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7 日,《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在浦江論壇發布。其對國家高新區的創新能力進行了系統評價和分析并重點回顧了國家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取得的成就和貢獻。
報告顯示,2020年,國家高新區創新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創新能力總指數持續增長、創新創業環境持續改善、創新資源要素不斷集聚,正在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同時,國家高新區在加快促進創新經濟價值實現、支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報告顯示,國家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顯著。2020年,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園區生產總值(GDP)達135 566.2億元,相當于全國GDP的13.3%。國家高新區入統企業16.5萬家,實現營業收入427 998.1億元、工業總產值256 355.8億元、凈利潤30 442.3億元、出口總額44 726.6億元。
國家高新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企業生產效率不斷提升。2020年,國家高新區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處于較高水平,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占園區生產總值(GDP)比例為6.8%,是全國的2.8倍;專利成果產出效率穩步提升,國家高新區每萬人發明專利的申請、授權、擁有數量分別達到198.1件、76.3件、421.6件,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1倍、12.9倍和13.9倍;企業技術交易非常活躍,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 017.4億元,占全國的28.4%;勞動生產率為36.2萬元/人,是全國的3.1倍。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由“創新資源集聚、創新創業環境、創新活動績效、創新的國際化和創新驅動發展”5大方面、25個二級指標構成。
2020年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的5個分項指數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總指數達到371.9點。相較基期2010年,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總指數累計增長了271.9點,年均增長27.2點;較2019年指數增長45.5點,增速達到了13.9%。
其中,創新創業環境指數數值最大,增幅也最大,較上年增長21.4%,對總指數增長貢獻率達67.8%,遠超其他4個分指數。
創業孵化載體穩步增長,雙創活力持續迸發。2020年國家高新區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739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1 147家,較2019年分別增長15.6%和25.8%。創業服務體系的逐步完善,推動高新區創業企業持續增長。2020年高新區當年新注冊企業74.8萬家,較上年增長20.88%,平均每天新注冊企業2 047家,較上年平均每天多注冊35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及加速器內在孵企業數突破13萬家,較2019年增長13%,平均每家高新區擁有在孵企業816家,較上年增加94家。
創新服務機構持續增長,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2020年國家高新區省級及以上創新服務機構5 944家,較上年增長14.8%;企業產學研合作經費支出達到1 902.4億元,較上年增長26.7%。
產業投資基金蓬勃發展,機構風險投資增速回升。2020年高新區內產業投資基金規模達23 411.4億元,較上年增長34.4%。創投機構當年對企業的風險投資總額達到1 877.1億元,較2019年增長了85.3%,與硅谷地區當年風險投資總額規模相當。
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國際經濟科技合作受限,但國家高新區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創新的國際化持續向好,為我國構建互利共贏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貢獻積極力量。
本土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創新合作,成果產出效率再創新高。2020年國家高新區內資控股企業設立的境外研發機構數量快速增長,達到1 394家,較2019年增長12.6%。萬人擁有歐美日專利授權數量及境外注冊商標數量達到110.8件,是10年來最高水平。
在疫情波動影響下,人才國際化水平略有提升。2020年國家高新區企業從業人員集聚外籍常駐人員7.16萬人,引進外籍專家1.55萬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21.03萬人。疫情影響下,受留學歸國人員增長影響,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常駐員工占從業人員比重為1.18%,較上年反而略有上升。
高附加值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外資利用逆勢增長。2020年國家高新區企業出口總額44 726.6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24.9%,較2019年提高3.3個百分點。其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27 001.9億元,較2019年增長14.8%,占全國的比重達50.3%,較2019年提高3.7個百分點;實現技術服務出口總額2 916.0億元,較2019年增長14.3%,較2019年提高2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4 252.5億元,較2019年增長11.1%,占全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的45.2%。
創新資源集聚是國家高新區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創新水平的重要前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戰略性支撐。2020年國家高新區創新資源集聚指數為268.2,較2019年增長9.7%。
企業研發人員密度持續加大,從業人員結構更加優化。2020年高新區企業每萬名從業人員中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為849人年,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2.3倍。
企業R&D經費支出保持較高水平,政府、企業科技資金投入全面增長。2020年高新區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9 192億元,占全國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的49.2%;高新區通過財政撥款支持企業創新的力度加大,財政科技撥款總額1 437.9億元,較2019年增長12.5%,企業減免稅收總計4 032.9億元,較2019年增長18.8%;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達到19 571.6億元,較2019年增長16.7%。
研發機構蓬勃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2020年,國家高新區省級及以上各類研發機構數達到28 709家,較2019年增長12.5%,集聚了全國79%以上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2020年當年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7 775家,較2019年增長29.9%。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人員、創新經費投入指標占高新區整體的比例均在78%以上,已經成為高新區開展創新活動的主體。
此外,國家高新區創新活動績效指數和創新驅動發展指數增長相對緩慢,但近兩年有加快增長態勢。2020年,國家高新區創新活動績效指數達到198.6,較2019年增長11.0%;創新驅動發展指數為147.9,較2019年增長了3.5%。
值得一提的是,低碳環保已成為高新區產業發展的普遍共識。2020年,國家高新區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源消費量為0.451噸標準煤,遠低于全國工業企業增加值單位能耗。調查問卷顯示,有23家國家高新區獲批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86家高新區獲得國際或國內認證機構評定認可的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超過9成的高新區出臺了相關的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