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晶

深圳南山
深圳南山,連續獲得國務院三次督查激勵、兩次通報表揚,連續三年上榜入圍“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連續四年位居中國城區綜合競爭力百強區之首,連續五年獲得全市績效考核最高等次……
過去五年,南山區譜寫了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建設的新篇章。
早上6時,深圳灣的第一縷霞光從云層中迸射出來,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街頭車水馬龍,大灣區的一天開始了。
陽光灑進辦公室,海歸女博士張瑩手捧一杯咖啡,忙著準備創新創業大賽路演。2021年是她在灣區逐夢的第二年,2020年初,她辭掉在美國高校的教學工作,回國加入朋友的初創公司——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潛行創新”),負責戰略與投資。
這是一家總部位于南山,研發和生產消費級水下無人機、輕工業級專業級水下機器人,以及便攜式水域智能無人裝備的高新企業。
在追夢過程中,張瑩透過一家企業,開始讀懂深圳、讀懂中國。有一件事讓她始終難忘:2020年,黃色的潛絞機器人在亞太上市的時候,一個韓國人拿著產品,很高興地說:“我們的工程師特別喜歡這個設計,想個人收藏,你們打破了中國制造讓人感覺不行的刻板印象。我要把你們的產品帶到我們的大學去,讓更多人知道。”這段話讓張瑩感觸頗深,“我們把這個事做好了,它實際上改變的是世界對中國高端智能制造的認知。”
潛行創新2016年成立以來,已生產制造出6代產品,發明、PCT國際專利等超過100余項,暢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未來,張瑩和她的同伴充滿憧憬。
在深圳南山,每天,有眾多像張瑩這樣的奮斗者,為夢想打拼。正是一個個普通人了不起的個體夢想,匯聚成光束,照亮一座城的夢想。
“南方有座山,一張青春的臉;山下有個灣,無數尋夢的眼……”正如《南方有座山》歌曲里所唱響的,個人夢想與城市榮光交織相融、同生共長。
“十三五”這5年,南山進入了開發建設熱火朝天、發展高位跨躍的時期。無論外部環境怎么變化,始終如一的是南山人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按照藍圖所勾勒“中心城區”的宏偉夢想,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一棒接一棒,一步一個腳印,帶領200多萬南山人民奮力奔向夢想的彼岸。
正如《南方有座山》歌曲里所唱響的,個人夢想與城市榮光交織相融、同生共長。
在南山區七屆二次黨代會上,南山區提出“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的實施路徑,作出了南山未來一個時期“一個目標、兩大戰略、三個階段”的總體安排。在區七屆三次黨代會上,南山區布局了“三大戰略工程”(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深圳灣CBD、西麗高鐵新城)。在區七屆四次黨代會上,又提出“三大示范工程”(深圳灣文化走廊、蛇口國際海洋城、南山創新大道),與“三大戰略工程”一起組成新時代“3+3”戰略示范工程。在區七屆五次黨代會上,南山區委提出:改革創新再出發,加快建成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
看“世界級”,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南山區雖然還存在一定差距,但與世界的聯系日趨緊密,正在更深度參與到全球競爭: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等重點片區加快打造全球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蛇口、赤灣、媽灣三大港口聯通全球,150余條班輪航線基本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168個國家2.3萬外國友人居住南山,成為深圳外國人聚集密度最高的城區;騰訊、中興、大疆等南山創新企業走向世界舞臺,享譽海外。
看“創新型”,南山連續四年獲評全國百強區之首,2020年GDP達6502.22 億元,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4100家。
看“濱海”,過去5年,深圳灣濱海休閑帶西段、深圳人才公園、大沙河生態長廊等公園建成,海灣岸線實現互聯互通,居民在家門口“零距離”暢享濱海風情。
看“中心城區”,南山區“四大中心”功能基本形成,金融、商務、物流、對外貿易等集聚輻射效應明顯。
從南到北,深圳南山處處都是一片火熱升騰的景象。在南部,深圳灣總部經濟帶聚勢成峰、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深圳灣文化廣場正式開工,“城市客廳”功能日益顯現。
在北部,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部基地里,掛著6個玲瓏盒子的“天空之城”總部項目,正在進行最后的玻璃幕墻安裝,兩座塔樓之間,一座獨特的連橋格外吸人眼球。
“以后,大疆的無人機可直接從橋上起飛進行試驗。”該項目技術總工紀曉龍告訴記者,“這棟建筑將成為南山北部乃至深圳的一個標桿。”目前,該總部基地已入駐了10多個項目,包括大疆、優必選、光峰光電等一批南山新銳企業。
過去5年,在南山,一棟棟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一批批總部企業紛至沓來。小米、字節跳動等知名互聯網企業搶灘布局,空中客車、埃森哲、大唐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創新中心匯聚南山。18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南山圍繞“一軸一帶三組團”(科技創新軸,灣區總部經濟帶,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組團)的總體城區發展格局,科學規劃布局的十大重點發展片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部基地、西麗高鐵新城、高新區北區、南山創新大道、后海金融商務總部基地、蛇口國際海洋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深圳灣文化走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仿佛連綴在南山版圖上的一串珍珠,促成南山全域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新格局。
從構建“一軸一帶三組團”的發展新格局,到系統謀劃新時代“3+3”戰略示范工程;從打造區域增長極、推動產業“升級換代”,到提升改善市容市貌、改善市民生活品質……“十三五”期間,南山“有加有減”“軟硬兼施”,進一步明確、優化南山區城區定位、發展重點、空間布局、發展時序,資源配置能力持續增強,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按照《深圳市南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擘畫的藍圖,到2025年,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基本建成,中央智力區功能全面完善,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深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先行者;到2030年,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躍上新臺階,成為深圳建成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的示范區;到2035年,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的典范區。
此時此刻,地處粵港澳大灣區黃金入海口的南山,迎來了“雙區”疊加、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等系列重大機遇和多重利好,擁有廣闊無垠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