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秋明
(江蘇省連云港市黑林中學 222122)
表現性評價在我國教育系統當中的應用是從國外引入進來的,并結合我國的具體教育國情進行了實踐性的應用.關于表現性評價可以將其定義為針對于真實或者模擬性的情景之下,采取相應的方式方法或者技能手段等完成相應任務的一種方法.從國內學者關于表現性評價的具體研究情況來看,其主要的理論性內涵在以下幾個方面達成了一致性:①是從教學目標的角度出發的,可以為學習人員提供具體性的任務要求,并且要求他們可以調動起自身的經驗、知識儲備以及技能手段等對某項任務進行完成;②主要是針對能力的一種判斷和評價,也可以說學生在任務完成當中具體的表現情況可以用此評價,也可以對學生的認知與非認知能力,對其未來能力預測的評價等;③在具體的評價當中需要利用具體的任務去激發學習者,使他們產生想要繼續進步的欲望,并具有不斷創造的積極性;④表現性評價應該是客觀的、全面的、動態的、從始至終的;⑤評價活動受益者指的是教師和學生,雙向性是其主要特點之一,教師也可以在此過程中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優化和調整.
表現性評價的引入以及在我國教育系統當中的應用是具有非常扎實的理論基礎的,主要以多元智能理論和構建主義理論為主,在具體的應用當中主要體現在評價主體是多元化的,評價目標是豐富且有所改變的.評價主體從以往教師單一性評價學生,轉化為了學生自我評價、學生評價教師、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等等.評價目標也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了相應地改革.評價方式多元化的趨勢也是非常明顯的,評價過程與其他的評價方法實現了高度的融合,評價的主體、評價的內容、評價的資源以及結果等都是共存的.
在明確評價實施的理論依據之后,還需要對其影響因素進行考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評價內容是否科學.無論哪一種評價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適用于初中生物的每一節課堂之上,所以對評價內容的確定是十分關鍵的.表現性評價適合應用在對于思維能力考查較高,對于實際運用能力較高的學習內容中,而簡單的教學內容則需要采取其他的評價方式.②應用頻率的科學確定.表現性評價的應用不簡單,需要消耗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高頻率地使用這種評價方式未必能夠達到最終的評價效果,所以根據教學內容科學地制定使用頻率很關鍵,要做到少而精.③與教學反思是否緊密結合.表現性評價的應用可以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據,所以將將反思與之緊密地結合起來,對優化教師的教學活動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而有反思的評價更有價值,更有利于達到其最終的目的.
生物學科是我國基礎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之一,主要以生物實驗為主,教學重點在于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實操技能以及知識應用能力等等,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表現性評價的適用性是非常高的.生物學科與其他的理科類許可不同,其既具備理科類學科所特有的數學思維以及邏輯推理性知識點,也含有文科類課程當中的很多知識點,比如資料分類與歸納等,所以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有,符合高級復雜能力訓練中的要求,而傳統單一性的評價方式無法很好地滿足生物學科的評價要求,實施多元化的表現性評價方式,會進一步凸顯評價的科學性與精準性,更好地發揮評價對于學科發展的促進性作用.
實驗是生物學科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生物科學性質之一,初中生物課堂中不僅包括理論知識,還包括各種實驗類型的知識.實驗知識所涉及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包括探究類知識、實踐類知識、操作類知識等等,這與表現性評價所展現出的評價客觀性、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以及真實性等十分契合,所以在生物實驗當中應用該種評價方式能夠十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初中生物學科具有非常明顯的發展性特征,這與其他學科是一致的,在時代的發展之下也必然要應用新型的教學評價方式,以此來促進學科終極目標的實現.評價是教學手段之一,利用評價促進教學,優化教學,利用教學完善評價,對于整個生物學科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所以初中生物學科十分適用表現性評價方法.
由于在教學實踐當中表現性評價方式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自身的技術性較強,所以在具體的實施中要按照相應地步驟執行,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①制定明確的評價目標.在該種評價方式的應用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目標的制定與明確,而且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最終歸宿,也是對學生學習成效進行檢驗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需要提前設計好評價的目標,為評價活動的實施提供一個可以參考的依據和標準,可以根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評價目標的制定,這樣也更加容易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②制定具體任務.在確定了評價目標之后,要明確評價的任務,并且需要對任務內容進行論證,雖然無法保證面面俱到,但是必須要保證科學性.如果評價內容缺乏科學性,整個評價過程以及評價質量都會受到影響,評價也就毫無意義了.因此,在制定評價任務之后,要對任務內容具體化,以此來保證評價活動可以順利地進行下去.③分數規則的制定.在表現性評價的執行過程中,需要制定一個科學、規范且全面的分數規則,并且保證分數規則與評價的目標具有一致性,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可以真實地反應出學生的表現,可以切實地反饋出學生的真實素質.據相關數據顯示,在表現性評價中優秀評分必須要達到三個要求即對完成任務質量的各個指標進行明確;針對于每一項任務學生完成的質量該如何進行區分,在評價當中應該顯示出具體的描述;在評分規則當中對于評分方法要清楚地展現,明確規定評分標準以整體評分為主,還是以各項評分為主.④對評分工具的選擇.在上述幾個步驟結束之后,關于選擇何種評分工具成為了主要問題.可以用在表現性評價方面的評分工具有很多種類型,在選擇中應該堅持實用性突出的原則,還需要堅持效度和信度.最常見的評分工具有:量化表、檢查核對表、檔案袋以及軼事記錄.評價量化表主要針對的是學生任務完成多少而言的,并將其分成具體的等級,對每一個等級的具體特征進行描述.該種方式融合了定性與定量的評價,可以對學生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進行了科學地評價.量化表的測量相對復雜,且抽象性比較明顯,可以在探究性任務評價、生物實驗以及家庭作業中應用,這樣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度量.⑤評價的實施.關于表現性評價的實施沒有固定的方式和方法,這主要是因為評價是一個反復性和持續性的活動.因此,在評價活動的開展中最關鍵的是要營造真實的環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知情況、學習態度以及知識技能等進行反饋和評價.同時,要注意實施時間的有效控制,在確定目標到成功實施要制定好具體的時間.在評價實施過中,要確保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時間的充足性問題,并及時地給予反饋,讓學生學會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提升能力.
完善實施標準,推動學生發展.在表現性評價的應用當中設計標準需要教師和學生都參與進來,在獲取學生支持后才可以談及評價的有效性.因此,評價活動的實施必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性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設計不同的標準,既具備全面性,又具備彈性,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動機,滿足他們的需求,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取相應的成績感和自豪感,逐漸地建立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進步.
評價設計要抓重點,凸顯評價方案的針對性.在表現性活動設計當中要抓住重點,要選擇最適合的任務和內容,如果需要利用到儀器,就需要設置生物實驗活動.在評價內容上,評價的目標和任務必須要具有一致性,還需要通過情境創設、問題設置等方面將學生置身在相對真實的環境之下,這樣學習到的知識、感悟到的情感才更加地真實,從而實現從做中學的目的.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利用更加清楚的語言對自身的表現進行表達,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
表現性評價對于學生的主體性更加地尊重,評價方式更加多元化,其中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相評價,學生之間在評價中學習,在學習中評價,更大限度地促進相互之間的發展.同時,家長也會廣泛地參與到評價當中來,凸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對評價主體的拓寬可以彌補以往單一性評價的不足,使得評價的結果會更加的公正和全面,而客觀、公正、多角度、寬領域地評價學生,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認同感,進而促進評價的有效性利用.
如在學習“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內容時,這是一節實驗課,但實驗操作比較簡單,可以在全班范圍內實施,與表現性評價的要求更為吻合,采取這種評價方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確定評價目標和任務內容.目標可以從知識和情感兩個方面入手,掌握細胞學說的內容和意義,會操作顯微鏡,并可以利用顯微鏡觀察各種各樣的細胞,培養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之后組織開展實驗課程,可以將學生按照人數分組,每組分發顯微鏡,記錄實驗數據,對比各小組實驗的差異性等.其次,制定評分規則.可以采取小組之間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的方式,主要依據是每個小組提交的實驗記錄,劃分具體的等級,制定具體的評分標準,確保評價結果的精準性.也可以設置評價量化表格,根據已知的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等展開具體的評價.
總之,初中生物學科中表現性評價的應用還有很大的適配空間,需要教師們深入研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表現性評價對于優化生物學科的教學評價方式,改變教師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等具有重要意義,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也體現出了初中生物學科的人本思想,應該被廣泛地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