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雙減”政策是從全面育人視角出發,促使學生健康學習、全面成長的重要育人方針,也是統領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為充分落實“雙減”政策,需要真正發揮教育評價制度優勢,積極營造支持教育、關注學生發展的良好場景。傳統教育評價維度相對單一、評價體系不夠科學,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教師的教學負擔,難以實現理想的育人效果。在全面落實“雙減”政策指引下,通過創新教育評價機制,重塑教育評價導向,將實現以下價值:
其一,深化教育評價機制改革,將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教育評價是基礎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踐行“雙減”政策理念的生動體現。通過正確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合理規避應試教育、短視教育的錯誤傾向,深化五育并舉,積極踐行全面育人、科學育才理念,不斷完善學生素質評價模式,為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二,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將為順利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全面支持。創新教育評價機制是正確認識“雙減”政策成因,推動“雙減”政策順利落地的重要舉措。“雙減”政策為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供了基本遵循,對辦好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導向功能,完善教學評價標準、創新教學評價理念,積極調整教育評價模式,營造新的基礎教育生態,為全面推進“雙減”政策筑基賦能。
其三,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將為建設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體系提供核心支持。積極推進“雙減”工作是“十四五”期間創新基礎教育的戰略性任務,教育評價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步驟,對保障教學育人質量,實現為國育才目標具有重要影響。通過以“立德樹人”為主線,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育人觀,著力構建符合基礎教育實際、彰顯時代特征的教育評價模式,為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提供全面支撐。
當前基礎教育進入高質量、內涵化發展新階段,通過踐行學生為本理念,豐富教育評價維度,推動教學創新與全面育人有機融合,實現學生知識教育、品德培養的理想目標。在全面落實“雙減”政策進程中,為更好發揮教育評價的優勢功能,需要注重做到:
首先,以五育融合為指引,全面改革學生教育評價機制。要從五育融合并舉出發,通過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導向,重點解決傳統重智育、輕他育的錯誤做法,充分融入智育、美育及體育等多元內容,為培養學生形成全面素養提供支持。要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通過開展多次教學評價、多層等級表達,為學生創設具有創新性、創造力的學習空間,真正為“雙減”筑基賦能。
其次,以增添育人活力為重點,積極完善教學評價機制。要以服務教學為核心,從師風師德、教學業績及專業水平等多維度出發,構建完整覆蓋、動態智慧的教師評價模型,充分激發、調動教師潛心育人活力。要將教師評價與教學評價、育人評價充分融合,通過完善人性化關懷,提高教師薪酬福利待遇,充分釋放教師的教學育人壓力,全面激發教師的工作活力與育人張力。
最后,以凝聚育人合力為支撐,持續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要以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為重點,通過完善社會評價機制,構建智慧驅動、多方參與的教學評價體系,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落實。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是循序漸進、破立并舉的過程,要以規律育人為重點,通過深刻把握“雙減”政策環境下,開展教學評價工作的新沖突、新要求,充分借鑒、學習其他地區、其他學科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優秀做法,廣泛傾聽師生意見,確保教育評價改革取得理想成效。
面對“雙減”政策的具體要求,在推動教育評價改革進程中,要從豐富評價維度、創新評價模式、引入智慧技術等角度出發,通過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降低結果評價權重,采取過程評價與結論評價有機融合的評價模式,構建更加客觀、更加專業的教育評價體系,從而為順利推進“雙減”政策筑基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