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萍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有著地區文化特色的要素,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應合理地開發和創新應用非遺文化資源,探索出全新的文化發展戰略,適應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打造贛南地區特色文化產品,為產業的發展和地區經濟水平提升提供更大的幫助。
贛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毗鄰閩西和粵東,是我國贛江的源頭,有著具有地區特色的客家文化。贛南獨有的客家文化,造就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使贛南成為發展我國非遺文化的主要地區,也是鄉村文化振興重要的切入點。現階段,贛南地區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0余項,省級非遺項目多達90余項,市級代表非遺項目100余項。其中全國聞名的采茶戲被納入我國首批非遺名錄,種類豐富、傳承價值深厚的非遺文化遺產引發了我國足夠的重視,并于2013年在贛南建立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對地區內的非遺文化項目展開全方位的保護。但是對于手工非遺項目而言,由于產品種類眾多,且數量龐大,部分產品依托的文化內容創新性不足,使其在當代社會中的發展受到一定限制,進而造成一些非遺文化項目的沒落。例如全南藍巾帕就是融入北方頭巾文化進行純手工創新制作而成的,充分展示了贛南地區本土文化特色。這種需要有女紅基礎的工藝傳承人純手工打造的非遺手工產品,在當代人們審美觀念和贛南生活習慣出現較大變化的背景下,其傳承出現較大的危機。這就需要在保留非遺文化特色和產品原本面貌的同時,通過創新來增加手工產品的生命活力,在保持產品原本較大使用價值的同時,還需要凸顯其非遺文化的傳承價值,為地區特色民族文化和非遺文化項目的傳承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首先,創新開發非遺文化手工產品有利于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當前社會人們的審美需求不斷提升,使傳統技藝逐漸被邊緣化。如年畫、腰鼓、剪紙等藝術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在受到人們關注和喜愛的情況下,也在時代的變遷中出現發展的問題。針對非遺文化項目自身存在的發展問題,應積極探索傳統文化和現代審美取向的契合點,以創新為根本動能,制作出傳統文化濃厚,又具有創新要素的產品,改變人們對非遺文化刻板的印象,打造出時代需要的產品,更好地延續和傳承文化。其次,創新發展贛南非遺手工產品,有利于創造時代價值。文創產業作為我國發展文化事業的重要抓手,是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力量的重要渠道。在新時代背景下,展開對贛南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究和創新發展,有利于增強贛南地區文化事業發展的實力,以及贛南地區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將贛南優秀的非遺項目和手工技藝發揚光大。最后,面對當前贛南地區經濟發展和非遺手工項目發展的困境,我們需要通過發展非遺項目來帶動更多文化產業的發展,迎合鄉村振興的理念,推動鄉村振興在贛南地區的全面實施。將贛南特色的非遺手工工藝與現代技藝相結合,走文化創意發展的路線,不但可以激發文化的內在活力,還能提升非遺文化在當代的價值,激發更多手工藝制作人員的自信心,為工藝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江西作為非遺大省,贛南地區不僅保留著各種形態的客家建筑,還有著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非遺文化項目。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非遺文化傳承的背景下,贛南地區在非遺文化遺產保護上做出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就。贛南地區非遺文化的知名度不斷提升,部分瀕臨滅絕的手工技藝被保護起來,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初見成效。特別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更為非遺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使非遺文化產業化的發展潛力不斷增加,產業發展的模式也得到充分完善。但是從整體上看,仍存在限制非遺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因素。首先,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缺少行業規范,產品缺乏創新思路。針對當前文化市場中流行的要素,手工產品的制作過度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視產品的實用性和文化承載性,只是進行創新要素的堆積,使手工產品失去原本的文化價值,市場中同類型和相似度高的產品眾多,不利于手工產品的產業發展。其次,衍生產品泛化,降低其實用性。例如當前我國文化產業與旅游業的充分融合,使更多非遺手工產品以旅游紀念品的形態在市場中呈現。雖然這種銷售方式有著文化內涵傳播范圍廣的優勢,但是會降低手工產品的實用性。例如客家紙雕具有較強的審美功用,這類手工產品在旅游業中的銷售,使非遺文化難以脫離文化趨同、千鎮一面的結局,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前景堪憂。
文化價值作為文化遺產的精髓,是創新開發非遺文化手工產品不可忽視的核心要素。因此,應當以文化價值為核心,積極打造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創作出具有鮮明人文價值內涵的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進一步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具體實踐中,可通過提煉和包裝文化遺產的文化新價值,實現對贛南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進而保持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的旺盛生命力與強大影響力。
首先,為避免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創新開發的同質化、雷同化和庸俗化,應注重積極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贛南非遺傳承人才隊伍,引進現代化管理措施,推動非遺手工創作與時俱進,從而提高手工產品的開發品質,獲得較高的市場競爭力。在實際工作中,應引導傳承人、從業者與生產主體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重點采用具有本土特色的傳統材料和傳統文化內容,盡量保持傳統原生態展示方式,創新研發贛南非遺手工產品。然后,通過加強對手工產品質量的嚴格審核與管控,確保產品品質,保證產品正宗特色與高品質。其次,應以傳承贛南非遺文化與手工技藝為目標,積極引入現代藝術設計形式與現代審美標準,保證創新開發出來的手工產品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觀念與使用需求。可通過借助贛南非遺文化內容與工藝技術,在設計、造型、款式等方面融入現代藝術設計手法,注入時代理念,利用科技手段拓展載體,以此來創新開發出具有實用性、藝術性、現代感的多元化、高科技手工文化產品,增加產品的附加值與競爭力,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推動了贛南當地經濟水平的飛速提升,而經濟發展帶來了多層次、多樣化的產品需求與制作理念,對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的制作與開發提出多樣化需求與挑戰。為保證創新開發出來的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符合當代人的使用需求與審美標準,滿足當代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應積極拓寬手工產品目標市場,針對不同人群設計定位不同的文化產品,開拓高端、中端、低端等三個層次的手工藝產品,以保障創新開發出來的手工系列產品形式多樣,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中,贛南非遺文化傳承人純手工打造的文創產品主要用于展覽或定制收藏,可走高端市場;由傳承人或作坊核心技術人員制作出的手工文化創意產品多用于場景擺設和展示,可走中端市場;由贛南當地非遺文化企業創意、研發、設計出來的產品,如主要利用現代機器工業生產衍生出的年畫、咖啡杯、辦公用品、餐墊等系列產品,主要流通于低端市場,滿足一般老百姓的需求。另外,為保證創意開發出來的手工系列產品符合高端文化品牌標準,具有一定的產業核心競爭力及開發價值,應在產品內容上加以創新。比如,以時尚明星、各類動物、文學故事的內容和題材,對非遺文化——剪紙形式進行創新,應用于手工產品制作,以符合消費者的當代審美情感與價值取向。另外,還可通過積極引進當下最前沿的文化元素與經濟元素,從造型、材料、生產技術與色彩等方面對非遺文化手工產品進行創新制作,開發出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家具類、服飾類、文創類等手工藝品牌,推進非遺文化手工產品創新發展。
品牌是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市場影響力與知名度,促進產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推動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創新開發,應注重以目標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資源整合,將現代技術與市場營銷相結合,打造全新的贛南非遺手工產品個性品牌,優化品牌維護、品牌推廣與品牌設計開發系統,形成獨特的品牌形象與產品特色,以促進市場份額的不斷提升,提高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的影響力與知名度。一方面,可通過合理定位,打造本土化贛南非遺文化手工品牌。在具體實踐中,設計師應明確自身產品定位,順應當代人不斷發展和轉變的特定文化需求,深入挖掘贛南非遺文化內涵與手工技藝的附加值。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強化自身品牌意識,在包裝與造型設計上打造品牌獨有的產品形象,充分體現地方文化特色,構建品牌文化價值與特殊性。另一方面,積極拓展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營銷市場,擴大品牌影響力與知名度。可通過聚集力量,加大非遺文化手工產品開發價值、優勢等方面的宣傳與普及。聚集社會各方力量,促使優秀企業參與投資和生產,為非遺文化手工產品制作提供支持與保障,以此來確保產品開發更加規模化。通過合理運用現代化信息平臺,響應鄉村振興號召,利用互聯網及信息技術開發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電商銷售平臺,搭建多元化銷售渠道,拓展銷售市場,促進市場份額的不斷提高。
贛南地區具有較大的茶葉種植優勢,茶文化非常濃厚,充分體現了當地人民的生活狀態與文化活動,是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標志。但是,相關研究表明,以贛南采茶戲為內容創新開發的手工文創產品卻非常少,在非遺文化市場中比較少見,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資源浪費,還嚴重影響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基于此,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推動贛南非遺文化手工產品創新開發,應充分利用采茶戲這個非遺文化元素,做好手工藝文創產品的創意設計。第一,贛南采茶戲中最明顯的具象元素就是唱戲者的舞臺形象,角色形象根據不同舞臺造型不斷改變,可通過在手工文創產品的創新開發中應用采茶戲造型符號,結合不同材質,如毛絨、竹、塑料等,直接將舞臺形象創意設計為玩具類產品,包括毛絨玩具、卡通公仔、公益玩偶等,使開發出來的手工產品更具趣味性。第二,根據功能元素進行創意制作,結合茶文化元素與采茶戲的藝術特點,創意設計茶具產品,將贛南采茶戲文化中的服飾元素、角色元素、方言元素等都融入茶具藝術設計當中,從而開發特色創意手工產品,為贛南手工產品增加文化內涵。
總而言之,非遺文化手工產品的創新研究和實踐,是鄉村文化振興中的重要環節,關系到贛南地區文化振興戰略具體落實的情況。而要想發揮非遺項目對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需要對文化市場中的審美取向展開挖掘,堅持產品實用性和創新性的有機統一,借助新的技術和新的設計理念,使贛南非遺手工產品在保持其原本的文化底蘊的同時,能夠散發出創新的魅力,滿足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同時也促進贛南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形成帶動作用,建設成具有特色的鄉村,增強地區的文化魅力,以及經濟、文化、社會協同發展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