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江冰
(甘肅省嘉峪關市職業教育中心 735100)
物理學科與生活緊密相連,很多中職物理知識都來自于現實生活,由生活案例引申而來.為此,將物理課本理論知識回歸于現實生活,可謂是意義非凡.中職學生動手能力偏差,對中職物理課程實質內涵認識不佳,嚴重影響物理教學效果.為此,就需要物理教師結合現狀,制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全面激活學生物理學習興趣與潛力,為促進其全面發展蓄積能量.
長此以往,中職學校始終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學生主體性未被有效釋放,僅能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機械性”學習.中職物理教學注重理論知識學習,學生很少有機會動手實踐.在這種情況下,突然展開實驗課教學,很多學生都表示很難適應.在中職物理課堂上,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常常持有應付態度.
在中職物理課堂上,常以教師教為主,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教師通過“說教”方法傳遞理論知識,學生缺少動手實踐的機會.長時間下來,使得學生學習熱情嚴重削弱,對此,將動手操作的機會留給學生,強化其多方面思維能力,儼然已成為中職學校需要尤為關注與研究的焦點問題.
中職缺少扎實的物理知識基礎,已成為不爭事實,他們由于自身學習成績偏弱,難以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在很多中職學生眼中看來,都想學習一門技術,希望日后能依靠這門技術謀求生存與發展的機會.由此可見,中職學生選擇繼續學習目的,不是為了探究某一學科內容,而是為了學習謀生的技術.物理學科極具抽象性特點,存在太多公式原理,內容晦澀難懂,無形中削弱了學生學習信心.同時,個別學生認為學習物理并不能成為日后謀生的手段,格外重視其他技術學科的學習,尤其是對于一些文化功底本就薄弱的學生來講,長期被動地接受課程知識學習任務,導致其學習壓力非常大,難以提高自身成績,進而失去學習信心和動力,極不利于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甚至還會導致一部分學生開始放棄物理學習.
現階段,一些中職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過度依賴課本知識,學校缺少教學資源.關于實驗課程所需的條件及資源,補給不到位,導致一些物理教師僅能“照本宣科”,無法為學生提供有益的物理學習指導.學生在頭腦中,難以想象科學的物理現象,由于缺少實驗的支撐,學生僅能通過課本上的語言文字了解物理知識,理解難度加大,很容易導致誤差,尤其是隨著學生年級不斷升高,所學知識量增多,極易導致學生混淆各學科知識,為日后學習物理帶來重大障礙.
通過應用趣味十足的物理實驗,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好奇心理,令其養成動手意識與習慣.例如,在物理課堂上,教師就可以應用一些趣味現象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如“蠟燭喝水”“瓶子吞蛋”等,這些實驗相對新穎,能夠切實誘發學生好奇心,吸引學生參與實驗過程,從而不斷累積動手操作經驗.值得注意的一點,在物理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充分展現實驗教學優勢,還要注重通過正確的課堂提問引導學生發散物理思維,從而促使學生對物理學習始終保持新鮮感與興趣,將其一步一步帶入物理學習情境內.例如,在學習“浮力”部分內容時,教師就應積極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通過大屏幕呈現“死海”視頻,并詢問“你知道為什么人在死海上不會下沉嗎?”通過簡單的問題,卻能有效煥發學生探究欲望,在活躍課堂氛圍之際,增進師生互動頻率,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消化物理知識.
在物理課堂演示過程及學生實踐操作之際,教師切記自己不要將自己置于主導,杜絕“滿堂灌”“填鴨式”等傳統教學方法,采用多元且靈活的教學方式,有效平衡“導”與“學”之間的關系.例如,在講解“聲現象”內容時,為了令學生進一步認知“物體振動產生聲”,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在自己說話的時候,把手放在聲帶之處,進而感受聲帶振動.同時,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拿出刻度尺,將2/3的尺子伸出桌面,另一只手將剩下的1/3尺子壓在桌邊處,用手輕輕撥動尺子,便會聽到聲音.這時,如果尺子不再震動了,發聲也會停止.再如,為了促進學生充分感受振動,可以將四名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內,分別為每一組學生發放“小鼓”,指導學生將碎紙片放在鼓面上,敲鼓的時候,顯而易見鼓面在振動,上面的碎紙屑也隨之震動.這時,若用手重重的按壓鼓面,鼓面不再發聲,紙片也立即靜止.通過這次動手操作,不僅能令學生進一步感知“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同時還能令其在物理實驗操作中感受到轉換法與放大法的應用,從而強化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并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培養其發散性思維.
在中職物理課程內容中設計諸多實驗,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可切實培育學生動手能力.在中職物理教學中培育學生動手能力之際,教師需要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動作,只有確保動作具有規范性、精準性,才能促使學生在實驗中得出精準結論,進而全面調動學生實驗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彈力”內容時,就可以按照下面這幾個步驟進行實驗:①找一個靜止的平面,上面放上小車,輕輕推一推小車,小車就會運動起來,這足以說明在力的作用下,小車的狀態會立即進入運動狀態.②準備一根彈簧,彈簧的一端是固定不動的,但這根彈簧依舊具有伸縮能力,把小車放在彈簧一側,發現小車的運動狀態絲毫沒有改變.③準備一根壓縮的彈簧(彈簧一端被固定了),與小車放在一起,松開彈簧后,彈簧就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時小車的運動狀態也會跟著改變.在進行這個實驗時,教師要嚴格規范學生的操作流程,每一處物料的準備都不容忽視,如要緊緊圍繞“靜止平面”“彈簧一端固定、自由伸縮”“彈簧一端固定、被壓縮”等幾點進行實驗,這樣才能得出更正確的結論.
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清晰認知自身的角色定位,要引導學生而非“主導”學生,幫助學生時刻解疑答惑,助力學生提高物理學習水準.在物理實驗時,教師需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輔助學生完成物理實驗.當學生在操作時,教師應在一旁細致地觀察學生,檢查學生動作是否規范.如果發現學生存在錯誤,教師要立即糾正學生錯誤,令其對物理實驗保持嚴謹態度.
在物理課外實驗作用下,可有效補充中職物理課堂教學時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拓展學生物理知識面,促使其將個人愛好、理論知識及課外實踐有機整合,從而提升動手能力.物理本就是自然學科,在教材中包含著很多生活中的內容與現象.為此,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物理,運用生活道具制作有趣的“小發明”.例如,對學習液體壓強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將保鮮袋套在自己的手上,將手深入水下,便可以感受到保鮮袋被緊緊的壓住了.在生活中,保鮮袋十分平常,就是這種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卻能在物理實驗中發揮大作用.在實驗過程中,當手越來越往下壓,被壓住的感覺就會越強烈.由此一來,既增加了學生動手機會,又激發了其物理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液體內部壓強,令其在實踐中認識物理規律.
若想持續增強中職學生物理學習興趣以及有效培養學生物理動手能力,應依靠實驗教學這一路徑.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既可以抓住學生參加物理實驗學習活動的熱情,又能令其通過學習了解物理知識,增強物理學習興趣,從而練就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的能力.這樣一來,在現實生活中,學生便可通過各種物理知識分析生活現象,從而深化知識理解程度,幫助學生應用物理內容,解決生活難題.通過實例,能進一步把握知識,打開知識應用范圍,主動將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和現實現象相互對應,從而加深知識理解印象,增強學生分析物理知識的能力.
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過程,常常會受內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影響.所謂的內部因素,主要是指學生內在動力,而外部因素主要就是周圍環境以及教師指導因素.只有在學習知識及應用知識之際,才能進一步鍛煉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并提高學生學習智力.除此之外,在物理教學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主動參加物理實驗,進而通過實驗手段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中職時期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力渠道,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手段,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超強的教育價值.中職階段提高學生能力以及開發智力,勢必會收到優良的效果,令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以及物理實驗過程中練就動手意識和能力,關于日后深入學習物理內容做好鋪墊.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中職物理教學中培育學生動手能力已成為重點內容.在學生動手操作之際,能夠獨自觀察實驗現象,思考物理定律,從而深刻理解物理知識.為此,廣大中職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理念,一改偏理論教育的狀態,注重培育學生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以便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令其在物理學習中收獲多多,最終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