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淳安縣梓桐鎮中心學校 程紅田
語文學科貫徹義務教育的始終,在學生的學習道路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應把握語文教學重點,深入研究實踐途徑,將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加以提高。讀、議、講、練模式是閱讀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方法,教師根據課堂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重點,并進行教學融合改進,從而能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進行鍛煉,把握學生從預習到鞏固的全過程,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將讀、議、講、練四步教學模式融入語文課堂,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教師要合理應用并不斷創新改進。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將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內容,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掌握相關的閱讀技巧,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
讀、議、講、練教學模式是近年來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培養學生能力以及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為主旨,讓學生把握教學的重點,教師則是輔助和引領學生的“旁觀者”,以統籌的目光看待學生的學習過程,并能冷靜、理智地為學生指導方向,以啟發性的手段組織學生投入閱讀課堂。讀、議、講、練教學模式中,“讀”可以拓展為閱讀和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生完成閱讀的第一步?!白x”以學生的自主性閱讀為主,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通讀全文并進行深入思考,或通過朗讀體會其中的文字韻律和深厚感情,有助于學生形成較好的閱讀意識,讓學生擁有自主閱讀理解的能力?!白h”則指的是“討論”,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交流空間和交流平臺,鼓勵學生表現自我,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同一篇材料,不同的學生心中會有不一樣的解讀,通過議論環節,學生能了解到更多的閱讀思維,得到思想的拓展,從而更好地掌握閱讀,學會理解?!爸v”則為“講解”,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要統籌全局,在關鍵時刻為學生提供講學,解答學生的疑惑,傳授閱讀理解的關鍵點和技巧,從而幫助學生掌握解題訣竅。“練”是鞏固也是拓展,學生通過練習可以將自己所學習到的技巧和方法進行實際的應用,得到閱讀能力的鞏固和增強,與此同時,還能從拓展閱讀中再了解到新的知識內容,充實自己的文化底蘊。
閱讀在初中教育占據著較為重要的位置,學生通過閱讀能了解到更加多面的知識內容,在閱讀學習中可以與不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閱讀中積累,從閱讀中收獲,從而成長為一個全面且高素質的新時代少年。而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閱讀教學成了一個提升學生學科素養、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師要轉變過去傳統的教學觀,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汲取者,以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開發學生的智力,拓寬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啟發引導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標準,并助力學生形成較好的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
讀議講練是目前語文教學中應用較為普遍的手段,也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引領學生學習進步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及課程的特點,從中選擇合適的教學環節作為教育重點,或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進行教學環節的規劃引入,不必局限于教學模式的步驟,而是要“以需為本”“以生為本”的開展教學。讀議講練四個環節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在正確教學觀念的指導下,教師引入讀議講練,將培養學生閱讀技巧作為重點,將啟發式教學融入閱讀課堂,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完成學習和鞏固學習成果。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建議》中指出,“對一名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是智力空虛,沒有精神財富儲備”,由此可見,教師的閱讀能力將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生影響深遠。教師的責任是將豐富的知識灌輸給年輕一代,形成知識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改進、創新和與時俱進的能力。這意味著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增加閱讀量,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應培養教師的自主閱讀意識,使教師的身份從被動讀者轉變為主動讀者。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求知欲,在知識鏈的傳承中發揮關鍵作用,給予實質性幫助。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明確提出和推廣,教師必須不斷創新培養理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科素質。因此,教師在采用“讀議講練”的教學方法時,要學生自主性,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和習慣閱讀課文內容,然后訓練學生閱讀文章,引導學生的自我意識。“讀”是閱讀文章的關鍵,也是語文閱讀中不可錯過的一步。在閱讀文章的學習中,教師要為學生樹立合理的閱讀文章意識,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文章的方法,讓學生明白閱讀初讀、通讀、精讀的必要性,鼓勵學生閱讀文章,幫助學生感受“讀”的樂趣。
例如,在進行《濟南的冬天》一課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給予學生三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課文的略讀,掌握課文的大致含義和主題。教師再以“劃出好詞好句”為引子,讓學生進行課文的熟讀與精讀,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知識的品位,讓學生能逐字逐句地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讓學生能通過自主思考完成閱讀理解。而后,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地體會字里行間的韻律美和情感美,教師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理解進行感情的融入,通過聲音傳達文字中的情感和韻味,有效地預防部分學生的走神以及上課不專注現象的發生。通過以上的閱讀步驟,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并能形成一定的閱讀認知,具備閱讀理解的初步能力。而教師將閱讀這一步驟交給了學生,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也讓學生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長此以往,學生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學習慣,在考試中進行閱讀理解時也能順暢自然。
語文教材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資源,博大精深,追求完美的完整性和適用性。如今,它不再是課堂教學的唯一影響力。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倦了語文教師單純的閱讀文章的教學方式和枯燥的課程內容?!八雷x”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筆者認為語文閱讀的學習不僅是教材的變化和轉換,也是語文教師將教材適當地轉化為適合學生的課程內容的必要。教師應盡最大努力探索教材中能提高學生創造力的材料,以材料為課程內容,以學生的愛好和要求為課堂教學的前提,讓學生探索想象的世界,把想象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一定的水平,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學習閱讀的樂趣。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認真,用真誠激發學生的真摯情感,讓學生理解閱讀的意義,將閱讀文章作為精神享受。教師對待每個學生都要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梳理文章內容的中心思想、結構、意義和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意識。
學生完成了“讀”后就會形成屬于自己的“想”。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篇課文時,對思想感情的理解也會出現些許的不同?!白h”是一個求同存異的過程,也是一個拓展學生閱讀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讓學生在四人小組或八人小組的組內進行讀后感的討論和表達,從而可以養成從多角度思考的習慣,實現自測自評,完善自我的學習過程。在開展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發揮指導作用,不要輕易地影響學生的討論,而是將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的交流更無壓力,更具和諧性。若是學生之間的討論出現了較大的分歧,或整體走向了思維誤區,教師再進行一定的引導和梳理,幫助學生回到正確的議論方向。
例如,在進行《皇帝的新裝》一課的教學時,學生對本篇課文并不陌生,很多學生已經了解過大致的內容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認知。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精讀課文后,可以就教材中所提到的“小孩”“民眾”“皇帝”三者的表現提出一定的議論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也讓學生從各種角度思考“皇帝的新衣”背后所表達的含義。在這個議題中,不同性格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很多學生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做出的選擇也不相同。通過小組討論,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觀點的表達,能了解“民眾”的想法,換位思考“皇帝”的做法,也能更深地體會到“小孩子”的赤誠,從而能全面地了解課文內容。這種小組合作形式能很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
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閱讀相關的知識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將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面的竅門和技巧作為重點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具有啟發性的講解,讓學生能從教師的指導中了解知識,通過教師的點撥更深地體會課文。在“講”的過程中,教師不應將所有知識全部傾囊講解,而是要發揮指導作用,在學生的瓶頸處提供幫助,引到學生自行探索。
例如,在進行《記承天寺夜游》的講解時,教師不必逐字逐詞地進行講解,而是將重點放在一些描寫景觀以及借景抒情的表達上,讓學生能理解詩詞的表達形式,并掌握詩詞閱讀理解的技巧。古詩詞中常以景物寓情,也常以動詞作為情感表達的輔助,具有一定的特點。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時,可以適當地進行拓展,讓學生了解到古詩詞的常規表達,以及詩詞以隱喻的表達和暗藏的情感為主的美感,從而讓學生能在日后的做題中學以致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理解。
練習是閱讀教學的最后一步,也是學生自我鞏固的關鍵一步。閱讀本身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為學生進行閱讀材料的拓展,讓學生以課外閱讀為題,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進行總結和概括,并寫出讀后感。通過此類練習,一方面,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鞏固,還能通過以閱讀促寫作的形式,完成語文的綜合應用。另一方面,學生的閱讀面變得更為寬廣,自身的文學素養得到了增強,對學生之后的學習成長有著正面的作用。
例如,在完成《回憶魯迅先生(節選)》這一課的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適當進行名人作品的拓展講解,以課文中所提到的魯迅先生為引,為學生拓展魯迅先生的一些文學作品,如《狂人日記》《阿甘正傳》等,讓學生在課下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并完成一篇讀后感。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對魯迅先生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在進行作品閱讀的過程中,這個印象會得到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和清晰。而在不斷閱讀積累的過程中,魯迅先生的作品也會對學生的性格和思想產生影響,能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青少年。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大多都只是處在閱讀教學中的客體地位,在課堂中都是教師掌握著課堂的話語權,沒有給學生太多的發揮空間和釋放學生天性的機會。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和熱情,抑制了學生天性的發展,并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任務互動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天性發展。教師進行良性的互動和溝通,在溝通與交流中,促進學生的提升和教師的發展,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教師在進行任務互動模式的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天性和意見,在必要情況下可以讓學生站在講臺上,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針對不同的意見應該求同存異,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的發展。
教師是教學的指導者,是引領學生學習知識的人,教師的教學能力對語文閱讀課的教學質量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應不斷充實自我,增強自身教學素養,并能以讀、議、講、練四步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使閱讀課堂高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