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凡 錢雪芹 鐘蘭鳳
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以及在學習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的語言意識和語感。盡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已持續多年,但受傳統教學法的影響,大學畢業生在英語聽說方面的能力與實際的工作需求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李紅霞(2020)指出,要想順利完成商務活動的同步翻譯工作,必須強化聽力和口語訓練,以聽力訓練帶動口語能力的提升。朱秀峰(2012)通過實證研究證明,相比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狹窄型聽力策略更能提升大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因此,嘗試將窄式聽力策略應用于大學英語口譯教學中,以期提升大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和口語水平。
窄式聽力的理念來自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窄式閱讀理念,具體指學習者聚焦某一主題或者某一作者的作品,而非廣泛的文本材料,從而達到更有效地理解文本、拓展詞匯的目的。后來,克拉申(1996)將窄式策略運用到聽力上,發現該策略不僅可以促進學習者對語料的理解,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窄式聽力以克拉申(1991)提出的可理解性輸入為理論基礎,即“i+1”理論。其中,i指學習者現有的水平,1指略高于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語言材料。“i+1”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輸入可理解性的材料,幫助學習者獲得比現有水平更高一級的語言能力。
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不能從課堂中獲得提升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方法等。因此,如何在聽力教學方面尋求突破是高校英語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之一。通過文獻研究發現,窄式聽力具有諸多優勢。
第一,窄式聽力可以促進學生積累知識。余芬蕾(2012)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窄式聽力訓練方式將話題限定在比較窄的范圍內,因此可以顯著促進目標詞匯的附帶習得效果,并可以保證學生充分利用所獲得的背景知識和圖式,從而強化輸入材料的可理解性。
第二,窄式聽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窄式聽力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或者作者進行聽力訓練。相比自己不熟悉、不喜歡的話題,窄式聽力能夠幫助學生減少對聽力訓練的排斥。杜普(Dupuy 1999)將窄式聽力運用于法語教學,發現它是一種有趣的教學策略,有助于學生聽力理解能力和語言流利性的提升,并促進詞匯的學習。
第三,窄式聽力可以明顯降低學生的聽力焦慮。熊芬(2018)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式,發現窄式聽力策略可以從四個維度降低學生的聽力焦慮:對聽力本身的恐懼、聽力過程中的焦慮、缺乏自信及對背景知識的不充分理解。此外,相比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窄式聽力主要是一種以學生自學為主的聽力策略,沒有考試壓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聽力焦慮。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市場對口譯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然而,盡管大學開設了英語口譯課程,但大部分學生的實際口譯水平、英語交流能力遠遠達不到實際需求。總體而言,造成大學生英語口譯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學生先驗知識匱乏。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專業術語、詞匯不了解;二是對這一話題的背景了解較少,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這造成學生知其音不明其義,從而無法對輸入內容進行編碼、重組,自然就無法做到有效輸出。第二,學生畏懼心理顯著。口譯是一種不可預測的雙語轉換的活動(王艷 2017),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掌握一定的口譯策略,還要求他們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等。客觀而言,口譯活動對學生在語言、技巧、文化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就造成部分學生畏懼現場口譯乃至虛擬的口譯訓練。第三,口譯教學方法單一。盡管口譯能力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得到提升,但縱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口譯課程,仍以教師講授詞匯句型、學生對著缺乏時代性和實用性的教材進行機械化的訓練為主。這一教學過程并不能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的口譯策略、技巧,也無法提升其口譯水平。此外,口譯訓練時間不充分、缺乏實戰經驗、缺乏興趣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改善大學英語口譯教學現狀迫在眉睫。
聽力理解是臨場口譯的第一步,是口譯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楊雨 2018),因此,有效的聽力策略對口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將窄式聽力策略融入口譯教學具有以下適切性。
可理解性輸入是有效輸出的必要條件。對于很多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而言,無法進行精準的語言轉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無法準確、全面地理解輸入的材料。除了語音語調造成的障礙之外,對背景知識和詞匯的不熟悉也是造成輸入低效的一個重要因素。窄式聽力將話題聚焦某一作者或者某一主題,在長期往復的訓練下,學生會對相似的話題越來越熟悉,自然就增強了可理解性輸入。
導致學生聽說能力薄弱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教學模式傳統,學生過分關注自己的考試成績,總想著如何在考試中獲得高分,這就導致其無法專注聽說活動本身。窄式聽力策略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手段,并無考試、成績的壓力,因此,學生不必承擔因為聽說能力低而帶來的“后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焦慮感并提升學習興趣。
新時代口譯教學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教材特點等進行仿真訓練。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仍采用以教師“灌輸”為主的方式,加上受課時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實際口譯能力并沒有明顯的提升。將窄式聽力策略融入口譯教學,不僅可以豐富教學策略,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后學習時長,從而實現對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
近年來,盡管國內外很多學者致力窄式閱讀、窄式聽力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形成完整、具體、科學的語料庫。包括大學英語口譯課程在內,教師往往按照教材上設定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習慣按部就班地教學。鑒于這種情況,除了通識語料之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構建不同類別的語料庫。比如,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可以商務談判、市場營銷、國際商法等為主題構建語料庫,從而增強專業性、可控性。
窄式聽力的特點之一是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語料,聚焦某一主題的文章或者某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在完成某一主題或者某一作者相關作品的學習后,進入另一主題或者另一個作者的作品。學生選擇的語料既可以是與課程相關的知識,又可以是音樂、電影、旅行、藝術等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關的內容。教師應尊重學生的選擇,不宜過多干預。
窄式聽力訓練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方式。為了更好地促進它與口譯課堂的融合、幫助學生高效地學習,教師的參與和指導非常必要。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窄式聽力訓練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步驟。
1.說明訓練目的,告知操作流程
在進行窄式聽力訓練前,教師首先要告知學生在口譯課堂內外展開窄式聽力訓練的目的和具體的操作流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自愿選擇是否參與。就目的而言,一方面,由于語料相似,窄式聽力訓練可以促進學生的可理解性輸入,從而有助于口譯過程中的輸出;另一方面,一周兩次的口譯課程就時間而言并不能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而窄式聽力訓練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是對課堂學習的一種有效補充。此外,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下面以《高級口譯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第三單元Business Negotiation為主題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
2.開展“頭腦風暴”,預熱主題詞匯
在口譯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選擇相同或相似話題的學生展開“頭腦風暴”,以激活其儲存在大腦中的背景知識。學生根據自己的先驗知識,總結相關詞匯、句型,由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比如,對于選擇Business Negotiation主題的學生而言,可能“頭腦風暴”出以下詞匯:商品交易會(trade fair)、經營范圍(scope of business)、共贏戰略(all-win strategy)、電子商務(e-commerce/e-business)、銷售部經理(manager department)、成本費(cost)、保險費(insurance)、運輸費(freight)等。
3.綜合自身需求,完成聽力訓練
在第三單元中,共有6篇與商務談判相關的材料。學生在口譯課堂上了解了上述主題詞匯后,可以在課后根據自身需求、實際水平等對這6篇材料進行窄式聽力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學生可以就每篇材料反復聽,也可以輪流聽這6篇材料,直到能夠基本掌握它們的意義并能大致復述出來。在此期間,學生可以記下陌生的高頻詞匯,聽完后自主學習或者和同伴一起交流討論并記憶。綜合考慮商務談判這一話題的難度及語料數量,訓練時間以兩周左右為宜。
4.總結知識背景,拓展場景詞匯
在我國傳統的聽說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然而,在將窄式聽力策略融入大學英語口譯課堂的過程中,可采用交互式教學法。在訓練開始前,通過“頭腦風暴”開展主題詞匯教學;在訓練結束后,可以總結知識背景,拓展場景詞匯。前者較寬泛、籠統,目的是保證學生對語料有大概的認知,將其限定在一定范圍內;后者較具體、細致,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深入語境,確保口譯結果的客觀、精準。仍以本單元的商務談判為例,將場景詞匯作如下總結:
與銷售方式相關的詞匯:特許專賣(franchising)、獨家銷售(exclusive distruction)、經銷代理(selling agency)、直銷策略(direct sales strategy)、促銷組合(promotional mix)、營銷組合(marketing mix)、電話營銷(telemarketing)、差異性營銷(differentiated marketing)、整合營銷傳播方式(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approach)。
與報價相關的詞匯:離岸價(free on board)、離岸加運費價(cost and freight)、裝運港船邊交貨價(free alongside ship)、目的港船邊交貨價(free over side)、到岸加傭金價(cost,insurnce,freight and commission)、現 /期貨價(spot/forward price)、開 /收盤價(opening/closing price)、批發 /零售價(wholesale/retail price)、凈 /毛利潤(net/gross profit)。
與付款方式相關的詞匯:現金結算(cash settlement)、信用證結算(payment by letter of credit)、到貨付款(cash on delivery)、分期付款(payment by installments)、定金(down payment)、貿易索賠(business claim)、要求賠償損失(claim for a compensation of the loss)、違約(breach the contract)、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在完成某一主題或作者的窄式聽力訓練后,學生可以選擇下一話題或其他作者的作品進行訓練。鑒于窄式聽力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不以考試作為檢測其學習成果的手段。在學期結束時,教師可以請參與訓練的學生完成問卷以驗證將窄式聽力策略融入口譯教學的效果。問卷可以包含“窄式聽力是否增加了你的可理解性輸入?”“你口譯的流暢性與準確性是否得到了提升?”“你在聽說過程中焦慮感是否下降?”等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邀請部分學生進行訪談,以便更深入、具體地了解他們的感受。
將窄式聽力策略融入大學英語口譯教學旨在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交互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聽力興趣,降低他們的聽力焦慮,幫助他們積累主題詞匯,促進他們的可理解性輸入,從而促進其聽力理解能力和口譯水平的雙重提高。以商務談判為主題,分析如何將窄式聽力策略運用到大學英語口譯教學中。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究。第一,如何構建既符合學生興趣,又貼近現實需求的語料庫?第二,學生選擇的主題或作者不盡相同,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幫助他們“預熱”、總結不同的主題詞匯?第三,盡管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直觀感受,但如何精準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上述問題仍需廣大學者做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