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金 李霞 吳麗華 朱俊雅
急性腎功能衰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腎內科疾病,若患者未能夠及時接受治療,則隨著時間與病程的進展,諸多患者會轉變為尿毒癥,從而對生命安全構成較大的不良威脅,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成為確保健康與安全的關鍵內容[1]。血液凈化治療是臨床中主要使用的治療方式,但因缺少成熟條件,以往臨床中多使用間歇性血液凈化治療方式,通過對患者的觀察顯示,此種治療方式的效果欠佳[2]。目前臨床中醫生多使用持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3]。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30 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15 例。對照組中男10 例,女5 例;平均年齡(52.4±1.9)歲。試驗組中男11 例,女4 例;平均年齡(52.9±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病理診斷標準[4];②家屬對于本研究所使用的血液凈化治療方式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臟器及器官衰竭情況;②中途退出治療的患者。
1.2 方法 試驗組患者接受持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選擇百特Aquarius CRRT 血液透析機,經皮股靜脈進行穿刺,緩慢將雙腔血液透析導管置入股靜脈中,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碳酸氫鹽透析液實施靜脈-靜脈血液凈化治療,同時為患者實使用肝素進行抗凝,劑量為0.5 mg/kg,臨床醫生需要按照患者的病情與體質對透析流量及次數予以有效的確定,血泵轉速一般設定為100~150 ml/min,24 h 的置換量一般為1.0~1.5 L/kg,治療次數為4~8 次。
對照組患者接受間歇性血液凈化治療,選擇Nipor血液透析機,于患者股靜脈置入臨時性雙腔血液透析導管,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采用透析濃縮液,每日的透析治療時間約為4 h,其他的治療方式與試驗組相同。
在治療期間需要維持患者體液平衡,避免發生高血鉀、酸中毒、感染等不良情況,同時還需要對治療期間出現的可逆性因素進行糾正,并且還需要為患者采取抗心力衰竭與合理的控制飲食等基本治療;并且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心率、脈搏、血壓、體溫、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指標進行嚴密觀察監測,還需要對其意識狀態與精神變化情況進行觀察。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2 個月后的UA、Scr、BUN 水平。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2 個月后的IL-6、CRP、TNF-α 水平。③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腎功能恢復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腎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為有效;臨床癥狀未緩解,腎功能未恢復正常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UA、Scr、BUN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UA、Scr、BUN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 個月后,兩組UA、Scr、BUN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UA、Scr、BUN 水平比較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UA、Scr、BUN 水平比較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IL-6、CRP、TNF-α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L-6、CRP、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 個月后,兩組IL-6、CRP、TNF-α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IL-6、CRP、TNF-α 水平比較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IL-6、CRP、TNF-α 水平比較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腎臟疾病是目前臨床中一類較為常見的疾病,通過查閱相關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可知,目前全球范圍內患腎臟疾病的人數已超過5 億人,并且每年約有一百萬人死于慢性腎病及其相關疾?。?]。通過查閱我國的相關統計機構的資料可知,我國腎臟疾病的患病率高達10%~13%,將會對機體健康甚至安全構成嚴重的不良威脅[6]。
目前臨床中針對腎內科疾病主要使用血液凈化的方式進行治療,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技術條件,以往臨床中僅能夠使用間歇性血液凈化治療方式,當對患者隨訪觀察顯示,此種治療方式無法使患者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目前臨床中多使用持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方式。持續性血液凈化是一種替代療法,能夠將體內多余的水分與毒素徹底去除,確保機體酸堿的平衡,對水電解質紊亂情況進行糾正,最終能夠有效的確保機體內環境的穩定[7]。通過臨床實踐顯示,為患者使用持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方式后,能夠有效的對臨床癥狀進行緩解,并且能夠在較大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病痛,進而能夠有效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8]。為確?;颊攉@得良好效果,臨床醫生需要明確相應的治療指征,主要包括如下內容:①2 d 內少尿或無尿;②Scr 與BUN 水平顯著的提升;③經病理檢查確診為尿毒癥;④發生腦水腫、肺水腫的先兆癥狀;⑤出現酸中毒的癥狀。通過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 個月后,兩組UA、Scr、BUN、IL-6、CRP、TNF-α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原因在于此種方式能夠有效的清除機體內的炎性因子,并且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腎功能與各項機體指標,因而能夠使患者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持續性血液凈化在急性腎功能衰竭治療中的臨床應用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不僅能夠降低UA、Scr、BUN、IL-6、CRP、TNF-α 水平,同時還能夠提升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可作為治療腎內科疾病的首選方式,但醫生仍然需要加強對該種治療方式的研究,并提升操作能力,從而使患者獲得更佳的治療與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