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秀山縣東風路小學 文 芳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其表現形式變得豐富多樣。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不僅能將課本內容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現出來,還能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在探索欲的驅使下學生會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課堂氛圍能得到活躍,教學效率也會大幅度提高。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學生的智力不斷開發,理解能力不斷增強,對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實踐能力也能進行培養。但在實際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教師去解決。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為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定借鑒。
信息技術具備較強的功能,對人們的生活和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如革新了生產、生活形式并轉變了人們的思維觀念等。在此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展更要全面突破傳統教育工作的局限,因教育教學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育教學也要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功能較為強大,通過系統研究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可為教育工作帶來較大的改變。將學科教學和信息技術有機整合,以學科理論為指導,以信息化教學環境為依托,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能更加新穎,對教學資源也能最大限度地開發,這不僅能提高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還能將此技術靈活運用到教學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教育部門出臺了相應文件并開啟了信息化2.0 計劃。其中強調各中小學都要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將信息技術課程納為必修課,并促進其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自1980年后,幻燈片、投影儀等多媒體設施在教學領域便有試用,在1990 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應用逐漸普及,而計算機也成為關鍵的教學信息技術。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隨之普及,網絡也實現了全面覆蓋,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水平不斷提高。在信息技術的引導下,我國教育進行了全面革新,素質教育不斷盛行,尤其是近些年,信息技術轉變了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得到落實,在此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實現了整合。雖然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到學科教學中,但其融合程度還有待提高。
在小學語文教學期間,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擴充教學內容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如今采用信息技術開展遠程教育也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所以在信息時代下,我國必須重視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時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時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教師的教學質量都產生了影響。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具備很多優勢,能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全面激發,且能將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課堂上,教師在備課期間也能對教學內容合理選擇。但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從信息技術教學環境方面來看,不同地區的小學對現代信息設備的配備并不均衡,而且很多學校的信息設施較新,沒有充分的使用。
其次,在應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很多教師還無法熟練操作信息設施,特別是一些年長教師,在應用信息設施時不懂得如何操作。通過對某市小學語文教師進行的調查,發現大部分教師都有計算機二級證書,這就代表很多語文教師都學過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但他們中的大部分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并不牢固,也未積極學習其他的信息技術。
再次,很多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方法不夠科學,如一些教師在教學期間過于依賴信息設施,在課堂上對信息設施的使用時間較長,并使用已有的教學課件而忽略了備課的重要性。不僅如此,一些教師在制作信息教學課件時采用的方法過于籠統且沒有合理性,其通常表現為課件過于形式,其中有關教學的內容較少致使學生的注意力無法有效集中在教學知識上,這不僅影響了語文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健康也不利。而且在教學中,個別教師缺少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低下,再加上學生接觸操作信息設施的機會很少,致使他們的信息實踐能力極為有限。
最后,在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語文教學時,學生的注意力能得到有效集中,但在實際教學中也有個別學生的專注度較低,在課堂上開小差。而且在進行語文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雖認真聽講,也積極回答教師問題,但他們回答的正確率較低,這也意味著學生參與信息技術教學的積極性高,但卻未針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首先,是受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如今各地區小學開展語文教學使用的信息設施,不論是在新舊程度還是種類上都存在配備不均衡的問題,學校沒有充足的資金投入,教學的信息設施種類少,信息設施老舊。
其次,各學校雖設置了信息設施,但未完善使用機制,這就導致很多信息設施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了閑置問題。要想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革新,各小學和地方教育部門應花費大量的資金配備信息設施。而且據調查發現,很多學校的信息設施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致使信息設施的使用過于形式化,如很多學校在建設語文閱讀網站的初期積極為學生提供了網站賬號且鼓勵師生一同參與課外閱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閱讀網站逐漸被擱置,學生很少會使用校園網站查找或閱讀課外書籍,正因如此,校園閱讀網站成了擺設。此外,有些學校為了營造校園文化和學習氛圍,還為學生設置了朗讀亭,但整個學期下來很少有學生會去朗讀亭朗讀文章。信息資源的閑置不僅會浪費財政資源,還會浪費大量的信息資源,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也沒有任何促進作用。之所以出現此問題,主要在于學校未注重設施的可操作性。
再次,學校教師缺少自我提升意識,一方面是受學校缺少技術培訓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教師自身的提升意識欠缺。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語文教學存在很多的便利,因此,很多教師都忽視了自身的發展,只是一味地應用信息技術,而未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與應用能力。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同時能將要寫在黑板上的內容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長此以往,很多教師不再反復備課、研究教學內容,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備課能力,還會弱化其語言、組織等能力。而且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課堂教學的氛圍能得到調動,很多創新性與趣味性元素都能融入教學,但受此影響,很多教師將時間與精力都放在了課件的設計上,并未考慮如何采用教學技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肢體動作的表現能力都大幅度下降。并且采用現代信息設施開展教學,教師能將教學內容直觀、清晰地展示出來。在以往語文教學中,教師都要使用板書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和記憶,而板書的質量與教師的能力、素質有著極大的關聯,如考驗教師字體書寫的好壞以及教師具備的構圖能力等,再加上板書大多是黑板白字,彩色粉筆的顏色也極為有限。借助先進的信息設施,教師可將教學內容以圖片、動畫等形式生動將內容展現出來,同時也可靈活切換,并不會受到空間的局限,正因如此,很多教師錯誤認為自身無須再進行書法的練習,他們也沒必要去學習其他板書技能。長此以往,教師的構圖能力以及書寫能力只會越來越差。
最后,借助先進技術與方法獲得教學課件,課件能將教學內容生動展現出來,這也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備課壓力,所以很多教師會認為無須再花費時間與精力進行備課,也不再細致鉆研教材,而這些思想與行為只會不斷弱化教師的教學能力、教研水平,對語文教學的開展也十分不利。
由于我國各地區的發展速度不同,所以才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的信息設施配置不平衡。為了確保教育的公平性,為了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國家應制定政策措施為經濟落后地區的小學提供技術與經濟的支持,這樣落后地區的小學也能有多樣的信息設施。同時也要健全對教師的考核機制,通過采用答題與上機操作兩種形式考核教師,教師的能力素養也能提高,而信息設施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能全面的發展,語文教學效果也會加強。
首先,教師要處理好課程目標與信息技術之間的關聯。一堂成功的課程通常需要經由具體的教學目標,這樣整個課程任務才可完成。在教學期間,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必須是以教學目標為基礎,不管何時教師都要全面落實教學目標。對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而言,其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不僅要綜合考慮目標,還要結合目標明確教學方法與工具,結合教學大綱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生動、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以《天安門廣場》教學為例,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并讓他們感受廣場的壯麗是其目標,但班級中的絕大多數學生都未去過北京,也不了解天安門廣場,此時教師若只讓他們了解課文并聽講,學生很難領會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壯麗。此時教師可合理設計教學課件,通過與學生打成情感共鳴,也能讓他們足不出戶便體會到廣場的壯麗。在教學期間,教師可將天安門廣場的精美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此時學生會激動的感嘆“太美了!真壯觀!”隨后教師可對圖片進行簡單介紹,讓學生能了解天安門廣場的主要建筑,這樣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會大幅度提高。天安門廣場上一早舉行的升旗典禮非常壯觀,為調動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可挑選在恰當的時間給學生播放升旗典禮的音樂錄像片:在天安門廣場上,國旗班的戰士們精神抖擻,伴隨著雄壯的國歌,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再加上無數的圍觀民眾,無一不會吸引學生的眼球。在觀看完視頻后,教師可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有的學生認為,看視頻會聯想到運動健兒,有的學生就想起了在邊疆駐守的戰士。在這節教學中,信息技術成了學生學習的媒介,架起了他們與教材間的橋梁,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導,學生不僅能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他們的能力也能隨之培養,而轉變以往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情感能得到激發,能力素養都能得到培養。
其次,傳統的教學方法單一、無趣,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文字、視頻、聲音等能有機結合到一起,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還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在此背景下,學生能積極體味作品意境,對文章的內涵也能有效把握。以《看海》教學為例,上課前,教師可運用信息設施為學生播放大海漲潮的視頻,通過波瀾壯闊的景象以及耳邊呼之欲出的潮汐聲,讓學生感到耳目一新。在視頻的引導下,學生能感受到大海的遼闊,能欣賞到潮起潮落的壯觀景象,這樣他們對課文的學習會更具興趣。不僅如此,在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拓展,注重對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為他們構造相應的教學情境,學生的想象能得到激發,思維得以活躍,引發創新的智慧,提升創造力和綜合素養。
最后,對小學語文教師,學校也要定期進行現代信息技術知識考核。如上述所說的筆試與上機操作兩種方式,對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學校可采用減少績效發放或者重新考核、延緩職稱評定等方法來激勵他們學習,在這種考核機制的引導下,語文教師也可在外界力量的推動下積極自主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通過意識到信息技術對當代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并熟練掌握現代信息設施的操作方法與技巧,他們也能全面地發揮信息設施在教學中的作用,大幅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科學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豐富教學信息量,還能提高教學的效率。但在實際教學中,信息化教學仍有一些問題,針對此,國家政府、學校教師都要積極配合,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將其解決,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與素養,還能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