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杰

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和血管連接而成,心臟在血液循環系統中起“發動機”的作用。心臟有兩套血管系統:一套是從心臟流向全身各個部位的血管,叫動脈,其內流動的是鮮紅色、含氧量高的動脈血,為人體提供營養;另一套是從身體各部位流回心臟的血管,叫靜脈,其內流動的是暗紅色、含氧量低的靜脈血,負責運輸廢物。腿的主要組成結構有骨骼、肌肉和血管。其中,肌肉和骨骼要發揮作用,必須得有動脈血管供血;靜脈內的血液則需要克服地心引力回流入心臟,也需要肌肉收縮擠壓血管。而血管內不能出現“固體”血塊,否則血液流動受阻,就不能回流心臟。其中,腿部需要承受的力量比較大,離心臟比較遠,如果久站或久坐,更容易因血液循環減慢而出現血栓,導致腿腫出現。
形成腿腫的常見原因
血栓性腿腫
特點是雙下肢一般不對稱,健側腿正常,患側腿腫脹發硬疼痛,活動后加劇,常伴局部皮膚發熱,具有突發性。平時長時間站著或者坐著,血液循環就會受到影響,可能引發靜脈曲張。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改善,血栓就會形成,腿腫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還有麻木酸痛癥狀。造成下肢水腫的血栓指的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分為急性期血栓形成(DVT)和慢性期深靜脈血栓形成后遺癥(DVTS)。
腎源性腿腫
特點是一般在疾病早期,早晨起床時出現眼瞼與顏面部的水腫,進而發展為全身性水腫。腎臟是起到一個過濾作用,一旦出現問題,水分就很容易堆積在里面,時間長了會發生腿腫,蛋白質流失的速度加快。一般來說,這類腿腫晨輕暮重,休息后可以緩解;但是到疾病的后期,即便休息也無法緩解。受檢者常伴有少尿等癥狀,這是因為腎功能下降,導致腎臟水鈉排泄功能出現障礙,機體水鈉負荷增加,進而出現高容量性下肢浮腫,稱為腎炎性水腫。亦可由血漿白蛋白降低,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造成血管內的水分經血管壁滲透到組織間隙引起的下肢浮腫,稱為腎病性浮腫。
心源性腿腫
這類患者因心功能不全,引起體循環靜脈淤血,使下肢靜脈回心血量減少,從而引起下肢水腫。特點是水腫先出現在足部,自下而上發展為全身性水腫。如為右心衰竭,受檢者常伴有胸悶、憋氣、腹脹等,經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檢查可發現心肌肥厚或肥大表現。心源性水腫一般先表現為尿量減少、肢體沉重、體重增加,然后逐漸出現下肢及全身水腫。
淋巴性腿腫
常見于手或足背部,常伴有寒戰、高熱等癥狀。由于某些原因可導致淋巴液在皮下組織積聚,繼而引起纖維增生、脂肪硬化,后期出現肢體腫脹,皮膚增厚、粗糙,堅如象皮,故又稱“象皮腫”。淋巴性腿腫的原因眾多,可大致分為:(1)原發性淋巴水腫。由淋巴管發育異常所致,大多數為淋巴管發育不良,少數為淋巴管異常增生擴大。(2)繼發性淋巴水腫。因某些原因,常見的有鏈球菌感染、因癌癥行放射治療和淋巴結清掃術后等,造成淋巴管阻塞,引起淋巴水腫。主要表現為一側肢體腫脹,開始于足踝部,后涉及整個下肢。早期富含蛋白質的淋巴液在組織間隙積聚,形成柔軟凹陷性水腫,皮膚尚正常;晚期由于組織間隙中積聚的蛋白濃縮,皮下組織的炎癥和纖維化等原因,水腫呈非凹陷性,皮膚增厚、干燥、粗糙、色素沉著,出現疣或棘狀物。
血栓是如何導致腿腫的
血管內血液呈固體狀態,稱為血栓,發生率高,隱匿性強,99%可能毫無征兆。下肢靜脈是離心臟最遠的靜脈,更易發生血栓。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靜脈血流淤滯、血液高凝狀態和靜脈內膜損傷。外科手術、腫瘤、長期臥床、妊娠等都是靜脈血栓發生的高危因素。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靜脈血液回流受阻,靜脈內壓力升高,血管內的液體漏入皮下組織間隙中,造成淤滯,引起腿腫。血栓是由于血管內膜損傷,凝血系統發生障礙,血小板在血管壁上黏著聚集而形成。如果血栓與血管壁粘連不緊密,則會隨著血流移動到全身,可能會在某個分支栓塞血管,引起栓塞血管支配區域缺血,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由于血管栓塞,血管內壓力升高,導致組織液生成過多,超過淋巴回流代償能力時,便出現水腫。當血栓隨著血流進入下肢靜脈,造成下肢靜脈血管栓塞,引起下肢靜脈液體回流不暢,就會出現下肢水腫的現象。
出現腿腫怎么辦
查找腿腫的原因
若患者腿部受到外界擠壓碰撞等,導致局部皮下組織細胞出血破裂,會出現腿腫癥狀。臨床主要通過冷濕敷緩解,也可將患肢抬高,促進靜脈淋巴回流。排除外傷后,就要檢查是否因靜脈血栓引起的腿腫。
判斷急性或慢性下肢靜脈血栓
下肢靜脈曲張(VVLE)是因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靜脈阻塞、肌泵功能不全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并造成皮膚微循環障礙、靜脈高壓、淺靜脈曲張。癥狀表現為下肢皮膚色素沉著、皮膚瘙癢、腫脹甚至潰爛。手術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手段,效果確切且創傷小,但術后易并發深部血管損傷、隱神經損傷、曲張靜脈殘留、深靜脈血栓(DVT)等并發癥。其中,以DVT較為常見,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血栓脫落而引起肺動脈栓塞,危及患者生命。
通過超聲檢查達到快速確診的目的
超聲是下肢靜脈的首選檢查方法,可以清晰顯示血管內膜的厚度、血管內血流方向;同時能夠發現血管內是否有血栓等病變,并明確位置及血栓的大小。超聲檢查結合病史及其他化驗檢查,明確腿腫原因后,給予相應治療。
開展急性與慢性靜脈血栓的治療
(1)急性靜脈血栓首先要臥床休息,避免下地活動,必要時在下腔靜脈內植入濾器,以免造成血栓脫落而發生肺栓塞等;然后進行靜脈溶栓,必要時可以手術治療。
(2)慢性靜脈血栓發生血栓脫落的可能性較小。最基本的措施是有規律地服用抗凝藥物。如果排除了靜脈血栓的原因,接下來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生化檢查、超聲心動圖等,通過觀察血漿白蛋白含量、蛋白尿、心力衰竭等醫學指標,確診是否存在其他病因,以對癥治療。平時要加強運動,避免久站久坐,是預防血栓最有效的方法。
結論
總之,腿腫最常見的原因是靜脈血栓。防止血栓形成,平時應加強腿部肌肉鍛煉,利用肌肉收縮的作用促進靜脈回流。對于長期臥床、限制活動的患者,可抬高腿部,必要時穿彈力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