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迪
傳統的語法教學過于強調規則意識,教師往往以孤立的句子為教學單位進行語法分析,再輔以更多的句子進行鞏固練習。學生死記硬背,看似掌握了語法規則,但在真實語境中不會使用。學生的語法學習較少接觸真實的語言環境,而是不斷重復記憶語法規則。這種以教師為主體、脫離語言環境、基于孤立句子的語法教學設計忽視了語法的交際功能,且練習模式機械、枯燥,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學習興趣逐漸減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語篇是語言學習的主要載體(教育部 2020)。語言學習應來源語篇,基于語篇和超越語篇。語言知識一方面內化在語篇之中,另一方面承載著文化和價值。
語境是學生理解和內化語法知識的良好平臺,其外在形態是在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多類型語篇。基于語境和語篇進行語法教學,讓語法的表意、交際功能取代語法規則成為教學的重心,更加符合真實性、應用性和有效交際原則。語言教學不可脫離語篇層面(程曉堂 2005)。學習者須接觸真實的語言環境和多樣的語篇素材,而不是脫離語言環境的孤立的句子結構。
語篇就是語言實踐,是語言層面的文化支撐,是更高層級的教學載體。語篇分析即語言應用的實踐操作,基于語篇開展語法教學有利于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發掘、探索、感受和發現語言規律,實現“以學生為中心”。這是一個自然形成的認知過程,有別于“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調動其學習潛能,提升英語語法教學效率。
教學內容為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s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板塊。本單元圍繞natural disasters展開,力圖體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溫情,著力刻畫在重大自然災害中軍民一心、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語法重點是定語從句的功能意義及關系詞的恰當使用。為了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語法,應用語法,提升語法能力,教師開展了基于多類型語篇的語法教學。
教師基于單元話題改編語篇進行語法教學。本單元主要講述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教師查閱資料,改編關于“臺風”的語篇如下:
①Typhoon is a kind of natural disasterthatcan cause great damages.②It often happens in summer,whentemperature is high.③It usually affects the seasides city,wherepeople’s lives and city infrastructures may be at great risk when it comes.④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forecast and warn peoplewhomight be in danger.⑤For peoplewhosehouses were destroyed,this is a total tragedy.⑥Every year,the number of the victimsto whomtyphoons bring death and great loss is estimated to be very large.⑦The sorrows never leave thosefor whomtyphoon is a mark of death and destruction.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語篇中所有定語從句的關系詞,并給出指令:
You are expected to find and underline all the relative words in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在學生找出所有的關系詞后,教師引導他們說出這些關系詞引導的是哪種類型的從句,以及這些從句具備哪些功能。
對于從句類型,學生比較容易回答。對于從句的功能,學生的回答主要包括兩點:修飾限定和補充說明。教師先給予學生肯定,再鼓勵他們將上面語篇的7個句子按照這兩個功能進行分類。
學生給出的答案:①④⑤⑥⑦句屬于修飾限定功能;②③句屬于補充說明功能。
在學生理解功能的基礎上,教師引導他們思考如何準確翻譯這些定語從句。
【設計說明】改編語篇用于教學是一個去偽存“精”、不斷思考的過程。首先,改編的語篇應盡量呼應教學單元的主題。本改編語篇“臺風”和單元教學篇章“地震”都屬于自然災害。主題意義的統一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索教學單元背后的思想和文化意涵。其次,重視目標語法的再現。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板塊要求學生在語篇學習中主動發現語法結構和語言現象。在教學初始階段,如何更自然地呈現目標語法是一個教學重點。語篇為目標語法提供情境支持,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教師將定語從句巧妙且密集地融入改編語篇。學生在閱讀時能潛移默化地感受英語從句關系詞的使用規則,并根據語篇的意義初步感知定語從句的不同功能。這種利用語篇呈現目標語法的模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法的使用語境。基于語篇的語法學習更強調真實語境,因此學生代入感強,語言輸入效率高,學習效果更佳。
在本單元中,教師選用英語歌曲進行語法教學。鑒于本單元的目標語法是定語從句,教師在反復甄別、比較后,選擇用英語歌曲Red River Valley(《紅河谷》)作為歌詞教學語篇供學生賞析和學習。
Red River Valley(選段)
For they say you are taking the sunshinethathas brightened our path for a while.
But remember the red river valley and the cowboywholoved you so true.
Won’t you think of the valley(that/which)you’re leaving.
Oh how lonely,how sad it will be?
Oh think of the fond heart(that/which)you’re breaking and the grief(that/which)you are causing to me.
教師首先播放歌曲,其次引導學生學唱歌曲,最后將他們分為若干個四人小組,讓各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對歌詞進行逐句討論,尤其對其中的定語從句部分進行深入探討和翻譯。
經過討論,學生認為在這首歌曲中,定語從句所傳達的意思是最核心的,如定語從句修飾的sunshine、cowboy、valley 等名詞概念,如果定語從句缺席,就無法體現作者的思想內涵,整個歌詞的意境也是殘缺不全的。
在討論完畢后,每組派代表發言,闡釋歌詞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對指定的定語從句進行翻譯和結構分析。
【設計說明】英語歌曲深受學生喜愛。如果能夠讓學生在學中唱,在唱中學,就會大大提升其學習的主動性。歌詞本身就是生動的語篇,其內容貼近生活、生動形象,提供了真實的語境,是語法學習的寶貴語篇素材。每篇歌詞都有特定的中心思想,這些中心思想不僅不會成為學生理解語法的障礙,還會助力他們更好地理解目標語法的規則和表意。因為歌詞語篇是一個有機的、要素間相互聯系的整體,其思想統一、邏輯連貫、內容呼應,有利于學生解讀語篇中出現的語法現象,避免在孤立的單句中“解鎖”語法規則。學生在歌詞語篇中尋找定語從句,感受關系詞的用法,理解句子的含義,討論長難句的結構,是基于語篇進行語法學習的一個良好范式。
為了激勵學生深入研讀語篇,促進其學習語法,教師自編謎語用于定語從句語法教學。
What Is the Animal?
It is a wild animalthatmainly feeds on grass.It lives in Africawhere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s high.The living environment is harsh to the animalwhosenatural enemies are lions and cheetahs.No one knows the reasonwhyit has not been domesticated so far.But in zoos,it is a popular starwhichhas unique black and white strips on its body.
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wild animal?
教師將謎語的謎面發給學生,引導他們帶著問題閱讀,并將定語從句的關系詞畫線標注。同時,提醒學生多對語篇中的定語從句進行思考,厘清它們表達的意思。對于首先猜出答案并能夠準確翻譯語篇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
【設計說明】教師在編制這則謎語時,刻意在多處使用定語從句描述事物的性質。這無形中讓學生深刻體會了定語從句的描述和限制功能。這一點不僅有助于學生閱讀,而且對后續的寫作任務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基于語篇的理解,學生從語法功能層面更好地理解了定語從句的意義和價值。這一過程因為有語篇語境的存在,比單一的規則說教更生動、形象。謎語是一種競猜活動,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為了猜出答案,認真研讀、理解文本中的定語從句,理解定語從句關系詞的用法和意義。這一帶有明確目的的學習活動能更好地激勵學生以任務為導向,仔細閱讀,認真思考,善加甄別。利用謎語語篇組織的語法教學活動使語法學習更實用、生動、有趣。
教師通過改編提供給學生一個帶提示的半成品語篇,讓他們運用目標語法(定語從句)補全語篇。語篇設計如下:
Tornadoes are horrifying natural disasters(Whatcan the disasters result in?).Their mysterious routes make it hard to warn people(What kind of people?).With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more about tornadoes,some researchers(What is their job?)are doing very dangerous tasks.They run after tornadoes for more data.Without any doubt,they have equipment(What kind of equipment?),but they are still at great risk.
教師要求學生閱讀語篇,并在括號內提示語的幫助下補全語篇。提醒學生注意:(1)思考為何提示語的句型功能指向定語從句;(2)補全內容要注意上下文語境的規約,做到合情合理。
【設計說明】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寫作訓練。學生可以發揮想象,寫出不一樣的內容。無論何種內容,學生都在進行定語從句的操練。學生既可以自由發揮,又可以在寫作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定語從句的結構和功能。寫作是一種語言輸出,是語法操練的有效形式。教師在設計這一教學環節時,秉承“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學生借助語篇中的信息提示進行寫作,再次強化了目標語法的訓練,且這種訓練是在有意義的語篇中進行的。目標語法融入主題語篇促使學生一邊閱讀語篇,一邊用目標語法進行寫作。利用語篇閱讀推動寫作,鋪墊真實語境,讓學生在充分的語言實踐中自然習得語法。
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過度關注目標語法規則層面的呈現,加上單一句型結構練習過于單調、機械和呆板,語法教學和語篇教學相脫離,導致語法知識碎片化,阻礙了學生接觸真實的語境。
在本堂語法課中,教師精心遴選或改編各類語篇作為語法知識的背景支持,強化語法本身的表意功能,多維度創設語法的真實使用環境,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情境中領悟,在交際中記憶和鞏固,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靈活運用語篇教學策略,多層次、多角度設計語法練習,不斷強化語言的交際屬性,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
在本堂語法課中,教師寓教于樂,利用唱歌、猜謎等學生喜愛的形式引導他們學習語法知識,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法的興趣。
教師踐行了“讀寫結合”教學理念。語言學習的各要素并非孤立,而是相互關聯的。將寫作和語法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語篇閱讀推動寫作。閱讀是寫作的動因,寫作是閱讀的自然反饋。
教師注重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各種語篇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挖掘、探索、學習,透過現象總結語言規律。設立小組活動,開展小組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語法教學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堅實的語法基礎是進行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的前提。傳統的以單句為中心的語法教學模式脫離真實的語言情境,教學效果不佳。
語篇是語境的載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法、應用語法、鞏固語法。英語教師應善于發現,靈活運用語篇進行語法教學,并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語篇研讀水平,提煉語法內容,創設真實情境,推動學生把語法知識和其他語言技能結合起來,引導他們把語法理論和語言應用實踐聯系起來,鼓勵他們成為語法學習的主體,激發其學習語法的興趣,從而提升語法教學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