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目的? 分析高血壓腦出血疾病特點與患者康復護理需求,評價認知干預、康復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整體康復狀況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9年5月~2020年6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兩組均進行手術治療,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認知干預聯合康復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整體康復狀況,包括神經功能缺損、運動功能以及生活質量、情緒、護理滿意度狀況。結果?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運動功能、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神經功能、情緒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認知干預聯合康復護理干預滿足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康復護理需求,有助于患者神經功能、生活質量以及運動功能等改善,進而促進患者治療預后,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認知干預;康復護理;高血壓腦出血;情緒;生活質量狀況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5-00-03
高血壓是常見慢性病,社會人口老齡化、人們不良飲食與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患病率增高的主因。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獨立風險因素,腦出血是其常見并發癥類型,伴隨高血壓患病率的增加,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也隨之增多。高血壓腦出血需盡早診斷治療,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結合疾病治療經驗,給予高血壓腦出血疾病優選手術治療。經開顱、微創術式,夾閉出血點、血腫清除后保護患者的大腦、神經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基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后仍有明顯的偏癱、失語等后遺癥,從而影響患者術后康復狀況。另外,患者的心理負擔較重,可加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而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所以,提出了加強護理干預的重要性。結合臨床護理經驗,認知干預、康復護理干預助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康復。基于此,本研究以2019年5月~2020年6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將研究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5月~2020年6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均經MRI、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行手術治療,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 27例,女13例;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54.50±6.50)歲;高血壓病程3~15年,平均病程(10.50±2.50)年;出血區域:基底節區15例,丘腦15例,腦葉5例,腦干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18例,大專及以上12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55.02±6.60)歲;高血壓病程5~16年,平均病程(10.20±2.30)年;出血區域:基底節區17例,丘腦16例,腦葉5例,腦干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7例,大專及以上1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出血區域以及文化程度等基線資料接近,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赤峰市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病歷資料完整,符合《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1];②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平穩;③患者術后認知、意識清楚。
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血液疾病等手術禁忌證者;②昏迷等喪失配合能力者;③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予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常規護理。①術前護理。輔助患者檢查,完善術前準備,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向患者家屬進行疾病與手術知識教育,觀察患者病情、監測生命體征。②術后護理。術后壓瘡與誤吸等并發癥情況多發,持續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協助醫生積極處理患者相關并發癥。
觀察組除上述護理外,予以本組患者認知干預、康復護理。①認知干預。患者恢復基本意識后,在家屬陪同下進行治療術式詳細介紹,告知手術存在的相關風險,以建立患者、家屬心理準備。術后第一時間告知家屬手術情況,以緩解家屬情緒。患者恢復期間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進行疾病知識、康復知識宣教,指導家屬予以患者言語鼓勵,溝通中對患者的錯誤認知、消極態度進行引導。鼓勵患者主訴,介紹病區康復效果較好病例、常見并發癥以及處理方式,從而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另外,根據患者康復狀況、身體狀況進行營養干預,強調營養干預的重要性,制訂食譜,告知患者出院后相關注意事項,以提高患者出院后自護能力。②康復護理干預。患者術后康復早期階段,輔助患者擺放良肢位,指導患者患側、健側、仰臥交替調換,維持患者關節功能位。術后第2天從健側口角給予飲水試驗,嗆咳者盡早進行吞咽功能訓練,無嗆咳、自主吞咽者逐漸增加飲水量,逐漸向普食過渡。予以患者上、下肢適當力度按摩,15 min/次、2次/d。術后3 d 協助患者進行關節內收、外展等被動活動,動作輕緩,15 min/次、2次/d;患者術后康復中期階段,在早期康復活動的基礎上延長運動時間,30 min/次、3次/d。視患者病情恢復情況進行床上主動運動,語言障礙者進行逐字、詞、句訓練,大小便失禁、尿潴留者,以按摩、熱敷下腹部等方式促進患者排便、排尿;患者術后康復后期階段,視患者康復情況輔助患者進行坐位平衡訓練,逐漸延長訓練時間。患者可以維持離位平衡后,進行單腿立位平衡訓練,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平衡能力恢復后進行步行訓練,從旁做好輔助,以避免患者跌倒等風險。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洗漱、進食、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訓練,通過循序漸進訓練促進患者康復。
1.4? 觀察指標
①統計分析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護理情況,包括負性情緒、生活質量以及運動功能、神經功能狀況。另外,自制80份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總分0~100分,依據評分劃定患者的滿意程度,包括非常滿意(≥90分)、基本滿意(80~89分)、不滿意(≤79分)。患者護理總滿意度計算:(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②以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評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運動功能,患者的評分越高,運動功能恢復越好,呈正比關系[2]。③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 Stroke Scale,NIHSS)評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越高,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呈正比關系[3]。④以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評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生活質量,取軀體功能、軀體角色、情緒角色、社會角色指標,評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呈正比關系[4]。⑤以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臨界值53分)、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臨界值50分)評估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情緒,總分均為百分制。評分、負性情緒呈正比關系[5]。
1.5? 統計學分析
將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觀察指標導入SPSS 19.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以[n(%)]進行表示,對應檢驗值字2;計量資料觀察指標評分以(x±s)進行表示,對應檢驗值t;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評分比較
觀察組情緒及神經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運動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顱內局部微動脈血管壁長期血流動力學異常、血管壁變薄破裂所致的顱內出血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大腦神經功能。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亦隨之提升。但是患者語言、肢體功能等方面認知障礙情況仍不可避免,加重了患者恢復期的身心負擔。為促進患者康復,需加強臨床護理干預工作。經臨床證實,患者術后恢復早期階段開始強化護理干預工作,助于調節腦組織可塑性,可提高神經元細胞的活躍程度、促使腦組織非損傷區域生理功能重建,減輕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程度,促進患者康復。認知干預通過予以患者與家屬手術準備、心理安慰、疾病與手術知識介紹、飲食指導等圍術期健康教育,可以穩定患者身心狀況,建立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患者自護能力,滿足患者對疾病與治療、康復等方面的護理需求。康復護理干預通過予以患者術后康復早期階段擺放良肢位、關節功能位變化、吞咽功能訓練、肢體按摩等措施;中期階段進行床上主動運動、語言障礙訓練等措施;后期階段坐位平衡訓練、離位平衡訓練、單腿立位平衡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整體上促進患者康復,減輕患者的身體、心理負擔。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加強護理干預促進患者康復,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患者滿意度高。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加強護理干預助于減輕患者恢復期間的心理負擔,減輕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觀察組患者上肢運動功能評分以及下肢運動功能評分高、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加強護理干預助于促進患者運動功能改善,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康復護理聯合認知干預適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可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劉艷等人研究指出,高血壓腦出血手術圍手術期護理中配合認知干預、康復護理干預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預后,具有臨床護理價值[6]。
本研究結果與李秀玲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護理后,觀察組上肢運動功能與下肢運動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各項觀察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7]。
綜上所述,伴隨醫療技術的進步,有效挽救了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生命。但是基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后遺癥情況明顯,直接增加患者身心負擔,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狀況。所以,需加強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工作,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康復護理聯合認知干預滿足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護理需求,有助于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升患者遵醫行為,促進患者運動功能以及神經缺損功能改善,進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駱明濤,伍聰,陶傳元,等.《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急救診治解讀[J].中國急救醫學,2021,41(3):185-190.
[2]龔麗娟,李梅.分析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患者中的價值[J].科學養生,2020,23(10):120.
[3]李慧.基于康復理念的針對性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干預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12):67-68.
[4]施春燕.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分期康復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21):262-263.
[5]姜燁.腦出血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1):217-218.
[6]劉艷,樸東順,黃廣為,等.認知干預和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科學,2020,43(3): 94-95,97.
[7]李秀玲.分期康復護理聯合認知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22):172-174.
224350051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