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靈臺縣東關小學,甘肅 平涼 744400)
特殊時期下社會各行各業帶來了極大地沖擊和挑戰。學校教育教學也不例外,倡導以“停課不停學”為基本原則開展線上教學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為此學者們針對這類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建言獻策。在線教學的設計實施面臨的挑戰、原則、策略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基于上述的探討和研究,給特殊時期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給出了有益的建議,但由于地域差別、生源差異化和教學基礎硬件條件的不同等因素,本文以靈臺縣東關小學三年級英語為例,探討在特殊時期下教學模式探索,以期給相近條件下的同類學校給出良策。
特殊時期,無法在教室正常開展線下教學活動,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利用網絡媒體等媒介傳播知識,這種傳播方式既是對教師教學的挑戰,也是對學生以新的方式接收知識的挑戰,更是對教學手段的改革。
靈臺縣東關小學三年級共計有6個教學自然班,其中(5)、(6)兩個班級共有學生112人,男生56人,女生56人。由于特殊時期下對正常教學活動的影響,對班級學生情況的摸排統計可知,家有寬帶的學生共有99人,占總人數的88.4%,統計此項目的為調查網絡的穩定性對在線教學的影響;家有電腦或 Ipad的學生共有23人,占總人數的20.5%,統計此項目的為在線教學學生所采用的設備;熟悉操作學習平臺的學生有106人,占總人數的94.6%,由于去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曾經采用釘釘視頻平臺開展了在線教學,但由于時間較長,有些學生已忘記平臺的操作方法。
通過以上數據的統計可說明,開展在線教學的條件基本滿足。
特殊時期下在線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利用了網絡教學資源,擴展和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目前還面臨著較多的問題,值得探索和改進。
由于地域的差別,一、二線大城市在線教學估計不存在此問題。但針對縣城或農村鄉鎮,此問題比較突顯。盡管目前電信行業發展很快,5G網絡技術迅猛發展,但還是存在個別現象,尤其在農村,并非家家戶戶都有寬帶。如沒有寬帶的家庭中,學生只能通過手機網絡信號參與在線教學活動,但手機網絡信號不穩定,在線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畫面和聲音不同步或卡頓現象。在去年的在線教學活動過程中就有一名學生為了獲得流暢的手機信號,徒步到自家的后山山頂上。對于此類問題不可忽視。
在線教學開展過程中通過統計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通過手機設備參與教學活動,只有一小部分的學生通過電腦或Ipad等電子設備。由于手機設備屏幕較小,對于教師投影到屏幕的內容顯示效果不佳,會存在模糊或者字體太小無法辨認的情況,這樣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不高,同時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線下教學時,教師和學生處于同時空領域,教師可時時與學生交流溝通,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約束。然而線上教學時,由于學生居家學習,教師無法面對面指導,傳統的課堂教學秩序被打破,部分學生無所適從,并產生懈怠心理,上課聽不進去,課后作業無法按時完成。在過去教學過程中發現個別現象是手機或電腦等電子設備是參與教學活動的,而學生本人在做其他事情,有邊做家務邊聽課的、有邊打游戲邊聽課的、手機放在枕邊而本人睡覺等現象。學生居家學習,也顯現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升級,即在家父母的監管作用發揮有限。
線下教學時由于教師和學生同步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通過學生的神情、反應、互動等環節能夠快速地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針對學生掌握不到位的知識點,可在進一步梳理和講解。但由“面對面”變成“鍵對鍵”模式的改變,教師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察覺到學生的反應,或許通過后續的作業可反映出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但無法體現出教學活動的時效性,故教學效果略有降低。
在線教學必定需要采用教學平臺,目前教學平臺有諸多,如釘釘、騰訊課堂、雨課堂、云朵課堂、超星爾雅等,每門課所采用的平臺不統一、學生在線上課時多個平臺忙于切換,此外由于平臺與平臺之間的功能不同,學生還要花時間去學習和掌握相應功能使用方法,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占用了學生較多的時間來掌握這些學習平臺使用。
目前電信企業快速發展,終極目標為全覆蓋,同時隨著學校硬件的更新,智慧教室、智慧校園工程的逐步推進,電信企業也樂于與學校合作,實現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為此學??膳c電信企業洽談,為學生線上教學單獨開通低價流量包等業務活動,這樣電信企業即實現了增加用戶的目的,也實現了增加企業的效益,學校也解決了學生在在線教學過程中網絡不穩定的問題,一舉兩得。
由于學生在在線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設備不同,基于這種情況,建議教師多引入在線教學資源,增加學生的自學時間,如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等,可指定相關的課程讓學生自學,然后通過統計學習時長作為課外作業的一種考核方式,也可布置相應的課后測驗,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教會了學生自行利用網絡資源的學習能力,這對于學生將來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通過網絡學習平臺自學已是學習的重要方式,最后還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線教學過程中建議多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環節,互動環節類似隨機抽查,這樣可有效地監管學生是否在線,是否與課堂同步。如釘釘平臺,增加了隨機點名和隨機提問功能,隨機點名功能有1分鐘、2分鐘和5分鐘,即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點名,這樣既可保證因網絡不穩定而延時,也可讓學生完成點名。隨機提問功能是教師上課之前把相應的問題設置好,然后講到相應的知識點后,通過隨機點名讓學生來參與回答,由于是隨機點名,每個學生被點的概率相同,所以學生也會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線下教學時基本按課堂時長而確定授課時間,一節課最后空留幾分鐘進行總結回顧。在線教學時建議采用片段式教學方式,將知識歸納為知識片段,一個知識片段講授結束后布置一兩道測試題,讓學生快速回答,以評價教學效果,如學生回答的正確率較低,可快速地進一步講解,不會致使問題積壓。
目前教學平臺多樣化,體現出了在線教學是大勢所趨,教學平臺建議一個班級統一化,不要給學生增加額外的學習負擔,同時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溝通探討功能使用。此外還可以減少學生手機卡頓等問題,由于學生所用手機基本為中等配置,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逐步會出現卡頓等現象,如果安裝諸多個學習平臺軟件,更是卡頓,統一化后可有效地為學生減少此問題。
以靈臺縣東關小學三年級小學英語為例,總結和分析了在開展在線教學時的現狀、面臨的問題,以及針對面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或建議。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在線教學已是不可避免,大力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為此需要依據線下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適合自己的在線教學模式,以期更好地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