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雷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丁莊鎮中心初級中學 257345)
傳統的化學教學中,一些應該讓學生演示與動手操作的實驗,卻由教師操作完成,學生是旁觀者,教師是表演者,沒有經過學生操作與實踐的知識,學生的印象不深,也不易于引發學習興趣.也就是說,理論說教式的化學教學方式,往往會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受.而化學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動手與合作學習的機會,學生根據化學實驗要求,準備相關實驗器材,并且根據實驗的操作設計實驗方案,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親自動手,密切觀察,通過化學現象引發探究的趣味性,總結蘊含于這種實現現象中的化學規律,了解物質的性質與特點,掌握相關知識點,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初中化學知識點較為豐富,化學規律與原理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而且初中學生初次接觸化學科目,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缺乏正確方法,常常出現理解不透的問題,也會產生厭學心理,失去學習動力.而化學實驗的可操作性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動腦思考,還可以促使學生動手實驗.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實驗中得到滿足,解決學生的疑惑,激發了學生學習動力. 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進行實驗,進行合理分工,學生在實驗中合作探究,針對某一化學現象展開探索性實驗,神奇的實驗結果也往往會使學生感到好奇,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并且以好奇促進學生進行探究,讓學生理解蘊含于化學現象背后的化學原理,提升學生化學探究能力.
初中化學實驗為學生的動手操作提供了空間與機會,學生在實驗中,需要對化學儀器進行操作,并且要對實驗環境進行相應控制,要掌握與控制實驗的條件,所有這一切都要由學生親手操作來完成.學生在不斷經歷化學實驗過程,在多次的實驗中可以積累較為豐富的動手經驗,從而提高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在化學實驗中,小組成員需要進行具體的分工,并且在實驗過程中要密切協作,互相配合,才能保障實驗的順利推進與運行.因此,化學實驗過程是一個團結與協作的過程,學生需要遵守相應規則進行化學實驗,提高了學生的規范意識,同時合作使實驗取得成功,也會深化學生對于合作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 實驗中的認真觀察與思考,給學生有益啟迪,從而促進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發展.
化學實驗教學可以為學生的操作與實踐提供機會,化學實驗更具直觀性與操作性,因此實驗教學更符合初中學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的認知特點,也適應學生愛動手探究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師可以盡量避免理論性說教,要增加實驗教學課時,將理論性說教課整合為實驗課程,做到理論性教學與實驗性課程并重,使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更高,促使學生達成教學目標.例如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雖然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金屬制品,但是如果不通過相關實驗,學生也不會更好地對知識進行認知與理解,而教師讓學生設計實驗并展開操作探究,再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金屬的變化進行思考,就可以加深學生的體驗,這是任何理論性說教無可替代的.同時,為了保障實驗的有效性,教師要精于實驗設計,使實驗過程更能夠吸引學生,實驗富有趣味性.在實驗前,教師要考慮實驗效果,重視實驗設計,考慮影響實驗結果的各種環境與條件,理清注意事項.在實驗過程中要對學生操作環節進行觀察與監督,在實驗以后,教師要注重對實驗過程進行評價與總結,幫助學生反思實驗過程,提出改進建議,積累實驗經驗,以化學實驗,促進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促進學生化學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化學實驗是建設高效化學課堂的重要途徑,也是優化課堂教學及促進學生知識理解與內化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實驗教學中也要有效突出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促進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牢固樹立生本教學理念,在實驗教學中避免過度主導現象的發生,教師只是組織與引導者,在適當地給學生進行演示之后,就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實驗,多給學生自主實驗的機會,自主設計實驗步驟,具體操作實驗內容.如學習“燃燒與滅火”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題為“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的化學實驗,在實驗前,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蠟燭,讓學生說說蠟燭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然后讓學生動手,了解加熱的操作、藥品的取用、儀器的清洗等方法,讓學生注意觀察,注意實驗安全,避免操作發生問題而造成安全事故.
在化學實驗課堂能夠形象生動的展現化學理論知識點,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好奇,能夠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的效果.對此,教師應當利用好化學實驗課堂優勢,做好實驗課堂規劃,引導學生理解化學概念,并獲得實驗技能.首先教師應當策劃好每一個化學實驗,在進行課堂演示的時候要做好相應的引導,讓學生能夠透過現象去探究實驗的本質,總結出相應的化學規律.其次,教師還要做好化學實驗知識點的拓展,做好實驗與生活的結合,增加化學實驗的實用性.同時,基于學生的角度進行趣味性的添加,讓學生對化學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調動學生動手實驗操作的意愿,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講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知識點時,教師設置一個演示實驗和一個拓展實驗讓學生操作,并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能夠將化學知識點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在演示實驗當中教師采用一長一短的2支蠟燭,并將2支蠟燭放在敞開的大燒杯當中,讓學生觀察蠟燭燃燒的情況,看到短的蠟燭先熄滅,引導學生思考這背后的原因,引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的結論.然后教師讓學生把敞開大燒杯改成密封大燒杯進行實驗,讓學生觀察是哪一根蠟燭先熄滅,引導學生從演示實驗中延展思考背后的原因,加深學生對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理解.同時拓展出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火災的時候為什么建議人們在密封的房內逃生時需要盡可能的降低高度,匍匐前行,讓學生了解到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的操作與思考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化學知識點,引導學生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有效實現化學課堂的高效性.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引入學科教學過程,教師已經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對于加深學生知識體驗的重要作用.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可以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參與教學,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更真切地認識知識形成的過程.有一些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學生親手操作會帶來安全問題,或者會帶來環境的污染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在此,需要教師深刻的了解教材內容,清楚化學實驗的具體流程,并在備課的時候收集整合豐富的化學實驗資料,讓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工具體會到化學實驗的優點,通過觀察的方式來加深知識體驗.如“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一氧化碳具有劇毒,泄漏以后會造成污染.基于實驗的特殊性,教師可以用視頻播放的方式讓學生來觀察實驗過程,并針對實驗難點進行定格講解,讓學生反復觀看,加深記憶.同時引導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在腦海中想象自己動手實驗的流程,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記憶.
科學的化學實驗評價能夠帶領學生進行實驗的全面總結,也能夠實現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肯定與鼓勵,科學的評價也是對傳統評價的改進,改變了以分數為主的評價,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對此,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化學實驗教學評價,讓學生能夠了解到自身對化學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鞏固,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促進高效課堂的建設.教師通過學生的化學實驗表現,實驗結果以及實驗方式來進行全面評價,讓學生詳細地了解自己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引導學生在課后做好鞏固,實現高效的課堂效果.例如在教授“氧氣的化學性質”這一知識點時利用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來探討,教師可以從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實驗步驟、實驗設備使用、論證氧氣化學性質的過程等方面來給與學生科學的評價.在教師評價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的實驗過程進行全面復盤,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完善實驗,如何針對性的進行不足之處的提升,幫助學生梳理課堂知識點,將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驗相結合,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深度,進而實現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實現高效課堂的建立.除此之外學生之間的評價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實驗結束后,學生可以相互進行評價,這樣有利于學習其他學生的優點,改進自身在化學學習中存在的缺陷,進而得到更好的進步.
化學實驗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動手實踐,使抽象的化學知識直觀化.實驗教學符合初中學生形象性認知特點,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激活化學教學課堂,促進高效化學教學課堂的建設,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歷經知識形成過程,消除理論灌輸式教學帶來的厭倦情緒,在化學實驗中通過自主探究等方式提升化學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