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珍珍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單個企業越來越傾向于完成自己最擅長的、最核心的工作,而將企業不擅長、邊緣化的業務交給外協商去完成,軟件行業亦是如此。軟件企業在項目中,由于人員技能不匹配、人員不足、工期、成本等原因,會進行軟件外協研發,以求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研發任務。因此,軟件外協供應商的管理已經成為各軟件公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特別是規模大的軟件研發公司。
制造業中著名的供應商網絡整合的概念,最初是源于豐田生產系統(TPS)所形成的蛛網型的供應商整合,包括水平和垂直整合。馬士華教授聚焦于如何建立與供應商的雙贏(win-win)關系管理機制上,以求得雙方長期穩定共贏的合作局面。丁寶軍等提出供應商貢獻自己的資源和能力以幫助企業開發創新產品,共擔產品開發風險,對縮減產品的成本、縮短開發周期、提升產品質量有明顯的作用。
中外對軟件外協供應商研究較少可借鑒實體企業的管理。軟件產品是不標準的,界限模糊,具有主觀性、抽象性,本文著眼于根據軟件行業的特殊性,對軟件外協供應商管理從評價、分類和合作過程管理進行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軟件是定制化的,每次都不一樣,軟件開發一般也很難具有技術門檻,軟件外協供應商選擇范圍廣,但卻魚龍混雜,管理難度大。在多業態企業中,容易出現軟件外協供應商由各部門自行選擇的情況,很難實現資源共享和有效評比。
長期以來,受托方為了拿到項目存在夸大能力、過低報價的行為,而委托方客戶抱著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最好地完成高質量項目研發的愿望,而在選擇供應商時缺乏合理的評價依據,只依據單個指標選擇,比如,報價低或工期短的供應商,而未充分考慮項目實際。
為了選擇合適的軟件的外協供應商,需要進行調研。委托方在選擇供應商時,通常會要求企業提供一些資料,以證明自己是否具備外協能力。然而,這些外協供應商自證時往往只拿出對自己有利的資料,而不會展示自己不利的資料。
當項目在外協研發過程中時,需要不斷監督軟件外協供應商,頻繁溝通,以明確項目當前進度。當項目超期、超成本時,難以止損。沒有建立預警機制,以求得對外協項目的有力監管,出現項目中途爛尾。
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對軟件外協供應商管理的優化建議:
根據軟件外協供應商選擇時經常考慮的維度,我們可以對供應商進行如下分類管理,可以一級分類推薦四種分法:按集團內外、按地區、按公司實力、按外協人員種類。
列出四種軟件供應商的分類表,各分類可設置下級分類,如將集團內外分類中“內部供應商”進行“按地區”“按公司實力”“按外協人員種類”再分類。有必要的話可以進行三級或四級分類。各種分類也可以作為標簽,標注在供應商列表中,便于建立軟件外協供應商分類管理清單。
軟件外協供應商的評價,排除企業集團利益考慮首先區分集團內部或外部供應商后,再排除一票否決的違法企業,可根據選擇外協供應商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建立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對集團內外20家軟件開發企業的研發外協供應商評價辦法進行研究和分析,整理出15個熱點評價指標,主要包括A1合作、A2研發實力、A3分期付款、A4技術工種、A5案例、A6資質、A7財務狀況、A8知識產權、A9地區、A10發票、A11資金、A12征信、A13報價、A14納稅等級、A15質量共十五個。如果獲取企業的管理辦法有困難,這里也可以收集軟件外協供應商相關的論文或著作,進行評價熱詞分析。
將20家企業中,15個高頻詞匯根據共詞情況進行分析,即統計每篇管理辦法中關鍵數據搜索這15個高頻詞匯,看是兩兩否同時出現。如果共同出現相應行列處記為1,如果沒有同時出現記為0,每次統計進行疊加,得到15*15的高頻供詞矩陣。

表1 評價指標的共詞矩陣
根據數據關系矩陣,使用gephi分析工具,繪制軟件供應商評價指標點的共詞網絡圖,該圖為無向網絡圖。如圖:

圖1 軟件外協供應商的評價指標熱詞的網絡圖
從圖可知,軟件外協供應商評價的指標關鍵詞之間,有非常密切的交錯聯絡,也可以根據社會網路分析中最簡單明了的度數中心度分析,對熱點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其中度值最大的是質量、報價和研發實力三個熱詞。通過分析來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指標賦分的參考。
根據分析,建立軟件外協供應商評價表,如下表:

表2 軟件外協供應商評價表
需要說明的是,上表只是提供一個常用的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但各指標明細及評價分值的設置,可以根據公司自身考慮的情況,進行更改。
根據上表,對軟件外協供應商評價后,可以設置總分閾值以劃分供應商,如大于等于85分,為優秀供應商,大于70分為合格供應商;大于60分而小于70分為待考察供應商,小于60分則不列入供應商名單。
在軟件外協供應商成功入選后,我們還需要建立合適的預警機制,以判斷軟件外協供應商是否還具備承接項目或繼續完成在研項目的資格。主要從兩方面進行考慮:
1.時刻監控軟件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中,某軟件外協供應商是否有變動,并修改供應商資料。例如,軟件供應商在決定不再提供免費的售后服務期。
2.進行軟件供應商按期評審,視公司外協情況,可以確定以半年或一年作為軟件供應商的評審時點,定期更新軟件供應商評價分值。

?
3.項目外協過程中,建立軟件外協溝通機制,通過外協日志了解項目每日工作情況;通過周會,了解項目進度、項目成本情況、項目組人員投入情況等;設定重要里程碑,通過里程碑評審,判斷項目整體完成情況。
建立外協合作制度,健全軟件外協供應商選擇機制,多維度、經常性的進行外協監督管理,旨在建立與軟件外協供應商的健康、長期、穩定的雙贏合作關系。委托方需要更正自身態度,包括不過低地壓制成本、出現問題時公正分析責任方、為外協供應商提供合理的幫助等,從而使得軟件外協供應商能夠盡職盡責按合同履行研發義務、不夸大其詞、不抽調人員、研發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技術和專業優勢,幫助委托方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項目。
本文通過從軟件外協供應商入圍前期評價、到入圍后的管理、項目外協過程中的監管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議。特別是針對供應商管理中較復雜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建立熱詞矩陣,采用社會網絡圖中度的中心性進行分析,建立較為合理的評價體系。本文旨在幫助企業建立自己的軟件外協供應商管理體系和供應商黑白名單,優化軟件外協供應商管理,倡導軟件外協委托方企業和軟件外協供應商企業建立健康的雙贏合作機制,促成項目成功,促進雙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