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一、“小火山”能量大
小高(化名),五年級插班生,個子小小的,看上去像三年級學生,耷拉著腦袋,交談中無回應,眼神中透露出不信任和輕蔑。據班主任反映,小高覺得所有人都針對他,頻繁與老師、同學發生沖突,暴怒時掀翻桌椅,久久無法平息情緒,仿佛身體里的“小火山”隨時都會噴發,影響了班級教學秩序,由班主任送來咨詢。
二、“小火山”形成史
小高3歲前得到了比較好的照顧,3歲后妹妹出生,父親經常出差,由母親和爺爺奶奶共同照顧兄妹倆。妹妹出生后,媽媽精力不夠,只能在生活上照顧小高,母子溝通越來越少。爺爺奶奶經常數落小高不如妹妹。父親經常在外出差,回家后也不承擔任何家務;母親內心壓抑,心情不好時會對小高發脾氣。從上幼兒園起,只要老師反映小高表現不好,他回家就會遭到家人的批評或打罵。小高二年級起不肯做作業,在學校和老師發生肢體沖突。母親帶他去兒童醫院,醫生診斷他為多動癥。母親為此經常和父親吵架,整個家氣氛緊張。此后,小高被打罵次數增多,學習成績越來越差,脾氣也變得更加暴躁,經常和同學發生沖突。三年級起,小高由母親陪讀,斷斷續續上學。
三、“小火山”平息法
(一)系統訪談,建立同盟
我邀請了小高的父母和班主任共同進行系統訪談。首先,拋出問題,建立關系。我先向小高的父母和班主任澄清了我們聚在一起的目的,形成同盟,明確各自的職責,增進對小高的理解。其次,感同身受,理解小高。之前,家長和老師只看到了小高暴怒時的狀態。通過對小高養育路程的回憶和澄清,我們看到小高暴怒的背后是長期被指責、批評和打罵。小高的內心堆積了無數的負面情緒,最終形成了一座隨時會爆發的“小火山”。最后,資源取向,重建秩序。在3個月的時間里,系統成員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愛護他,真正形成合力。母親盡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時刻提醒自己少發脾氣、對兒子要溫和;父親則把重心轉移到家里,會分擔一些家務和孩子的教育任務,不讓母親覺得孤立無援;班主任對小高有了更多的包容,并幫助他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二)個案咨詢,陪伴引導
1.劃清“界限”。
小高第一次進咨詢室時,沒有抬頭看我一眼。當我問他是否想玩沙盤時,他還沒等我介紹就自己玩起來了。小高先在沙盤中間劃出一條線,接著在兩邊擺了很多小兵,形成一個雙方對峙的戰場。在整個過程中小高沒有說一句話,他擺放得很慢、很猶豫,仿佛在熬時間。咨詢還剩10分鐘時,他停下來了。我問他:“你的沙盤作品有名字嗎?”小高冷漠地回答:“沒有!”“你在哪里?”“我不在!”“這看起來是場“戰爭”,你幫哪邊?”“都不幫!”我感覺到小高強烈的阻抗,于是不再多說什么了。結束前,我問他怎么拆除沙盤作品。他說放著,說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第二、三次咨詢的情況差不多,但我知道,只要他愿意來就有機會。
2.一次契機。
某天,我路過小高的班級,發現他正在大發脾氣,推桌子,桌子一下一下地撞在前面女孩的后背上。我走進教室,用力按住桌子。他看到我,邊哭邊吃驚地說了句:“你怎么來了?”我說:“我有點擔心你。”他用憤怒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繼續大力地推桌子。我走過去用身體護住女孩,他的力度逐漸變小。我很堅定地對他說:“老師知道你現在很憤怒,也很傷心,如果是你被撞,老師也會心疼。”他停下來,拿起水壺不停地喝水,想讓自己冷靜下來。我看了很心疼,也更加確定他是有能力調整自己情緒的。
3.重新“開局”。
第四次沙盤咨詢是小高主動前來的。進門時,他看了我一眼,表情很放松。這次的沙盤作品換了大部分沙具,卻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他一邊拿沙具,一邊向我介紹發生了什么。我保持好奇,肯定他的故事創意,靜靜地聽他敘述。第五次沙盤咨詢,“戰爭”終于開打了,兩邊死傷無數,最后出現了一個像女媧一樣的人物,天空裂開了一道縫,外太空的物體掉進來,把這個混亂的世界砸得稀巴爛,最后一切歸于平靜,我的內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暢快和平靜。小高提議我們一起收拾沙盤,將沙子推平,預示著一切將重新開始。第六、七次沙盤咨詢,小高建立了他的家園,有學校、醫院、農場、公交站,還有飛機場,在飛機場上停著即將起飛的飛機。我抓住時機對他進行積極暗示,表示飛機起飛的樣子一定很好看。
4.“小火山”自控。
兩個月后,小高和我的關系越來越好,我們交流的內容也越來越多。于是,我決定用談話的方式進行最后一個月的咨詢。我們一起談論班級的同學,肯定了小高是個非常有正義感的孩子;談起他小時候害怕昆蟲的故事,肯定了他懂得保護自己;深聊了“小火山”爆發的動機,他原以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現在知道自己用錯了方式;練習了情緒管理的方法,從情緒覺察到換個角度考慮問題再到情緒轉移等,小高覺得自己的“小火山”受控制了。
四、平息“小火山”的反思
歷時3個月,小高不再需要母親陪讀,學習自主性提高,對待老師、同學越來越友善,還成了老師的小幫手。家長和老師對于他的變化都感到非常欣喜。
咨詢師認識到小高是把憤怒化作力量來保護自己,這與他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密不可分,他的內心其實是害怕的、孤獨的。咨詢師以人本主義為核心信念,利用系統合力讓小高感受到周圍環境的變化,感受到安全和友好,卸下防御;借助沙盤治療,給予小高充分的信任、接納和包容,構建牢固的咨訪關系;以積極心理學為理念,運用咨詢技巧讓小高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重新認識自己,與周圍的人重建良好關系。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鱸鄉實驗小學)
382150190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