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鋒,王洪志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朝陽 122000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須深刻領會和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途徑,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各級黨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1]通過工作實踐,我們也切身體會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黨對高校全面領導必須同向同行、協同發展。”[2]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堅持黨的全面統一領導。
黨的領導是思政課的政治導向,它以其高度的政治性和宏觀性,成為思政課的生命線和制高點,思政課必須圍繞黨的正確方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黨的領導是思政課的價值導向,只有用黨的先進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才能增強其辨別是非的能力,也只有依靠黨的先進思想和理論,思政課才能把握示范性價值取向,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黨的領導是思政課的行為理念導向,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
高校黨委要切實把思政課列入黨委議事日程,納入辦學總體規劃,搞好頂層設計,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各負其責的育人格局。要切實把嚴格管理與調動教師學習、工作積極性結合起來,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要切實深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改革,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個環節,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思政工作一體化的育人格局。
要旗幟鮮明地提出和踐行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思政課建設成弘揚和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堅持把思政課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學期專題研究思政課建設兩次以上;堅持黨委成員走進思政課堂,與思政課教師座談交流,每學期至少為學生講一堂形勢教育課;堅持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發揮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價值引領作用,同步推進思政課建設和黨的理論武裝,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思政課與專業課教學、校園文化與社會實踐、校內部門與全體校園人共同發力的大思政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1]的要求,為思政課教師和工作者提供了根本遵循。落實這“六個要”要求,必須在思政課教師選用、培養培訓上發力,“最大限度地激發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育人熱情、創新激情”[3],督促教師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養。思政課教師要自覺提升自身素養,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旗幟鮮明、理直氣壯講政治;要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歷練寬廣而深厚的家國情懷;要“用理論的魅力征服學生,用真理的力量引導學生”[4],以創新理念拓展教學模式與方法,給學生以深厚的學習體驗;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寬廣視野觀察分析世界,從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透視問題;要嚴格自律,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要堂堂正正做人,言傳身教,為學生做表率。
要強化教師對馬克思主義學科的自信,使其充分認識到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高度重視,認識到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并在思政課建設上取得了成功經驗,為思政課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要強化教師對思政課教學內容的自信,使其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及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四個自信”,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要強化教師對思政課教師職業的自信,切身體會到思政課有道、有學、有術,體會到思政課教師是崇高的職業,必須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始終注重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在教師引進上嚴格把關,配足教師數量,并把新引進的年輕思政課教師放到輔導員崗位上鍛煉,使其融入學生學習和生活,為思政課教育教學打下了良好基礎;在教師培養上堅持以人為本,幫助年輕教師搞好職業生涯設計,有計劃地選派思政課教師學習進修,使思政課教師有使命感、成就感;在職稱評聘上積極落實上級政策,按照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和規律,職稱評聘實行單列計劃、單獨評聘,穩定思政課教師隊伍,提升思政課教師素質,激發了思政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
增強思想性,就要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為成長成才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要強化思想引領、價值引領,強化釋疑解惑,在學生心靈深處埋下真善美的種子,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增強理論性,就要講出課程的理論味道,講清講透黨的創新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要以真理的強大力量說服學生、引導學生,“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思政課教師的理論學習就要跟進一步。”[5]增強親和力,就要以高尚的道德規范感染學生,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接地氣、活起來,真正成為學生心中喜愛的課程。增強針對性,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作用,因材施教。要處理好灌輸性與啟發性的關系,注重以問題為導向的專題式教學,切實調動教與學兩個積極性。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統一”,是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新路徑和方法論,系統總結了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取得的成功經驗,深刻揭示了思政課教學的內在規律,為思政課教育教學和改革創新提供了基本遵循。只有深刻領會其精髓要義,把握這一科學的方法,才能有效推進思政課的守正創新。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積極致力于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思政課教師、工作者扎實作為,課堂上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道,旗幟鮮明地批判錯誤思潮,課內課外創辦電腦思政游戲、思政教育演講、教授講壇等契合新時代學生思維的教學模式,把思政課講出了味道,把黨的創新理論浸入了大學生心田;堅持請進來、走出去,請先進人物授課,組織學生到企業、農村參加社會實踐,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堅持開展互動式教學,在教師主導下,通過課堂討論、小組研學、情景展示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堅持灌輸性教學和啟發性教學相結合,開展專題式教學,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必須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探索思政課建設有效途徑,在教學中一步一步創新,一個一個突破,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綜上,黨的統一領導是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根本,教師隊伍建設是加強思政課建設的關鍵。要把握這個關鍵,就必須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整體素質,堅定思政課教師的自信,調動思政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改革創新是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必由之路。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既要遵循教育規律,又要契合思政課自身規律,必須深入落實“八個統一”,積極探索思政課建設有效途徑,扎實工作、積極作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