的,它既能讓幼兒了解音樂故事,還能豐富他們的思維和情感。
在幼兒教學中,不同課程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和重難點,若老師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會讓幼兒對一些重難點處于懵懂狀態,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能讓教學重難點變得生動、形象,還能方便幼兒記憶。例如,在《食物的旅行》教學中,人們的消化系統是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的,若老師用口述的方式給孩子們進行講解,不僅會加大幼兒的理解難度,還會把他們繞得“七葷八素”,進而對科學提不起任何興趣。對于這樣的教學重難點,老師就要用多媒體制作與之相關的課件,比如將食物進入口腔如何消化和消化系統的各項名稱展現出來,在觀看這些課件的時候,也可以用視頻演示整個過程,使幼兒能被這些有趣的科學現象吸引,進而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理解該知識的重難點。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讓幼兒感知到具體事物和便于老師講解,還能讓幼兒的思維更加活躍,這對幫助他們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
1.幼兒園要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利用網絡推進園本文化建設。老師可以定期組織一些較豐富的幼兒活動,給幼兒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學習和成長環境。首先,通過校園廣播給幼兒營造優美的音樂氛圍,讓音符能夠伴隨著孩子們的上下學,或者播放一些童話故事、百科知識等,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擴大自己的眼界。其次,幼兒園也可以為廣播站選拔小記者和主持人,讓他們采訪校園或社會事件,在每年六一兒童節或其他重大活動時,讓老師帶領幼兒一起主持節目,并對整個過程進行攝像保存。最后,在校園網上設置幼兒畫廊、童語、明星寶寶等欄目,讓家長能夠實時了解幼兒園內的情況。
2.幼兒教育除了幼兒園要付諸努力外,家庭也要予以最大的支持,這就需要加強家園合作。例如,在幼兒校園網上開設“家園論壇”,讓家長可以隨時與老師展開交流,而幼兒園也可以給家長普及和宣傳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方法,并指導家長在家中如何對幼兒展開教育,促使園內教育能在家庭中得到延伸,這對家園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根據以上相關闡述和分析,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推進,多媒體技術在各階段的教學中也占據著重要位置,它不僅是一門新技術,也是現代教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多媒體技術對幼兒園教育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它的合理運用既符合幼兒認知規律,又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拓寬教學內容,豐富幼兒思維、整合信息資源,營造園本文化、充分運用多媒體,解決教學重難點。只有這樣,才能在提高幼兒教學質量的同時,打破傳統局限,開拓幼兒的思維。
[1] 姚小彥.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科技風,2020(07):104.
[2] 程伊,郭巧梅.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研究[J].內江科技,2020,41(08):80-81.
[3] 畢志峰.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應用中的問題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
[4] 張永花.論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6):239.
G612
A
1002-7661(2022)12-00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