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

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因低骨量、骨組織微結構破壞而引起骨質脆性越來越高,骨折風險較大。骨質疏松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特發性三大類。其中發病率最高的是原發性骨質疏松,老人是高發群體。原發性骨質疏松典型癥狀是骨質脆性持續增加,骨折風險較大,且未出現明顯、強烈的疼痛感時難以察覺。隨著病情的加重,骨質疏松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應對骨質疏松誘發因素進行積極防治。
什么是原發性骨質疏松
原發性骨質疏松是一種典型的代謝性骨病,骨量與骨質持續降低。大多數人認為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其實,骨質疏松可出現于任何年齡及性別中,只是老年男性、絕經后女性是高發群體。
原發性骨質疏松誘發因素
遺傳因素
雖然原發性骨質疏松并不是遺傳性疾病,然而有遺傳傾向。若父輩患有骨質疏松,那么下一代患上這一疾病的風險相對較高。分析原因,在于一家人生活、飲食習慣較為相似。
缺乏運動
運動對骨骼刺激較為強烈,可使細胞活性持續增長,骨骼更加健康。而長時間久坐,刺激便會慢慢消失,影響骨骼健康。
雌激素因素
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低,可影響1,25-羥化維生素D3的生成和活性,減少腸道中鈣的吸收;增強骨對甲狀旁腺激素的敏感性,使骨吸收增多;還可直接抑制成骨細胞活性,增強破骨細胞功能,加速骨量丟失,增加骨質疏松風險。
疾病因素
有的骨折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休養,導致骨質疏松更為嚴重。有的患者因患上嚴重疾病需長時間臥床,骨骼運動不足,肌肉會不斷萎縮,骨質疏松出現率也較高。
原發性骨質疏松的臨床表現
骨折
對原發性骨質疏松而言,脆性骨折是典型、嚴重的并發癥。
疼痛
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松典型的癥狀,腰背痛較為常見。疼痛會順著脊柱慢慢向兩邊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有所緩解;自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強烈,咳嗽、彎腰、大便用力時疼痛加劇。一般情況下,當骨量失去12%的情況下,人體才會出現骨疼痛感覺。
身長縮短、駝背
在疼痛感出現后,身長縮短、駝背、脊柱側彎的情況較為常見,原因在于骨質疏松后椎體被嚴重壓縮。
呼吸功能下降
骨質疏松后,患者胸、腰椎會出現壓縮性骨折的情況,久而久之造成胸廓畸形,并出現胸悶、呼吸不暢、氣短。
原發性骨質疏松防治方法
攝入足量的鈣、維生素D,適當補充雌激素
(1)補鈣:鈣質是骨骼的關鍵組成,而食物是鈣的主要來源。對此,日常生活中應多吃鈣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牛奶、乳酪、酸奶等奶制品。每天喝一杯牛奶(至少250 ml),攝入豆制品100 g、碳水化合物250 g、蔬菜水果500 g。同時,經常到戶外曬太陽,激活更多的維生素D。注意,曬太陽要使皮膚同陽光直接接觸,不得隔著玻璃曬。
(2)補維生素D:為了能夠確保鈣質充分被機體吸收利用,可攝入一些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可從兒童時期開始補充維生素D,從而能夠達到最佳的骨峰值。老人由自身腎臟合成1,25-羥化維生素D3減少,必要時可口服骨化三醇軟膠囊,維持正常血鈣水平,減少骨量丟失。
(3)補充雌激素:隨著女性更年期的到來,尤其是絕經后,雌激素水平會持續降低,加速骨量丟失,此時可采取雌激素替代療法防治骨質疏松,有效降低骨折風險。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戒煙限酒,規律生活。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酒精均會影響鈣吸收、加速骨量流失,從而引起骨質疏松。日常生活中應盡量做到不吸煙、少飲酒、不酗酒。同時,少喝咖啡、濃茶及控制高蛋白食物攝入量。充足睡眠有利于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骨質疏松的發生。
加強運動
加強運動,在運動過程中保證加在骨上的負荷大于日常活動中的負荷。有的人認為多吃鈣片就可預防骨質疏松,實際上并不是如此,單純補鈣效果并不理想。補鈣時還應在超負荷狀態下進行運動鍛煉,使骨組織完全吸收鈣質。運動鍛煉能夠強烈地刺激骨代謝,增加骨量,改善骨形態結構和生物學特征,增強骨的強度。長時間缺少鍛煉的人到了老年期骨量會迅速減少,極易出現骨質疏松,甚至骨折。對此,應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加強運動鍛煉,負重運動每周4~5次,抗阻運動每周2~3次,每次不得低于20 min。例如:青壯年可參與到一些大運動量的球類運動;老年人可參加散步、慢跑、健美操、慢舞等運動項目。長期有效的鍛煉可有效防治骨質疏松。
藥物干預
針對有骨質疏松癥的患者(骨密度T值≤-2.5)和骨量低下的高風險人群(-2.5<T值<-1.0),可接受藥物干預。若未測過骨密度就已經發生了脆性骨折以及在骨質疏松自我篩查為“高風險”者,也可接受藥物干預。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有促進骨礦化類、骨吸收抑制劑、骨形成促進劑、中成藥等。這些藥物均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對中老年骨折患者應積極治療,必要時手術。早期給予體療、理療、心理治療,同時加強營養、補鈣,遏制骨丟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體素質等綜合治療。
骨質疏松的發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時間不注意鍛煉、鈣攝入量不足、不合理生活習慣等造成的。從青年開始,就應該有意識地提高骨峰量、預防骨質疏松。有老人應勤于體檢,預防骨質疏松。針對骨質疏松患者,應嚴格按醫囑服藥,如此才可盡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