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霞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的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狀動脈血管的血供急劇的減少或者完全中斷,使相應的心肌部位出現嚴重并且持續地急性缺血。常見的誘因有過重體力活動,情緒波動,暴飲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煙及大量飲酒等,其一般會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發熱、心律失常、休克等癥狀[2]。心力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泵血功能受損,心排血量不能滿足全身組織基本代謝需要的綜合征,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活動受限、體液潴留等。通常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為由于一些原發性和繼發性的心肌損傷,心臟負荷過重,壓力負荷及容量負荷過大以及一些誘因,包括感染、心律失常、過度的體力消耗和情緒激動,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原因,如有原發性心臟病并發其他疾病致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新活素可以糾正心力衰竭,新活素是心房細胞壓力增大時所引起的內分泌物質,能夠起到保護心肌的效果。所以,用新活素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因此,本次實驗將討論新活素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 年4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每組50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25 例;年齡42~66 歲,平均年齡(53.74±4.16)歲。實驗組男24 例,女26 例;年齡43~67 歲,平均年齡(54.98±4.0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實驗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且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
1.2.2 排除標準 對新活素中的任何一種成分過敏的患者;②心源性休克或收縮壓<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患者;③低心臟充盈壓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進行常規治療。間斷或持續性的吸氧,做好心電圖、血壓、呼吸、心肌酶等監測。第1 周保持臥床休息,盡量減少活動,保持安靜并減少探視。吃飯不要過飽,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床上大小便。應用解除疼痛的藥物,如鹽酸哌替啶(商品名:杜冷丁)、罌粟堿、硝酸甘油,中藥可以選擇復方丹參滴丸、冠心蘇合丸。再做好抗凝治療,也可以進行溶栓治療,或行經皮穿刺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可使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挽救瀕死的心肌。
1.3.2 實驗組 使用新活素治療。新活素(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33)首先以1.5 μg/kg 靜脈沖擊后,以0.0075 μg/(kg·min)的速度連續靜脈滴注。持續治療1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呼吸困難的癥狀明顯改善,水腫消失,心功能改善2 級且體力功能不受限制;有效:呼吸困難、水腫等癥狀改善,濕啰音消失,心功能改善1 級,體力功能輕度受限;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任何緩解,且逐漸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2 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評估,滿分為100 分,<60 分:不滿意;60~80 分:一般滿意;>80 分: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3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嗜睡及皮膚瘙癢。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n(%)]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給心肌提供養分的血流突然中斷,心肌出現了突然的壞死。最常見的原因為冠狀動脈內突然的血栓形成[3],把血管完全堵死,血流不能通過,造成了心肌長時間的沒有供血和供氧,發生壞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內科的急癥和重癥,心臟的跳動必須有賴于心肌細胞的收縮和舒張,而心肌細胞壞死之后心臟收縮和舒張的功能就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4],不能夠通過有效的收縮給身體各器官進行供血。所以急性心肌梗死一旦發生,就必須要盡快的到醫院就診,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去除血栓等因素,讓冠狀動脈血流再通,能夠繼續的給心肌細胞提供氧氣和氧分,讓已經出現問題的心肌細胞逐步恢復[5]。但如果錯過最佳就診時間,心肌細胞的壞死往往不能恢復,就會造成像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嚴重后果。而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即心臟泵衰竭,機體依靠心臟泵血,維持人體血壓及器官血液供應,心臟泵血能力來自心肌收縮力,心臟周期的同步收縮將血泵出到各個器官。心力衰竭涉及兩方面的內容[6]:①心肌收縮力下降,心臟射血減少,不足以供應全身器官的氧需,導致心臟動力衰竭;②心肌收縮不同步、不協調,血液在心室內來回流動、湍流,不能流出心臟,導致心臟節律衰竭。不管心臟處于怎樣的衰竭形式,心臟作為泵的功能受損,血液不能完全泵出去供應各器官,導致各器官在心臟功能衰竭的基礎上進一步衰竭[7],使人體處于危重狀態,甚至危及生命。
新活素在臨床上主要用于對于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急性期,其藥理學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8]:①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學參數,擴張體肺循環,從而降低心臟前后負荷,迅速改善呼吸困難與乏力等癥狀,而無耐藥性的發生[9];②可以利鈉利尿,降低血容量,增加尿量而不影響血肌酐;③可以多環節拮抗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過度激活而導致的心臟毒性;④延緩心臟重塑,避免心肌增生肥厚,間質纖維化,降低遠期死亡率,而且無正性肌力和正性肌力作用,不會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也不會引起心律失常。新活素是目前比較新型的抗心力衰竭藥物,可以迅速改善心力衰竭的癥狀,有效阻止心臟的重塑[10]。新活素起效時間一般為2~15 min,藥效可以持續30 min,可以選擇性的擴張血管、減輕心臟的負荷、拮抗神經內分泌、抗心臟重塑,保護心肌細胞,并且對血管緊張素和醛固酮系統有顯著的抑制作用[11],對神經內分泌激素的抑制作用比較持久,副作用少,用藥安全。可以用于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心胸外科手術、肺心病等多種疾病,有效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改善全身癥狀,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數,增加尿量,目前在心內科已經廣泛應用,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射新活素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但目前還沒有使用新活素時引起非常嚴重的過敏反應的報道[12-14]。另外,合并多種其他疾病的患者不能夠使用擴血管藥物,所以也不能夠使用新活素,如阻塞性和限制性心肌病、心包填塞以及嚴重瓣膜狹窄的患者等[15]。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新活素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患者的滿意度較高,且治療后發生的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