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與
一般公民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有何不同?
根據憲法的規定,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意見、批評和建議的權利。但是,作為人大代表,在享有普通公民所具有的這項權利的同時,還享有與普通公民不同的,為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所特有的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的權利。人大代表享有的這項權利,是基于人大代表這一特殊身份而產生的,即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是在行使代表職權。因此,對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有關機關和組織必須認真研究、處理,并負責答復人大代表本人。
從性質上說,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在本質上是代表人民參與國家管理,在內容上屬于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具有國家公務性質,有的甚至是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問題。因此,要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并使之能夠得到認真迅速的處理和答復。由此可見,人大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比一般公民的建議或者群眾來信來訪等,更具有權威性,可以產生更為直接和有效的作用。
2.對司法機關正在辦理、審理的案件
為什么不宜作為代表建議提出?
人大代表對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正在辦理、審理的案件如有意見,可以向本級人大或者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的信訪部門反映,不宜作為代表建議提出。這是因為:
第一,大多數司法案件的情況很復雜,涉及各方面的因素,要全面了解情況,還要做大量的調查取證工作,并且還涉及法律適用等問題,需要專門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辦理,認真研究,代表個人很難完全做到。
第二,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于各類案件的辦理、審理,都是根據經法律程序后認定的事實和國家法律依法作出判斷,即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如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辦理、審理案件時,詢私枉法,不能依法公正辦案,人大代表可以對檢察院、法院的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問題特別嚴重的,代表還可以在召開人大會議時依法對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工作提出質詢。
第三,人民群眾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見,委托代表向人大或者檢察院、法院轉達對正在辦理、審理的案件的意見,代表可以把群眾的意見交給本級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的信訪部門進行處理,不宜作為代表建議提出。
3.人大代表如何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
人民代表大會是各方面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人大代表既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又是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是人民群眾表達意愿、實現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載體。因此,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應當成為代表在閉會期間活動的核心。
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以一定的形式進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出,通過建立健全代表聯絡機構、網絡平臺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2015年代表法修改,根據近年來的有關實踐經驗,明確規定了直接選舉產生的代表述職制度,即“由選民直接選舉的代表應當以多種方式向原選區選民報告履職情況??h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應當定期組織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向原選區選民報告履職情況”。實踐中,述職的內容很豐富,述職后選民還要提出意見,代表要根據選民的意見進行整改。這一方面有利于促進代表聯系選民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代表履行職責的責任感和質量。
多年來,各級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少地方設立了代表聯絡機構,名稱各異,如代表工作站、代表活動室、代表之家等,但都是給代表接待群眾提供場所;還有的地方設立代表接待日、代表議政日等,為的就是讓群眾能夠在固定的時間與代表見上面、說上話。做代表工作,重要的是內容實在,只要是群眾在固定的時間、地點,以適當的方式找到代表反映訴求,就應當積極支持。代表通過固定的站點和時間與群眾交流,也有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在網絡發展迅速的今天也可以通過搭建網絡平臺實現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甚至可以嘗試開發某種手機應用軟件,使得這種聯系更加便捷。
327850102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