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 孫曉明 徐 英 孫建波 周穎帥
1.河北省唐山中心醫院運營部,河北唐山 063000;2.河北省唐山市中醫院工程部,河北唐山 063000;3.河北省唐山市二醫院工程部,河北唐山 063000
隨著醫院規模的發展壯大,醫院所需的醫療設備數量顯著增加[1-4],新引入設備的質量以及技術含量也不斷提高,醫療設備已然成為醫療領域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5-7]。對醫療設備進行科學而有效的管理,已經成為醫院重要的常規工作[8-9]。但目前醫療設備管理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醫療設備安裝驗收不規范、醫療設備維修保養管理水平低、醫療設備報廢管理不規范、醫療設備檔案管理混亂等問題。PDCA原則的提出最早來自于現代質量管理的奠基者:Walter A.Shewhtar,隨后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于1950 年再度挖掘,將此概念應用于宣傳和產品質量改善,因此該循環也被稱為戴明循環。隨著這一概念的廣泛應用,PDCA 循環也促進了全面質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蓬勃發展[10-15]。PDCA 的原則包括四點,分別是計劃、執行、檢查、處理,該名稱也是由4 個英語單詞Plan(策劃)、Do(實施)、Check(檢查)和Act(處置)的首字母縮寫組成[16-18]。河北省唐山中心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通過引入PDCA 循環管理思想,針對目前醫療設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升醫療設備精細化全程管理的有效方法,該方法經實踐已經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通過醫院信息系統收集數據,對醫療設備使用過程序核和設備狀態進行實時跟蹤,對醫院進行PDCA循環管理前(2017 年6 月至12 月)及管理后(2018 年6 月至12 月)醫療設備使用情況數據進行分析。
我院于2018 年引入醫信云服APP,對全院所有醫療設備都進行了條碼管理。全院2017 年底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共3582 臺,通過醫療設備驗收合格率、設備使用完好率、設備報廢合格率、設備檔案完整率等指標來評價PDCA 循環引入后醫療設備精細化全程管理的應用效果。
驗收合格率是該醫療設備可以投入使用前的一個整體評價參數,把醫療設備使用前需要進行的各項工作的評定都融入其中,各占一定百分比。醫療設備使用前的所有工作按照要求完成,驗收合格率為達到100%。
使用完好率評定需要量化到使用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包括是否執行使用人員的每天保養、執行醫院工程師的每月保養、執行廠家工程師的每半年保養,以及是否保證小型設備3 d 內修復、大型設備5 d 內修復,是否全部設備都參與計量且達到計量合格標準,是否全部設備都參與質控且質控達到合格等[15]。
報廢合格率是指設備使用后是否提出報廢申請、是否通過報廢鑒定、是否達到使用年限、是否能利用報廢設備的配件等。
檔案完整率是反映是否對所有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建立檔案,包括安裝驗收檔案、使用過程中的檔案、報廢后的檔案是否齊全,查閱檔案是否方便,是否有專人管理等。
1.3.1 現狀調查 根據PDCA 循環管理方案,對目前醫院醫療設備管理情況進行實際分析,確定目前醫療設備管理的主要問題包括:①醫療設備安裝驗收不規范;②醫療設備維修保養管理水平低;③醫療設備報廢管理不規范;④醫療設備檔案管理混亂等問題。
1.3.2 原因分析 采用魚骨圖對相關問題進行原因分析[19],探尋目前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不合理問題的原因。見圖1。
1.4.1 制訂精細化全程管理計劃 制訂完善的醫療設備精細化全程管理工作流程,并結合我院醫信云服APP 嚴格實施,使所有參與工作人員皆有章可循。醫療設備的精細化全程管理主要包括使用前管理、使用中管理、使用后管理和全程檔案管理四方面的內容。詳細流程見圖2。
1.4.2 完善監管機制 執行過程中需要醫院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通過這些必要的監管機制來保證工作流程的公正性和準確性。設備使用科室負責人應監管設備使用人員、醫院工程師、廠家工程師的保養,還需對醫療設備培訓、維修及時性、報廢申請等進行全面監管,在設備使用的全過程使用醫信云服APP,可全程追溯。醫療設備管理科室指定幾名專責負責人監管醫療設備的全程精細化管理。
1.4.3 加強人員培養,建立人才培養制度 醫院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制度,引進專業醫學工程技術人才建立本院自身的維修團隊負責醫療設備的維修、保養等維護工作。對入職的技術人才要求參加科室輪轉培訓,全面接觸院內醫療設備,重點接觸使用較多、復雜、昂貴的設備,做到對全員設備基本了如指掌。定期進行技能分級別培訓、分崗位培訓。與廠家進行良好合作,參與廠家提供的針對設備的培訓。通過多樣化的培訓制度培養專業人才。在培訓后,由科室領頭進行技術考核,并實行一定的獎懲制度。以培訓+考核+獎懲并行來不斷激勵工程師提高業務能力。
在整個管理流程的操作中,還需建立完善的檢查機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工作進行的程度及完成效率。在檢查每項參數指標的完成率時,還應同時建立不規范流程的報告制度,及時發現并上報各項參數指標未完成的原因。例如,通過醫信云服App 后臺工作站可以查看每一項工作是否滿足工作流程,還可以通過對每臺設備的使用科室進行問卷調查,獲得及時有效的真實反饋。通過內外部雙重的檢查機制,可最大程度上及時發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規范的流程,并對問題部分及時解決,及時處理。
此階段主要是對以上各階段進行總結處理,通過反饋的信息,反饋的問題,及時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并且提出對改進或者鞏固各階段工作的有益建議和意見。管理流程建立后,定期開展討論會,跟進流程運作狀態,總結按期完成的模塊和參數,對未達到指標的參數,查找原因,并提出改進方案。
比較引入PDCA 循環管理前后設備驗收合格率、設備使用完好率、設備報廢合格率、設備檔案完整率。
采用SPSS 24.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DCA 循環管理后,醫療設備驗收合格率高于PDCA循環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PDCA 循環管理前后設備驗收合格率比較
PDCA 循環管理后,醫療設備使用完好率高于PDCA 循環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PDCA 循環管理前后設備使用完好率比較
PDCA 循環管理后,醫療設備報廢合格率高于PDCA 循環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PDCA 循環管理前后設備報廢合格率比較
PDCA 循環管理后,醫療設備檔案完整率高于PDCA 循環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PDCA 循環管理前后設備檔案完整率比較
醫療設備的管理反映了醫院的醫療水平,是關系到醫院管理的核心內容[21-24]。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加強對醫療器械的管理。從組織、規劃和措施等方面加強設備管理,確保醫療設備得能夠運行良好,從而減少甚至消除因醫療器械安全問題引起的醫療糾紛[25-26]。但是,醫療器械的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醫療結構的方方面面,需要管理者、科室、醫學工程部門的通力合作。PDCA 循環為醫療設備的管理改進了良好的管理模式。通過PDCA 循環,不斷發現問題、制訂計劃、實施計劃、進行檢查和改進,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質量,使工作流程規范化、系統化[27-29]。醫院通過引入PDCA 循環模式管理醫療設備,可以使醫療設備全程管理水平獲得全面顯著的提升。
引入PDCA 循環管理后,本研究對之前現狀調查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回顧,并將其細化為驗收合格率、使用完好率、報廢合格率、檔案完整率4 個參數。PDCA 循環管理后,醫療設備的設備驗收合格率從2017 年下半年的85.53%提高到2018 年下半年的99.62%,提示醫療設備安裝不規范的問題得到了顯著改善,在管理過程中嚴格按照驗收計劃執行有利于提高設備驗收合格,確保設備后續使用;醫療設備的設備使用完好率從2017 年下半年的84.09%提高到2018 年下半年的99.68%,提示在意識到相關問題后,采取的維修人員培養制度以及按流程的管理的方法有很大作用;醫療設備的設備報廢合格率從2017 年下半年的73.17%提高到2018 年下半年的100.00%,提示醫療設備報廢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醫療設備報廢問題在以往不受重視,在PDCA 循環中將其重視起來并得到了很快的解決,體現出了該循環模式對問題清算的優越性,提高該模式能夠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管理水平;醫療設備的設備檔案完整率從2017 年下半年的60.27%提高到2018 年下半年的91.36%,檔案管理在引入循環之前也是較嚴重的問題之一,主要是由于設備檔案在平時使用時的不重視,造成檔案完整率較低,在PDCA 循環后,將該問題同樣重視起來,列入全程管理中,并要求每個環節有相應檔案記錄,這有利于對設備的系統追蹤,同樣這得益于技術的進步,醫信云服APP 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上數據說明,在現狀調查中出現的問題,已經有了基本解決。結果顯示聯合PDCA 循環對全院設備的管理在一年內達到精細化應用效果,規范了醫療設備管理流程,加強了對醫療設備的管理質量,改進了目前醫療設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原因可能是,計劃(Plan)環節對醫院醫療設備管理做了總結性回顧,對積存已久的問題進行了整理,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根因性分析,執行(Do)環節從根本上對這些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這些解決措施一并列入全程精細化管理中,檢查(Check)和行動(Action)從實踐中檢驗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據一次循環的結果為前提,開展下一次循環,形成良性循環,讓醫療設備管理越來越好。
在此輪PDCA 循環中,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在設備方案完整率方面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設備檔案完整率僅91.36%,說明相關檔案還有缺失的地方。同時,本次管理僅針對醫療設備的相關理化特性進行研究,醫療設備同時還是由醫療人員及患者共同使用,還涉及相關使用制度,這是本研究未涉及到的部分。因此,可基于目前的結果基礎,再次制訂下一輪的PDCA 循環,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式進一步完善,以達到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綜上所述,本研究展示了醫療設備PDCA 循環管理的具體操作方法及管理效果。通過引入PDCA 循環,我院的醫療設備使用管理基本實現了精細化管理。由此可說明將PDCA 循環應用于醫療設備精細化全程管理,可使設備管理更加規范化,系統化,在保障臨床應用、提高設備使用率的同時,極大地節省了醫院醫療設備購置和維護成本,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