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婧
摘要:文章主要以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生產控制中存在問題動因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分析影響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生產控制的因素;其次,從明確的產品定額消耗方案、優化全存貨管理機制、規避銷售費用過高現象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生產控制相關思考,進而細致分析制造業企業生產控制相關影響因素,加快制造業企業生產控制工作運作效率,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中小型;制造業;生產控制;相關思考
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給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的成長帶來便捷條件,目前中小型制造業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可是逐步激烈的企業競爭環境增加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的發展危機,因此諸多的企業意識到生產控制的重要性。生產控制不只是關聯著企業的發展速度,還影響企業經濟水平建設,所以新時期下強化成本控制、整合成本控制體系與創新企業管理模式是至關重要的,如何對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控制工作進行優化,值得企業管理者高度重視,通過切實可行的方式推動制造業企業不斷進步。
一、影響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生產控制的因素
(一)匱乏成本控制意識
諸多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決策與管理,往往是管理者決定的,企業部分管理人員存在著有名無實的特征,所有的項目進展要依托管理者指令加以完成。財務管理工作者給予財務知識的了解不夠滲透,且對應的專業會計工作者只是擅長于記賬項目。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制造業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都存在問題,尚未安排專業的工作者進行產品成本核算,往往是管理者按照管理經驗進行粗略核算。倉庫管理工作者自主進行庫存盤點,沒有及時的把產品庫存信息上報給財務單位。此種情況之下,庫存成本、廢品損失以及材料利用率均會制約企業成本控制質量,影響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的有序進展。除此之外,成本控制應該吸引多個單位共同參與,所有單位互相配合進行生產控制,可一些中小規模的制造業企業沒有樹立成本考核意識,不能全方位調動工作人員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造成成本控制效率不高。
(二)預算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一些制造業企業中人才管理工作尚未完全落實,統計預算工作缺少全面性,甚至企業費用開支出現管理混亂的局面,對應成本要高于相同類型人的其他行業。針對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而言,和基礎實力強的企業進行比較資源存在有限性,對應的資金是相對緊張的。銀行貸款的價格在日益上漲,所以企業面臨的壓力較大。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的人員有限,甚至是一人兼職多個崗位,在預算工作中難以保證專業化,不利于預算工作水平的保障。
(三)匱乏生產控制的目標管理機制
市場經濟結構背景下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往往是自主管理的主體,企業管理者以及職工具備的能力與素質均深遠的影響企業發展腳步。諸多中小企業中生產控制意識體現的不夠充分,尚未及時建設目標管理方案,采取的成本采購方案與成本銷售方案不夠與時俱進,影響采購成本與銷售成本控制質量。并且生產控制的作用發揮一方面要依托管理者的決策,另一方面要依托所有工作者的配合。總體而言,企業中諸多人員沒有透徹的研究成本控制,如果企業的管理者想要控制成本,需對成本控制體系進行健全處理,切合實際的掌握個人在生產成本中應實施的本職工作。制造業企業生產控制的目標不夠確切,沒有科學劃分對應責任,采購工作者以及銷售工作者會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產控制工作中。
(四)生產制造控制力度不強
生產成本作為企業成本管理的一項內容,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的利潤獲取受到生產制造環節的影響,生產制造成本控制效果不佳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原材料消耗大。首先匱乏高水平的車間工作者。一些中小制造業企業管理者以及生產車間的主管人員匱乏一定的專業經驗,卻承擔著車間生產責任。如果車間生產主管具備的管理經驗不足,沒有透徹性的掌握企業產品內涵,不能妥善的安排車間工作者,無形中會影響工序銜接。對應的生產控制過程中,次品以及廢品不容易被有效地控制,增加企業成本支出。其次是員工成本控制理念薄弱,部分中小型制造業企業關注生產進度以及產量,尚未意識到諸多環節管理,缺少創造價值。諸多職工僅僅重視崗位工作,沒有意識對車間產品的用料進行成本統計,無形中出現材料浪費現象。或者部分員工存在著工作失誤的行為,一方面消耗時間,另一方面浪費原材料。
人工成本高是生產制造過程中成本控制的第二個方面,涉及生產效率低和績效考核不夠完整,一些制造業企業存在著車間工序銜接不妥善的現象,無法保證工時定額機制的科學性,那么員工的工作就會缺少主觀能動性,不能提高生產效率。并且績效考核作為評價企業員工工作效果的一個過程,還是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關鍵手段,給予企業工作者進行全方位跟蹤以及記錄,還可作為評定員工獎勵以及懲罰的依據。良好的績效考核機制可增強員工工作時效性,若企業在績效考核內容設置上不夠完整,會導致績效考核工作趨于表面化。第三個方面是制造費用比較高,一些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規模是比較小的,對應的資金實力不夠優越。受到自身條件的制約,制造業企業的產品加工缺少資金支持,因為制造費用較高,增加制造業企業的生產壓力。企業沒有過多的資金對閑置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以及保養,在一定程度上引出固定資產折舊速度迅速的結果,間接造成了制造費用的提高。
二、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生產控制相關思考
(一)明確的產品定額消耗方案
定額消耗方案是計劃性的運用建設材料,采取的方案有四種形式。一是技術研究法,技術依據相對充分,可是工作量是比較大的;二是標準實驗法;三是實地測量法,攻克偶然因素的制約,取得的定額數據比較準確;四是統計研究法,結合建筑材料消耗量的信息,思考生產技術變化條件,實施材料消耗定額的理念。一般情況下關注實際消耗量,安排具備較高技能與較高素質的工作者參與工作,保證定額工作足夠合理。除此之外,材料消耗定額管理工作,應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立足于產品結構與實際的工藝需求,依托經驗評估以及統計研究明確最為經濟的消費定額。原材料的消費定額可以定期修改,如果存在著產品結構的變更與加工工藝的改變,相關人員應落實定額修改工作。
(二)優化全存貨管理機制
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在存貨過程中,應結合存貨采購的時間與庫存信息,整體上研究生產管理計劃和市場變動,規范明確存貨采購日期以及具體的數量,使得存貨狀態最佳。驗收過程中相關人員強調驗收準確性,對驗收的流程進行規范化處理,分別處理不同的存貨信息。針對自制的存貨過程,強調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檢驗合格率,如果發現存在不合格的產品,要立即查明原因,把對應的信息上報給上級領導,充分做好存貨管理工作。
(三)規避銷售費用過高現象
首先,是管理好銷售人員,對于知識方面,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的銷售人員,不僅僅要掌握企業主營商品的信息,還要透徹的研究企業發展趨勢,做到知己知彼。定期培訓銷售人員的銷售能力,涉及溝通技巧和談判技巧,管理好自己的工作時間,爭取在有限時間內提高銷售水平,定期回訪大客戶。其次,科學管理銷售費用的總額,財務單位應保證制造業預算工作團隊篩選具備科學性,主要是預算表編制和預算假設,平衡化處理企業預算信息,和企業的發展目標而加以對比,落實預算修訂工作。根據原始預算信息定位銷售費用,以協商和審批的方式體現制造目標實現的可行性,挖掘企業員工潛力。最后,在清單報銷時標注用途,費用報銷憑證,應以正規發票為主,優先報銷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已經擁有國家稅務的監制章,無章的發票不被納入再報銷范圍。由此全面對銷售費用過高情況進行規避化處理,從根源上減少銷售費用,便于中小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生產控制在中小制造業企業的發展與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生產控制目的是把企業的運作成本管理在一定范圍,生產控制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管理與完善。所以處于市場環境日益競爭的背景下,我國中小型制造業企業都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滿足時代的發展趨勢,對企業的生產控制目標進行準確定位。圍繞生產控制進行整體化設計,關注每一個環節與每一個流程的生產控制,以保障產品質量為前提,減少制造業企業的制造成本,調動企業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采取績效考核方式,樹立工作者責任意識與使命感,全身心的投入到企業成本控制工作中,將企業的經濟效益獲取建立在自身利益基礎之上,為企業的持續化建設做出貢獻。由此從多個視角下進行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控制,最大化的提高企業運作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海林,夏傳良.基于Laravel的中小型制造業進銷存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19,09(06):258-260.
[2]陳詩穎,洪濤,周娟,等.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253家企業的實證分析[J].中國標準化,2020,563(03):187-194+199.
[3]李品.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2020,413(02):81-82.
[4]王紅.中小型電子制造業精益生產現場管理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46(02):70-75.
[5]駱國青.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J].現代營銷,2019(11):3-4.
[6]陳秋澔.現金流量視角下制造業中小型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以A公司為例[J].經貿實踐,2019(03):21-23.
[7]蔡振禹,翟玉凱.基于標準成本的中小型制造業成本控制體系研究[J].邢臺學院學報,2019,34(02):65-67.
[8]孫曼莉.管理會計工具在我國中小礦業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08):47-48.
(作者單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七研究所)
280450078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