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桐
摘要: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的重要戰略,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機遇,鄉村旅游的發展也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契機。基于此背景,結合當前遼寧省各城市的發展情況,分析鞍山市鄉村旅游創新發展路徑。鞍山市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良好,但仍存在發展水平不高、業態類型不豐富、接待設施不全等問題。針對相關問題提出推動鞍山鄉村旅游必須要提高鄉村旅游品質、結合自身鄉村優勢資源+多產業融合、優化鄉村旅游環境的建議。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當前在疫情常態化發展背景下,國家提出鄉村振興的經濟發展新戰略。鄉村振興要求我們真正轉變思想,探索出一條鄉村崛起的可持續路徑。鄉村振興戰略在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也是目前國內新經濟形勢下,如何破解三農問題、縮小地區收入差距、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途徑。其中鄉村旅游的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動力,通過鄉村旅游與多產業融合的方式,使鄉村旅游實現良性發展,從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有效落實。
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旅游體驗質量;有利于進一步塑造鄉村旅游品牌形象;有利于進一步帶動縣域旅游產業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實現全產業鏈發展;有利于打造地區生態宜居空間;有利于實現鄉村文明。鄉村旅游是推動鄉村經濟繁榮的新型產業手段,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將發揮新引擎作用。
二、遼寧鞍山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鞍山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很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可開發資源,其中海城西柳服裝、南臺箱包、臺安柳編草編、岫巖玉和千山區絲綿制品已構成鞍山五大旅游商品精品生產基地。海城白云山、九龍川自然生態一日游;臺安張學良出生地、大麥科濕地、西平森林公園紅色休閑生態一日游;岫巖藥山、清涼山、岫玉市場溝域生態觀光休閑購物二日游;海城西柳服裝、南臺箱包、騰鰲溫泉購物養生一日游和千山區唐家房南果梨、葡萄園采摘購物一日游等5條鄉村旅游線路現已發展成鞍山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五大基地”與“五條精品線路”已初步勾勒出鞍山鄉村旅游的總體架構。
另外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體驗脫貧成就 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旅游學習體驗線路300條。其中,鞍山市千山風景區溫泉街道上石橋村被編入最美旅游重點村打卡游線路中,千山溫泉、湯崗子溫泉被編入冬季冰雪溫泉游線路中,鞍山老村長農家院被編入鄉村民宿樂享游線路中,千山區湯崗子被編入溫泉民宿康養游線路中。這些村鎮、溫泉產業帶、農家院的入選,對進一步激發鞍山市鄉村旅游活力,拉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積極意義。
三、鞍山鄉村旅游創新發展存在的問題
鞍山鄉村旅游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深度拓展。鞍山鄉村旅游當下存在的問題是目前開發的相關產品多是農家餐飲、果蔬采摘、鄉村觀賞等,沒有挖掘出特色,客觀上限制了客源市場;鄉村旅游發展形式初級化、缺乏營銷策略;區域競爭力有待加強,沒有能夠吸引游客較長時間逗留的旅游線路和項目。另外旅游開發管理人才少素質低,鞍山要推動鄉村旅游提升發展,必須謀劃鄉村旅游大格局,以便于進一步加快鄉村旅游轉型升級。
(一)鄉村旅游缺乏發展規劃
鞍山鄉村旅游從整體布局到運營思路,到旅游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缺乏系統的規劃和統一管理運營機制,許多鄉村旅游項目開發存在盲目性,只考慮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可持續發展。
(二)鄉村旅游市場營銷意識不強
鞍山發展鄉村旅游發展存在形式初級化情況,鄉村旅游經營者的市場營銷需要緊跟時代發展,很多鄉村旅游經營者不擅長運用最新的營銷渠道和方式,缺乏對特色項目的策劃和推介,導致地區鄉村旅游市場輻射能力較弱,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有限。無法滿足旅游者高品質需求,無法實現鄉村旅游產業化融合發展。
(三)鄉村旅游發展沒有自己特色,同質化現象嚴重
其實遼寧有不少鄉村,基本每個地方的鄉村旅游開展形式都有農家樂、采摘、垂釣、民宿、山莊等。鞍山就存在鄉村產品特色不明顯,同質化和無序競爭的問題。另外,鞍山鄉村旅游資源大多也不是稀缺的旅游資源,在市場競爭中難以形成壟斷性優勢。
(四)鄉村振興專業人才非常匱乏
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鄉村旅游的迅速發展需要提高鄉村旅游經營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認識。如果沒有專業人才支撐,也沒有自己的服務體系標準,鞍山發展鄉村旅游很難滿足游客需求。
四、鄉村振興戰略下鞍山鄉村旅游+多產業融合路徑研究
目前,鄉村產業振興的幾種主要模式是:民宿發展模式、田園綜合體模式、特色小鎮引領模式、傳統文化復興模式、文旅產業主導模式、綜合發展模式等。可借鑒的鄉村振興的產業類型有:高效生態農業、文化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特色加工產業、農村電商產業、健康養生養老產業、體育運動產業、綠色環保產業。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鞍山發展鄉村旅游可以通過“鄉村旅游+”戰略,尋求旅游合作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在國內大循環背景下鞍山開展區域旅游合作也是大勢所趨,鞍山可以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比如開發農村農事體驗、自駕露營、健康養生等鄉村旅游線路產品。一個農業基地就是一個旅游景點、一座村落民居就是一道懷舊風景、一道農家土菜就是一份童年回憶。鞍山可以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通過整飭村莊環境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旅游+”戰略,建立有影響、有實力的旅游產業融合基地。支持舉辦鄉村旅游各類節會和活動。利用旅游電商平臺,推銷鞍山東北特色農產品,實施旅游商品“線上線下”立體營銷方式,把鞍山鄉村旅游品牌做大做強。實現多產業協同發展可以全方面滿足游客需要,對增強鞍山地區旅游吸引力有很大的作用。
(一)鄉村旅游+民宿
民宿是結合當地的農事體驗和民俗風情進行活動的一種鄉村業態。據相關調查顯示來鞍山游玩的多數游客只選擇半日游或一日游等短途游,旅游部門統計數據顯示選擇一日游的游客占全部游客的58%,再加上鞍山經濟活動乏力,來鞍洽談業務的人數減少,對部分酒店走訪調查發現,商務出差人數下降20%左右。另外,鞍山高端酒店數量較少,難以承辦各類大型會議和高端論壇。針對目前疫情常態化情況,鞍山鄉村旅游+民宿將成為一種必然新業態。
發展民宿形成產業支撐,民宿的發展必須以“旅游+住宿+幸福體驗”為核心內容,其中幸福體驗包括了人文民俗、傳統美食、美學修養、環保健康等等。以民宿為主導的鄉村旅游將帶動鞍山地方農業、手工業以及上下游產業的發展。鞍山鄉村旅游發展將進入休閑度假時代,民宿如果能在層次、品質上大大提高,就能促進消費者延長駐留時間。未來鞍山民宿市場也必須朝著標準化、智能化、星級化發展。
(二)鄉村旅游+傳統手工業
傳統手工業體現了一種鄉村藝術,比如說年畫村、泥塑村、剪紙村等。鞍山也有很多的傳統手工業,比如特色民俗產品、竹筐等,這些手藝可以教游客做,也可以做好賣給游客。比如做采摘農莊的,可以給游客發自己編好的竹筐,這樣能更好的提高游客的參與感。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還促進了當地農民的增收。要抓住鄉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既要保存鄉土特色,又要具備現代化設施與功能。這樣的一個手工藝的發展過程,既保存了鄉村文化,傳承了鄉村文化,同時又形成了新的創造。
(三)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是鄉村綜合發展模式,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讓一批鞍山特色旅游專業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文旅區將對樁石、下石橋、太平溝、蒲峪溝四大溝峪確定為“生態環保和休閑養生產業集群”,興建影視傳媒、生態體驗和精品農業產業集聚區;經過幾年培育,全市12%的行政村已發展成為省特色旅游專業村。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是在城鄉一體化格局下,鞍山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地區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地區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模式。
(四)鄉村旅游+數字化
為了讓文旅經濟發展更好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鞍山鄉村旅游也必須搭上數字化發展快車,借助互聯網平臺創新營銷方式,以此提升來鞍游客體驗。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了產業形態深度變革,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未來鞍山也應利用數字化手段進一步整合鄉村文化旅游資源。鞍山搭建集特色商品展示、旅游服務咨詢、市場運營監管等一體的鄉村旅游智慧營銷管理平臺,為游客提供個性化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務。同時豐富鄉村旅游節會活動,推出鞍山當地特色的鄉村禮物系列旅游商品,進一步提高鞍山鄉村旅游的影響力,從而推動鞍山鄉村整體經濟建設。
(五)培育發展鄉村旅游的網絡信息人才
鞍山鄉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逐步推進形成了“數字文旅”“智慧旅游”等新型服務模式。這就要求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搭建滿足社會需求的鄉村旅游數字化團隊。鄉村旅游經營者要重視數字化技術手段應用。要注重本土信息網絡技術人才培養。鞍山政府可以人才引進,提高鞍山人才引進政策的吸引力,為鞍山穩定鄉村旅游數字化發展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五、結語
與其它產業振興方式相比,鄉村旅游具有市場優勢突出、產業活力強勁、造血功能強大、帶動作用顯著的諸多特點。我國鄉村多年來的基礎建設與政策引導,已經具備了快速發展的基礎與動力;現代交通技術拉近了城鄉的空間距離;科技與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農村傳統生產方式;本土化是實現鄉村旅游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真正富有鄉村特色的產品才是有生命力的鄉村旅游產品。
立足于國家鄉村振興的戰略布局,我們發現各地區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還涉及到很多復雜的因素和問題,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也不是僅僅停留于理論研究層面就能解決的,我們更多的是應該關注現實蘊含的錯綜復雜的問題。鞍山市各鄉鎮應從本地實際出發,以休閑為核心,以符合本地文化底蘊的主題為輔助,合理規劃休閑農業旅游具體項目與游覽次序,形成不同文化區域背景的特色產業。比如千山區對樁石村為鞍山鄉村振興的發展助力。力求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深度挖掘本地文化底蘊,培育振興發展新動能。
總之,發展鄉村旅游,核心是讓鄉村人民成為最大受益者,關鍵是要以此帶動產業發展,實現旅游經濟與產業經濟的相融共促。二者的協調發展必將推動農村發展不斷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喬安娜.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鄉村旅游發展[N].西安日報,2018-01-16(002).
[2]羅志慧,王寧.國內外鄉村旅游產業數字化發展現狀與發展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3):111-113.
[3]耿旭.遼寧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45-48.
[4]于丹.遼寧鄉村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0:194-195.
[5]王慧,呂同猛.遼寧溝域鄉村旅游發展途徑探析[J].農業經濟,2013(11):37-38.
[6]王學典,朱斌.遼寧本溪小市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區域經濟,2017(08):193-194.
[7]柳光露.遼寧鄉村旅游提質升級創新途徑探析[J].經濟視野,2018(19):187-188.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階段性成果(編號JG20DB008);鞍山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一般項目(as20213070)。
(作者單位:鞍山師范學院管理學院)
247450170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