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萍
(青島市即墨區第一中學,山東 青島 266200)
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物理實驗是教師完成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進行物理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實驗效果,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知識興趣,還可以有效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必須重視物理實驗這一環節,并制定科學合理的實驗設計,提高實驗效果。
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面臨的一個大難題就是如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其中,在物理教學中應用物理實驗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同時,將物理理論知識以實驗的方式表達出來,還可以降低學生對復雜的物理理解難度,從而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物理這門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實驗性,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時,可以學習到很多物理應用技巧以及物理實驗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是幫助學生學習好物理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能夠調動學生探究物理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幫助學生使用物理實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部分高中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操作的物理實驗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目前,部分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活動時,使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只是在講臺上將物理知識口述給學生,學生在講臺下做筆記,教師將大量的物理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未給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實際操作的時間。而講到物理實驗操作方法時也只是將實驗結果直接告訴學生,未能真正展開物理實驗教學,導致學生對一些物理知識理解得不夠透徹,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以及喪失了動手實踐能力。部分教師就是進行物理實驗也是直接讓學生觀察實驗的現象,未能將整個實驗過程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種實驗法也不能完全滿足新課改要求。
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驗環節,大部分的實驗都是由教師進行操作的。教師邊操作,邊講解,學生在課堂上聽,而且進行物理實驗的機會很少,變成了學生觀看教師做實驗,之后背誦實驗產生的結果,不發揮不出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評價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部分學校的評價體系并不完整,或評價的表現方式太過形式化,導致物理實驗失去真正的作用。由于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一些教師本身就對物理實驗教學不夠重視,加之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一些教師很難找到有效的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從而導致教師對實驗教學的判斷和定位錯誤,影響了學生在物理實驗方面的發展。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物理探究興趣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并未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而是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將知識向學生進行單向輸出,忽略了學生的想法,無法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導致學生失去物理實驗探究的興趣。有些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方法是直接背誦,這種方法更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這也是學生失去學習物理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同時高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各有不同,學習需求會隨著階段和時間條件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因此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物理教學中一些教師未能認真研究和掌握高中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忽略了學生的真正需求,在物理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未站在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進行教育教學,導致教學的手段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我國高中物理教學理念也完全發生了變化。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改變教學理念和更新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其中教師還需要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從評價的角度進行實驗探索和物理實驗教學,現代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主要讓學生掌握各種實驗技能以及實驗知識,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探索新知識帶來的樂趣,還可以掌握更多的實驗方法,拓展自身的研究思路,提高創新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實驗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通過進行物理實驗提高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將物理知識更牢固地掌握,從而提升物理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留出時間讓學生親自進行實驗。目前,我國一些學校在物理教學中只是由教師進行示范實驗,沒有學生親身動手操作的機會,這種示范式物理教學實驗對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實施探究性實驗策略,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度。在資源和空間有限的條件下,也可選擇師生共同進行實驗的方法。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實驗內容,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實驗中充分展現自己的實力,鍛煉其能力,從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
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物理實驗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物理實驗教學環境,從而提升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只有對物理知識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才能將物理知識更好理解、掌握和運用。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物理實驗,為學生創造一個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的平臺,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摩擦起靜電》這節課時,教師需要根據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向學生講解摩擦電的本質,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操作實驗,給每名學生發兩根干燥的塑料吸管,并讓學生親自試一試用一根吸管吸引另一根吸管會出現什么現象。通過實驗學生發現兩根吸管沒有出現任何反應,這時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們一點提示,讓學生用手指或者是塑料尺子摩擦其中一根吸管,學生們會驚奇地發現摩擦后的吸管可以輕松地將另一根未摩擦的吸管吸引,通過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還可以提升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的探究能力。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使用有趣的實驗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如吸管這種簡單的實驗,可以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為學生創造進行實驗探索的機會和條件,并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容設計科學合理的物理,讓學生能夠獨立探索,真實地感受到實驗帶來的樂趣。
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利用物理實驗進行教學可以抽象的物理理論知識變得簡單,便于學生理解,學生通過實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所學知識內容,更清楚地看到各類物理反應的整個過程,并發現物理實驗的規律,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實驗的方法。在整個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控制實驗的危險性,一些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教師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向學生傳輸,其中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代替一些危險物理實驗的講解。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的整個過程,而且便于操作,更是減少了實驗材料的浪費。
例如,在進行“LC 回路電磁振蕩”的實驗知識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實驗方法,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更真切地感受電磁振蕩的現象知曉其形成原理。但是也有些學生對電磁振蕩的工作原理和產生過程缺乏直觀的感知,這個問題也將直接影響學生對電磁振蕩原理的認識,使實驗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實驗探索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整個實驗過程和實驗內容更清晰地向學生展示,學生通過多媒體對實驗現象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并形成深刻的印象,成功掌握實驗中電磁振蕩的原理,建立完整的主觀認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實驗知識,教師也能夠順利解決實驗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在高中物理實驗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創新實驗方法,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運用各種有效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思路,提升學生的物理實驗興趣。
利用實驗法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設計科學合理的物理實驗教學方案,以保證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以及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事先設定好實驗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內容,以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在物理實驗中,教師需要創新地設計物理實驗的過程和環節。其中創新設計包括實驗中使用設備創新、實驗方法和步驟的創新以及實驗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創新。創新設計實驗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物理實驗中,同樣創新設計也是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方法。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時,可以在不同環境下對同樣的實驗進行操作,利用不同的條件進行實驗,使學生在對比中感受到實驗的差異性,向學生更清晰地展現實驗效果。
例如,在進行“摩擦力”的實驗中,教師可以讓一個小球分別從木板、玻璃板、硬紙上進行滑落,通過觀察小球在不同材質上滾動會發現小球的滑動速度是否一致。這時學生會集中注意思考“為什么小球會出現這種現象”,同樣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自然也會對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將一個實驗擴展為幾個實驗進行操作。有的學生會錯誤地認為一套實驗設備只能演示一種實驗,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將一個實驗擴展為多個實驗進行操作,以此提升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為了提升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教師采用小組實驗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學生在了解實驗的原理和要求后,運用不同的實驗設備、實驗方法、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同時學生們利用不同的裝置和方法進行實驗時,可以更容易發現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思考,有效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例如在進行“下落物體運動加速度”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三人一組使用材料自己設計實驗。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使用的材料也是各不相同的,最后將學生的想法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并說一說各自觀點和理解,這樣可以有效擴展所有學生的實驗創造力,更好地提升學習能力。
在進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開展合作探究實驗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增進學生的感情,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并適當設置一些小組之間的競賽活動,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更好地完成物理實驗。
例如,在驗證“機械守恒定律”實驗時,教師以問答的形式向每一組學生詢問機械能守恒的知識,并根據答對與否打分,從而激發小組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進行小組協作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相應的輔助作用,如深入每個小組的討論中,幫助學生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檢查實驗設備安裝的準確性,并查看學生的實驗研究情況,指出存在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指導,最后教師需要給學生的實驗報告進行打分,并給予優秀的小組適當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團隊協作進行物理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實驗知識,還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總而言之,巧設物理實驗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科學合理的物理實驗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興趣,通過利用多媒體、趣味性導入、開展合作探究等教學手段進行物理實驗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物理學習能力,還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