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明
“互聯網+”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淺析
章安明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桑墟初級中學,江蘇沭陽223600)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互聯網+”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通過提出一些相應的策略提升當前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的效率,進而推動我國物理教育的創新發展。此次研究選用的是文獻研究法,通過對相應文獻的查找,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論基礎。物理學科作為初中教育的主要學科之一,對引導學生了解物理基礎知識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提出一些相對應的問題及策略,以期能夠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整體水平與教學效率。
互聯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教學質量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計算機與多媒體技術逐漸融入高中教學的過程中,為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提供基礎保障。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處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實現互聯網與實踐教學的緊密融合。因此,高中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具有趣味性以及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提高整個物理課堂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傳統的觀念仍然處于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中,在課堂上采用單調而又枯燥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理念教學,忽視了學生實踐動手的操作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中占據主導地位,教師則扮演著引導者與領導者的角色,并通過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構建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對教學理念與實際操作能力進行有效結合,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通過實際調查可發現,很多物理教師不會充分發揮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使學生在物理課堂中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學生缺少對物理基礎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的深刻理解與認識,而在需要通過實踐活動進行理解的內容上,教師又過于形式化,并沒有讓學生參與到實驗物理教學中去,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一次呈下降趨勢。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習能力,設計具有多元化以及有效的教學方案,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對高中生進行教學,該項措施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為學生在學習物理的課程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初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案缺少一定的多樣性與創新性,無法使學生全新投入到物理教學課堂中,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生成績開始走向下坡路。其次,大部分教師的物理授課方式缺乏生動性與幽默感,無法使學生充滿高度飽滿的學習熱情。除此之外,教師只是一味將物理知識理念以口述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沒有將學生帶到實際的物理實踐教學活動,也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課堂氛圍缺乏生機與活力,大大降低了學生物理成績的提升與進步。通過實際調查可發現,教師沒有將國家新發布的教育理念引入到教學中去,偏離了正常的教學軌道,使整個教學任務表現得很失敗,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今后的學習造成影響。從現實角度出發可發現,傳統的教學方式成為學生學習物理的阻礙與“絆腳石”,因此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致力于豐富的教學方法,讓課堂的氛圍充滿活力與生機,并通過有趣的實踐活動與創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主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實驗教學時,對“先教后實踐”的教學方式采用得較多,教師在實驗教學前期,會將學生分為幾個實驗小組,并向學生進行相關實驗操作的演示,使學生明確相應的實驗步驟,之后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在此過程中,若實驗步驟較復雜的話,不利于學生對實驗步驟的全面掌握,直接影響到學生實踐操作的流程,使得實驗教學未取得預期的理想效果。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較多,會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呈現相應的實驗教學,使學生了解到實驗的流程及結果,卻不會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實驗,使學生雖對物理實驗具有一定的掌握,但卻因實踐機會的缺乏,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不到鍛煉,不利于學生對物理實驗印象的加深,降低實驗教學的質量。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將物理課程與物理實驗進行有機結合才可以發揮教學的最大作用。由于大部分學校的經濟條件與基礎條件受到一定的限制,很多學生缺少足夠的直接經驗,物理實驗教學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在互聯網橫行的時代,教師需要充分發揮網絡的教學資源的積極作用,不斷創新與豐富實驗教學內容,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與弊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綜合整理物理教材中的感性資料與互聯網的有效信息,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源,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互聯網上獲取對自己有意義的相關資源以及實驗資源,能夠更好地進行物理實驗。從現實角度出發可發現,教師可以建立專門的物理實驗教學網站、構建物理實驗教學資源信息庫、建設課程學習平臺以及建立物理實驗教學的公眾號,為學生提供一個科學的網絡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學習,感受物理實驗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以及教學質量。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有趣的事物有著極大的探索心理,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以及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多媒體將圖像、文字、動畫以及聲音等傳輸信息手段集于一體,將復雜而又抽象的物理知識與實驗內容轉變成更具有生動形象,讓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物理學科的特點,能夠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物理實驗知識與信息。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電流”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其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展現,電荷在電壓的作用下移動形成電流,使學生初步了解抽象概念,進一步加強其對電流的深度認識與掌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Flash動畫向學生呈現物理中磁場章節的實驗內容,進一步掌握磁場形狀與方向、強弱與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識。從現實角度出發可發現,通過多媒體技術創設具有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其中。例如在進行“焰色”實驗教學時,無法清晰地觀察到整個反映過程,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演示過程以及產生的現象,讓學生加強對其抽象概念的印象,進而輕松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在學習浮力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播放與之相關的短視頻,講解凸透鏡聚焦就可以開展太陽能燃燒紙片的實驗,此種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使學生以高度飽滿的熱情進行學習,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網絡技術平臺也是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在物理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網絡平臺技術進行物理教學,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素養。學生通過向相關的網絡平臺進行提問,教師為學生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此種方式不僅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而且還可以采取調查的方式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現實角度出發可發現,網絡平臺技術的運用既可以使學生扎實掌握物理實驗的學習方法,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教師需要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進行相互融合,積極引導學生深入課程研究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利用物理方法解決實際中的生活問題。
例如,教師可鼓勵學生對現實生活進行觀察,并利用自身學習的物理知識,對生活中產生此類現象的物理成因進行分析及解釋。如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為什么筷子放入水中會感覺水中的筷子與外面的筷子不在同一直線上等,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感受物理的親民性。與此同時,學生可對以自身知識系統無法解釋的現象,通過網絡平臺向教師提問。教師對其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促進學生知識面的拓寬,推動學生知識體系的健全。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行進一步的探究,促進學生探究行為的產生,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精神,提升其物理學科素養。
通過將“互聯網+”與物理實驗進行融合,有利于豐富與開拓學生的眼界,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轉變物理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學生參與探究實踐活動不斷活躍學生的物理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基礎掌握以及提升解題技巧。通過實際調查可發現,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生之間相互分享學習技巧以及互相幫助,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無法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逐漸分解問題,并進行指導,以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創新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現實角度出發可發現,部分物理實驗還存在一定的復雜性與危險性,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對網絡仿生實驗的真實感進行完善,提升學生的掌握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次,物理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接受能力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使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質量與效率。此外,教師需要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注重強調“尊重事實”的原則,以積極的心理心態進行實驗,從而充分地理解與掌握物理數據資源。
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浮力”物理實驗時,首先,教師應加強對教學導入環節的重視,以學生感興趣的畫面促進學生探索欲望的激發。如利用多媒體播放煮雞蛋的視頻,會發現雞蛋時而沉下去時而浮上來,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浮力現象;也可向學生展示人在死海上可漂浮的圖片,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使其帶著問題參與到課堂中。其次,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實驗小組,并為學生準備好相應的實驗材料,如鹽、沙子及糖等,使學生探究不同物質與混合,其浮力是否會發生變化。如鵪鶉蛋不可在水里浮上來,卻能在鹽水里浮上來等。最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深入探究,使其探索不同比例的鹽和水混合后,其浮力是否會隨之發生改變。此外,教師還應加強對網絡仿真實驗的利用,如引導學生進行滑動變阻器實驗時,為避免學生發生觸電現象,用于實驗的電壓及電流較小,使其在滑動變阻器的過程中不能充分感受不到小燈泡逐漸發生的變化。此時,教師可利用模擬仿真實驗向學生進行演示,使其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電流大小的變化、小燈泡的亮度變化,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使其充分掌握該部分實驗教學的重點及難點。
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互聯網教學模式的誕生,使得物理實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化,教師可通過互聯網更加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呈現相關物理知識,使物理實驗課堂教學趣味性更高,學生可以體會到更加多彩的知識畫面,提升學生對物理實驗教學的興趣,為學生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奠定基礎,提高學生對物理相關知識的學習能力。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依靠多媒體,不利于其引導作用的充分發揮。因此,教師應對互聯網教學技術加以利用,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性格特點,提升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匹配程度,促進學生信息接收能力的提升,提高其知識信息的內化吸收效率,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使學生自主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索。此外,教師應加強傳統教學模式與互聯網教學方式的結合,使教師充分擔任自身引領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進行線上學習,拓寬自身的視野,進一步深化對物理相關實驗知識的了解;利用線下教學,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熱情,提升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物理基礎的知識點與技巧,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學習物理的技巧與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教師的指導功能,因此,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接受信息的能力,減少其學習壓力。從現實角度出發可發現,教師應該適當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不要讓學生對其過度依賴,鼓勵學生正確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其次,教師還需要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結合,實現優勢互補的目標,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實踐探究意識以及提升整個物理實驗課堂的教學效率。
數字化實驗可以彌補傳統實驗的不足之處,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占據很大的優勢。傳統實驗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教師必須使學生正確地了解到不同種類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每個儀器之間有何關聯,提升學生對物理儀器的了解與掌握。從現實角度出發可發現,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采用不同的實驗性質進行教學,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通過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互聯網+”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實現互聯網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的需要,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需要。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以及教學效率。其次,教師還需要不斷改善與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物理實驗學習,提高其對物理學科的認知度與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1] 陳胤.“互聯網+”下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知識文庫,2021,36(09):111-112.
[2] 常彥龍.“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第二課堂(D),2021,05(01):78-79.
[3] 朱志國.“互聯網+”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12):52-53.
G632
A
1002-7661(2022)15-0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