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平花,邵春生,李翠,張潔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湖南 長沙)
口腔正畸學是口腔醫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其學科內容是研究錯頜畸形的病因機制、診斷分析以及其預防和治療。口腔正畸治療主要是針對牙頜面各類畸形進行矯正。其主要目標為:美觀、功能和穩定。口腔正畸治療不僅需要達到牙齒的整齊排列以及良好的咬合功能,更需要把控住顏面部及微笑的美觀性。面部美學不僅影響人們的社會交際關系,還影響他們對自我的感知[1]。牙齒的外觀和個人的微笑是面部吸引力的關鍵組成部分[2]。目前,隨著患者對美觀要求的不斷提高,美學在正畸治療中的重要性逐漸增強。一名合格的正畸醫生不僅應具備扎實的臨床操作技能,還應具備良好的審美水平。因此,在口腔正畸教學中,審美教育應該加以重視和增強。本文分析了口腔正畸教學中需要進行的審美教育理念。
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對美的鑒賞、運用及創造的能力。口腔醫學美學包括顏面部美學以及局部的牙齒美學。口腔正畸學與口腔醫學美學關系十分密切,審美貫穿于矯治方案的設計以及矯治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因此,要充分將美學原理運用于口腔正畸醫學教育中。通過審美教育提高學生在正畸治療過程中對顏面部美學及牙齒美學的把控能力,此外,教師還應以全新的審美價值觀念去引導口腔正畸醫學教學,通過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來實現口腔正畸醫學的審美教學。
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覺醒,對容貌美追求的不斷提高。顏面部的美學要求已成為尋求正畸治療的主要原因。正畸美學包括宏觀美學、微觀美學、牙齦美學和側貌美學。
1.面部比例
正畸醫生應該建立面部整體的審美觀。面部比例的協調性是顏面部美學的基礎,如古代所說的“三停五眼”,“三停”即面部從垂直向應均衡地分為三等分,以眉間點及鼻尖點為界,分為均等的面上三分之一、面中三分之一以及面下三分之一;而”五眼”即面部水平向的五等分,以兩眼內眥與眼角為界,分為均等的五等分。正畸治療主要是針對面下三分之一進行改變,在治療過程中,應參考患者的面型比例,使面下三分之一與整體面部相協調,從而塑造迷人的面部笑容[3]。
2.面部對稱性
面部對稱性是顏面部宏觀美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面部的對稱是以眉間點、鼻尖點以及頦點連線為中軸線,左右兩部分對稱。然而,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理,面部的左右完全對稱是不存在的。我們所說的面部對稱性是指在美學層面視覺上的對稱性,對審美不存在影響,符合“人臉美麗吸引力”法則[4]。此外,有研究指出,適度的不對稱會顯得更有吸引力[5];在美麗人群臉上,經常存在著不對稱[6]。但當頦點偏斜超過3mm時,則會對容貌美產生影響。
3.微笑弧
微笑弧是下唇邊緣和切牙的曲率之間的關系,微笑的弧度應該存在前部牙齒與下唇上邊緣的和諧曲率[7]。理想的微笑弧為上頜中切牙的切緣位于尖牙牙尖的下方,微笑時呈現出向下凸出的弧線,此弧線與下唇的曲線相協調。微笑弧對顏面部微笑吸引力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它是大多數人用作判斷正畸美學治療是否成功的參數[8]。因此,正畸治療中,正畸醫生應注意上頜前牙位置與下唇的關系,可通過托槽的粘接位置加以調整笑弧與下唇上緣弧度的協調,力求呈現良好的微笑美學。
4. 頰廊間隙
頰廊間隙又稱負性間隙, 是指微笑時,所暴露的最后一顆牙齒牙面到口角之間的間隙[9]。頰廊間隙是影響笑容美觀的重要因素, 是微笑審美中的重要評估指標[10,11]。正畸治療可以通過改變患者的頰廊間隙, 從而影響其微笑美觀。正畸醫生對頰廊間隙的正確認知是創造微笑美學的基礎。
1.牙齒形狀
“齒若扇貝,笑靨如花”描述了牙齒的形狀對面部審美的影響,牙齒的大小應該協調,側切牙的寬度一般為中切牙的2/3,尖牙的寬度為中切牙的4/5,而牙齒的外形則與面型相匹配,呈現方圓形、尖圓形和卵圓形。
2. 牙齒的排列
牙齒排列對面部美學的影響主要在于牙齒的唇舌向位置關系、牙齒的近遠中傾斜以及牙齒的垂直向排列。切牙的適當唇傾度有利于微笑美觀及顏面部美觀,Tweed認為 FMIA65°是建立良好面型的重要條件。而在美學上,牙齒均呈一定的近中傾斜,特別是上前牙的傾斜度對美觀影響較大。此外,前牙的垂直向排列也影響微笑美學,從美學角度出發,中切牙臨床冠長度應大于側切牙0.5mm,而與切牙臨床冠長度一致。正畸治療應該從審美角度實現牙齒的整齊排列[12]。
1.牙齦形態
美觀的牙齦形態應該呈現連續的扇貝狀,且左右同名牙牙齦的位置高度應該對稱。牙齦應該呈現健康的色澤及外形,牙齦的紅腫及缺損均會影響美觀。而在正畸治療中,牙齦退縮形成的“黑三角”對美觀的影響尤為嚴重[13]。因此,在矯治過程中,對牙齦美學應加以關注。
2. 牙齦暴露量
牙齦的暴露量主要影響微笑美學。當牙齦暴露量超過2 mm時則可定義為露齦笑[14]。在臨床上,有一部分正畸患者的治療訴求為改善露齦笑。因此,正畸教學應關注牙齦暴露量的審美教育。
正畸學將軟組織側貌分為直面型、凸面型和凹面型三種,直面型一般為正畸醫生所認為的美貌面型,直面型是指側貌呈現正常的鼻唇頦關系,鼻部與上唇比例協調,上下唇與審美平面位置關系正常。但由于文化背景以及美觀認知的差異,患者對側貌美的主觀理解可能不同于正畸學中的審美標準。因此,在正畸學審美教育中,側貌美的追求一定應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確認,不能單獨以某個審美標準為依據[15]。
口腔正畸學教育中應增加美學教育的內容,不僅是正畸專業中顏面部美學各指標的學習,同時應增加藝術學及哲學領域的美學理念教學,可開展中國文化的審美哲學教育。培養學生的美學素養,提升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
審美教育應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審美教學的趣味性,譬如攝影比賽、藝術展以及繪畫比賽等,寓教于樂,多維度提高學生的審美參與性。
實踐出真知,在審美教育中可以根據正畸臨床的病例,采用PBL教學的方法,將審美教育應用于從正畸方案設計中的患者面相照分析、頭顱側位片分析到矯治結束目標位置的確認中,學生可以將審美理念滲入其中。通過臨床病例的實踐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和素養。
綜上所述,審美教育在口腔正畸醫學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還能增強學生在正畸臨床實踐中對顏面部及微笑美學的把控能力。因此,審美教育在口腔正畸教學中應得到發展與重視,學校應充實教材并豐富審美教學內容,加強口腔正畸醫學生的審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