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人:西北師范大學? ?馬維林
江蘇教育報刊總社 文 瀾
策劃人語
現代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于價值重塑、角色重建和機制創新。在教育多維轉型的新時代背景下,學校中層無疑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需要基于新時代教育語境對學校中層角色進行重新審視和重構重塑。事實上,學校中層在教育轉型過程中既承擔著教育轉型推動者的角色,又具有自身本體性的意義。因此,教育改革的探索必須對學校中層及其管理的合宜轉型做出回答。
本期策劃從學校中層的角色定位、組織機制、能力素養、培養策略的角度,為學校治理現代化提供行動視角。四位作者的研究視野開闊、獨到,且又彼此呼應。馬維林提出從合目的性、主體間性、自組織性三個維度對學校中層這一角色進行審美建構,特別強調要彰顯教育的價值性、主體性和創造性,追求“美美與共”的理想境界。這一愿景如何轉化為現實呢?程嶺認為需要在體制機制改革上下功夫。學校中層不僅要進行組織的結構性優化,還需要在工作運行機制上進行改進,在“權責一體化”“項目式管理”“績效獎勵制”和“多元共評制”上做好文章。新時代的教育改革主流是從學科教學到學科育人,從分數至上到五育并舉。顯然,要回應學校全面育人這一時代命題,學校中層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對此,郭兆峰給出的答案是,在教育高質量發展和落實“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學校中層領導力的建構需要關注愿景與規劃的想象力、目標與標準的執行力、團隊與自我的領導力、專業與研究的穿透力。為促使學校中層有力發揮效能,提升其核心素養是關鍵。著眼于此,當前如何建設卓越的學校中層隊伍成為大家的共同關切。基于學校中層管理的應然狀態和現實樣態,劉正旭從教育轉型進程中學校中層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出發尋找突圍路徑,即理念重構、角色重塑和結構重建,指出了一條既有學校特色,又可資借鑒的道路。期待本期策劃的討論能引發專家、學者和一線管理者的共鳴,并將這一討論繼續推向深入。
369050058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