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龍園中學 朱麗紅
目前,隨著全球化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產業也相互融合,我國作為文化大國,國外的文化對我國的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歐美文化、日韓文化逐漸滲入我國。同時,隨著“文化自信”觀念的提出,人們開始關注傳統優秀文化,但是對經典國學知識了解不夠,掌握得不夠深刻。初中語文教學開始步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教師要意識到國學經典與語文教學結合的重要性,讓學生意識到國學經典中有很多優秀的文化,從而提高學生對國學經典的喜愛。初中學生還未形成完善的人格,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一些日韓文化、歐美文化很容易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再加上初中學生在三觀方面還沒有完全形成,關于個人知識的儲備方面提升空間還較大。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與國學經典結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國學經典學習的重要性,不斷完善學生的三觀意識,教師應用優秀的文化陶冶學生情操,促使學生繼承文化中的瑰寶,掌握語文學習的相關方法。
中華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文化內容也是博大精深,優秀的文化作品層出不窮。優秀的文化作品都是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可以對后世產生一定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平臺,使信息的傳播簡便且快速。國學知識的學習也可以充分應用到信息技術,幫助學生不斷加深對知識的了解,擴充學生的知識體系。語文學習中融入國學知識,可以對語文的學習提供學習方法的參考,開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中掌握重要的學習方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完善的“三觀”,初中學生接觸社會較少,外界各種事物都會對學生“三觀”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學經典中多是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將國學經典與初中語文學習融合起來,可以直接影響學生“三觀”的形成。國學經典中包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對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習和個人的成長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啟發,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三觀。
初中語文知識與國學經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優秀的傳統文化,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優秀文化,學生可以從國學經典中獲取到寫作能力和交流溝通技巧。例如,語文寫作需要有豐富的素材作為基礎,很多學生對寫作比較茫然,不知道如何開頭,在經典國學中可以學到很多優秀的典故和文章,對學生的寫作有著較大的幫助。如此在長期的學習和積累過程中,學生會記憶很多知識,寫作時的思路也會比較流暢,學生可以利用積累的詞匯等表達個人的情感,促進語文學習的進步。
在目前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得到普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不能離開網絡,但是網絡在為人們帶來較大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具有虛擬性的特點,而且網絡的整體監管不夠嚴格,導致網絡上的一些負面內容對學生造成誤導,再加上初中學生的思想觀念還不夠成熟,很容易受到網絡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方向,這樣學生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會進一步提升。而國學經典中包含有很多可以對學生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有一定引導作用的優秀內容,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層次劃分,結合學生目前的認知能力發展水平,為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與分析。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具體內容比較繁瑣,各式各樣的內容融合其中,學生在理解學科知識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相關的學習問題,以及學科知識點方面的理解問題。面對此種情況,教師要將國學經典教學資源與課本中的主要內容進行緊密對接,引導學生在學習教材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充分了解到國學經典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現代教育的價值。國學經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以及人生哲理非常豐富。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引用相關國學經典以及具體的教學資源,可以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的主要流程,帶領學生融入繪聲繪色的教學環境中。初中語文教材作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參考教材,而且教材內容中包含有很多國學經典的內容,通過將語文教材內容與國學經典有效結合起來,可以將國學經典中的重要內容傳授給學生,充分發揮國學經典的教育作用,也會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例如,在初中語文課堂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時間,引領學生首先對古詩詞進行朗誦,讓學生在朗誦過程中掌握每一個細節的停頓和語氣變化,充分感受古詩詞韻律。另外,文言文內容的學習,有很多的篇章都是從國學經典中選取的內容,包含經典的短句子等,這些句子中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教師則要對文言文中包含國學經典的部分進行有效分析,讓學生對國學經典中的名言名句充分理解,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如在學習《陳涉世家》這一章內容時,其中的名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在朗誦的過程中,通過對文章內容的充分理解,學生就可以對該句話有深刻的理解。該句話也反映了陳勝的豪情壯志,“燕雀”指的是麻雀,暗指目光短淺的人,“鴻鵠”則指的是鴻雁,有著遠大目標的人,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該句話的意思。
在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品味以及感悟等形式,了解到國學經典中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文章的主旨內涵。學生在學習國學經典以及相關基礎類理論知識的過程中,便可以充分感受到國學經典的文化內涵以及文化底蘊。在國學經典中有很多的經典名句,而且描寫的意境都是比較美好的,如果學生單純地進行背誦和誦讀,只能從表面上感受到該種意境,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同時也會對單一的誦讀方式產生抵觸,限制了其對內容的深刻認知和理解。因此,在學習初中語文國學經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國學經典的學習與初中語文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使國學經典的學習更深入人心。而且對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有效應用,可以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技術包含有圖片和視頻,會使國學經典內容的呈現方式更加先進和有趣,學生可以從全方位感受國學經典知識學習的有趣性,這樣初中語文教學效果也會進一步提升。例如,在學習《水調歌頭》這一詩詞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該篇詩詞進行誦讀,讓學生粗略了解詩詞的內容,同時利用多媒體將詩詞中美好的景物展示出來,讓學生將畫面與詩詞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思考。這樣,學生可以深刻地體會到詩詞中的情感,也能夠對作者內心的情感有一定的體會。最后,教師則要進入正式的內容講解中,講解之前,要先對作者創作詩詞所處的背景進行了解和分析。作者蘇軾在創作該首詩詞時,正處于仕途不順的階段,個人的政治抱負和理想不能有效實現,但是整篇詩詞所表達的情感洋溢著樂觀。教師講解完課文內容之后,帶領學生再次誦讀,這樣學生能夠進一步加深對詩詞的理解和深刻感悟。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部分學生無法意識到國學經典教學的重要價值。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國學經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必須充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國學經典中的主要內容,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文化知識。在教學設計環節中,教師要將基礎理論知識以及教材中的主要內容進行層次劃分,由淺入深、由易至難,帶領學生充分理解教材知識。同時,在學生具備一定理解基礎以及學習基礎的前提下,適當地融入一部分國學教學內容以及相關文化知識,并通過此種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化涵養以及文化底蘊,帶領學生徜徉在國學經典的海洋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將國學經典中的一些優秀文化知識挖掘出來,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讓學生對國學經典的學習有一定的認知,然后慢慢對其產生興趣。當學生不排斥國學經典知識時,就要將其與語文學習進行有效融合,這樣學生就可以很自然地接受國學知識,從中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優秀的文學作品,也能認識到一個廣闊的世界,身臨其境地進行思考,不斷提升個人的思維觀念。例如,在最初國學經典的融合階段,教師要將一些有趣的內容融入教學中,讓學生產生愿意學習的興趣。如可以將電視上播放的文化綜藝類節目作為最初融合的內容,從最近的一些文化類節目上選擇一期節目中的經典片段進行播放,如《中國詩詞大會》《漢語橋》等,與學生日常接觸到的內容相近,會提高學生的關注度。文化節目中的相關經典國學知識比較多,難度也不大,很容易激起學生的熱情,也會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接觸國學知識,開闊學生個人眼界。語文教學如果受到教學設備的限制,不能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播放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家長陪學生一起在家觀看相關的文化綜藝類節目,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與父母之間也可以交流感情,促進家庭之間的和睦。教師在第二天上課之前,讓學生將自己對節目的反饋表達出來,說出個人在觀看節目之后的感受,從而鼓勵學生長期學習經典國學知識。
創造相關的教學氣氛以及教學氛圍,可以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相關的教學環節中,帶領學生深入學習經典國學知識以及理論知識。教師可以結合某一篇國學經典中的具體內容,或者是相關文章中的主要內容進行融合與轉化,將相關的文章內容創造成各式各樣的教學環境。經典國學中的知識內容比較廣泛,包括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類型,這些不同類型的經典國學,不僅要求學生了解,還要對經典的章節等進行背誦記憶,才可以將優秀的傳統知識記憶于心,有利于學生文化知識的不斷積累。初中語文課本中也有一些章節是經典國學知識,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將課內的學習與課外的學習有效結合,注重對經典國學知識的融合學習。例如,語文課本上的《論語》中選取的是其中最經典和影響最大的內容,僅僅掌握課本上的內容是不夠的,需要從課外知識中進行一定的補充和學習,讓學生對《論語》有更多的了解,包括了解《論語》重要參與者孔子的生平和相關事跡,還有與之相關的經典國學還有哪些。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更多與之類似的經典內容,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不斷充實學生的語文知識。
有關初中語文融合國學經典的學習,需要教師發揮正確的指導作用。國學經典涉及的范圍很廣,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從中選擇適合初中階段學習的內容。首先,讓學生明確國學經典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教師選擇一些適合的國學經典書籍,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和學習。另外,關于語文與國學經典學習的融合方式,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好指導工作,讓學生先對知識進行理解,然后進行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初中語文教材中涉及的經典誦讀內容不多,而且能在初中語文課本中出現,說明國學經典的學習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同時也可以閱讀相關的國學經典內容。在對課本上的國學經典理解之后,可以進行延伸學習,讓學生共同討論,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閱讀能力。例如,初中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的融合,需要注重對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方式。如學習《愛蓮說》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配一首輕柔的音樂,讓學生進行朗讀,將課文中重點的句子劃出來,對其內涵進行引申,加深學生的理解,這樣也會使課堂教學更加有趣。
近年來,一些流行文化、網絡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初中語文教學要特別重視對學生國學經典的教育和學習,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也有利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如果是學習古詩詞,通過反復誦讀和吟誦,學生就會大概了解詩詞中的意思,還可以進行詩詞的仿寫。在進行國學經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大膽思考,從而開拓學生的思路。
綜上所述,關于國學經典知識與初中語文的融合學習,首先需要學生對國學經典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教師才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引導,根據學生個人的愛好,幫助學生樹立國學經典知識學習的目標,讓學生愿意主動對國學經典知識進行延伸學習,提高自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