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陳剛 洪蕾 劉嘉逸
關鍵詞 投融建營;項目管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中圖分類號 U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04-0190-03
0 引言
打造“四個平臺”,實施“投融建營”一體化管理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交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打造“四個平臺”,實施“投融建營”一體化管理,既符合交投公司的戰略發展定位,也是交投公司履行三個主體責任的關鍵動作,實現從“三權分立”到“三位一體”,全面支撐戰略落地。
在傳統的投建營分離模式下,一方面項目投資、建設、運營階段由不同的責任主體實施,投資—建設、建設—運營、投資—運營、投資—建設—運營間無法形成無縫銜接,容易出現管理不協調、權責不匹配等現象;另一方面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等各個責任主體利益目標不統一,難以形成合力。在傳統模式下,資本運作業務也未能在投資收益復核、建設成本控制及運營效益提升等方面充分發揮協同作用[1]。
投建營一體化轉型發展是交通投資企業推動發展方式變革、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投建營一體化模式與傳統的投資模式不同,它將項目的運作范圍在投資業務的基礎上擴展到了工程建設這一項目運作的關鍵環節[2],實現了以投資拉動工程建設業務的目的。投建營一體化通過高效整合企業內部各類資源,實現交易成本降低、減少各方及整條產業鏈內耗,有效降低建設運營成本[3]。
1 “四個平臺”功能定位
1.1 總功能
“四個平臺”是指在投資決策支持、建設管理、運營管理與資本運作各業務范圍,以投資為主導,以實現投資價值最大化為目標,構建以制度、業務、知識與人才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建立以平臺能力建設與業務開展、投資收益全過程動態分析為重點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各個平臺的有效銜接、相互促進和有機融合,形成具有葛洲壩特色、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融建營一體化發展格局。
1.2 分功能
投資決策支持平臺:主要從業務研究、商業模式設計、投資論證、風險識別應對和投資評估等方面,為集團股份公司交通基礎設施業務投資決策提供專業支持。
建設管理平臺:以投資目標管理為主線,以合同管理為中心,通過項目策劃、資源保障、履約管理和過程管控等措施,實現投資、進度、質量、安全環保等建設目標。
運營管理平臺:圍繞運營管理標準化、智能化和路衍經濟特色化、多元化,以價值創造為核心,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
資本運作平臺:通過存量資產分析,以股權運作、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產結構,拓展融資渠道,提升可持續投資能力。
2 “四個平臺”建設主要做法
“四個平臺”的建設思路,主要圍繞“12345”建設思路來開展,即圍繞一個愿景,堅持兩類原則,采取三大步驟,構建四個體系,實施五項保障,持續深化投融建營一體化建設,打造“功能完善、科學規范、運轉高效、協同發展”的“四個平臺”。
2.1 一個愿景
以公司戰略發展思路為指導,實施投融建營一體化管理,不斷提升投資決策支持能力,不斷提升建設和運營管理能力,不斷提升資本運作能力,推動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建設行業領先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公司,打造“葛洲壩交投”知名品牌。
2.2 兩類原則
2.2.1 基本原則
投資主導原則——堅持投資承包雙輪驅動,突出投資價值導向。
全生命周期原則——堅持投融建營一體化管理,突出投資效益導向。
2.2.2 專業原則
投資決策支持平臺——戰略導向、決策科學。
建設管理平臺——目標導向、投資受控。
運營管理平臺——效益導向、價值創造。
資本運作平臺——結果導向、持續發展。
2.3 三大步驟
第一階段,夯實平臺根基,全面推進“四個平臺”基礎建設。建設治理體系、制度體系和業務體系,搭建可供分析及應用的各類數據庫,配備投融建營專業人才,初步具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第二階段,完善平臺功能,重點提升“四個平臺”專業水平。形成投融建營標準化管理體系,完善各類數據庫,系統培養各類專業人才,全面提升投資決策支持、建設管理、運營管理和資本運作能力。
第三階段,提升平臺價值,充分發揮“四個平臺”綜合優勢。高效開展投資決策支持、建設管理、運營管理和資本運作工作,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推動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2.4 四個體系
2.4.1 制度體系
(1)建立項目投融資決策支持制度體系。以“全生命周期管理、風險可控、效益最大化”為原則,建立投資決策支持平臺工作機制,強化業務協同能力,科學把握投資方向,嚴控投資風險,保障投資收益。
(2)建立項目建設管理規范化制度體系。以項目管理層級和責任主體定位為基礎,分級分類開展制度建設,建立“投資主導、分級授權、過程受控、協同經營”的項目管控體系,強化契約精神,提高項目管理履約水平。
(3)建立項目運營管理標準化制度體系。圍繞價值創造,制定以標準化運營管理和特色化路衍經濟為核心的制度體系,落實“一路一策”專項運營管理機制,提升運營效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投資收益快速提升。
(4)建立項目資本運作專業化制度體系。以“依法合規、服務戰略、結構合理、資本循環”為原則,構建以資本運作管理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健全資本運作監管制度,完善對國有資本重大運作事項的管控機制,保障資產的有效盤活和結構優化。
2.4.2 業務體系
(1)建立以決策科學為導向的投資決策支持業務體系。制定切合公司實際的投資決策支持方案,明確項目篩選、投資論證和成果交付等工作流程,建立投資開發全過程風險防控機制,開展項目實施階段的動態投資評估,持續提升業務能力,有效保障項目投資回報。
(2)建立以投資控制為導向的建設管理業務體系。圍繞項目建設各階段建設管控要點,制定“2+3+N”建設管理業務體系,重點加強投資控制、工期進度及商務合同管理,提升建設管理能力,保障投資受控,提升管控水平。
(3)建立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運營管理業務體系。建設集“智慧運行、智慧服務、智慧養護、智慧管理”于一體的“大運營”發展模式,創新引進“服務區+”多元化發展理念,拓展路衍經濟新增長點,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提升。
(4)建立以持續發展為導向的資本運作管理業務體系。創新融資模式,跟蹤重點資產的運行狀況,動態研判資產價值,適時推動重點資產的資本運作,優化資產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提升公司的再投資能力,形成投資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2.4.3 知識體系
(1)建立投資決策支持資料庫和研究成果庫。全面掌握國家政策法規、行業形勢、業務資源等系統性數據資料,形成體系完備、作用突出的研究成果庫,強化成果應用,提升投資決策支持能力。
(2)建立項目管理標準化文件、數據庫和成果庫。明確建設管理事項與業務流程,收集并整合建設管理、技術、商務文件和科技等數據和成果,提供規范性指引,有效開展成果轉化推廣應用。
(3)建立運營管理技術標準庫。對標機電運維、橋隧管理、道路養護、應急保障等行業先進技術,形成涵蓋行業數據、標準規范等基礎數據,積累技術成果,制定技術標準,增強專業技術實力。
(4)建立資產動態信息庫和資源信息庫。跟蹤重點資產的運行狀況,動態研判資產價值。整合內外部資源,按照機構類型分類管理,深化與金融資本、產業資本、第三方機構等合作關系,促進資本配置優化,提升再投資能力。
2.4.4 人才體系
(1)優化人才規劃體系。開展人才盤點工作,全面分析人才現狀和發展規律。重點引進和培養工程管理、商務管理、技術管理、運營管理、投資開發及資本運作等專業領軍人才與業務骨干,實現專業領軍人才、業務骨干人才、青年儲備人才達到合理配置,進一步強化中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實現干部隊伍年輕化。
(2)健全人才評價體系。堅持德才兼備,建立科學有效的人才分類評價機制,并結合平臺崗位能力需求開展勝任力評價,豐富考評手段,采用個人述職、面試答辯、專家評價等方式,提高評價的針對性、精準性和激勵性,助推人才快速成長。
(3)完善人才開發體系。結合投融建營專業能力素質要求,分類別、分層次制定人才專項培養方案,推行常態化導師制、系統培訓、輪崗交流、基層歷練等人才培養舉措,不斷對標外部市場標桿企業的先進理念,著力提升平臺業務專業能力、研判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4)暢通人才成長體系。以業績、能力為導向,搭建科學、規范的員工崗級發展和干部管理體系,打造涵蓋管理序列、技術序列、技能序列的多元化發展通道,并建立與人才成長通道相配套的激勵約束機制,激發人才活力。
2.5 五項保障
2.5.1 人才保障
(1)以平臺需求為導向,建設梯次合理、結構科學、素質優良的人才體系,重點加強投資決策支持、建設管理、資本運作等方面人才隊伍建設。
(2)重點把握“四個平臺”人才發展戰略方向,創新人才發展機制,專注平臺人才專業能力和素質提升,突出年輕干部的選拔與培養,科學儲備專業骨干力量。
2.5.2 組織保障
(1)全面加強“四個平臺”建設實施的組織領導,對平臺建設實施過程實行統籌管理和協調指揮,注重分類指導,強化有效督導,扎實推進“四個平臺”各階段重點工作。
(2)整合公司各部門資源力量,建立以“四個平臺”工作組為核心,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共同推進“四個平臺”體系建設。
2.5.3 機制保障
(1)強化制度保障,立足公司業務發展定位,系統規劃、分級分類開展平臺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為投融建營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機制保障。
(2)構建集團內業務大協同機制,明確各方協同關系,發掘、整合、利用現有資源,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構建高質量產業發展體系。
2.5.4 科技保障
(1)以5G、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為依托,建設投融建營一體化信息化管控平臺。結合BIM技術打造項目管理平臺,探索建立智慧工地監管新模式。加強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平臺建設,推動智慧公路智能化水平。
(2)提升科技創新、設計和技術管理能力,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術保證和支持。加強重點科技項目的研發與成果轉化,以降本增效、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為目標,豐富公司核心技術儲備。做實工程項目技術服務,整合內外部專家團隊和技術資源,為工程項目進度、質量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撐。
3 “四個平臺”建設實施效果
3.1 有利于整合內外資源搭建產業鏈一體化平臺
公司開展“四個平臺”建設,圍繞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和資本運作實施“投融建營”一體化管理,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發揮了葛洲壩集團在設計、施工、監理、制造、運營等方面的一體化優勢,帶動骨干企業參與項目建設,實現了從前期規劃、勘測、設計,到中期施工、建設,再到后期運營、管理的全產業鏈覆蓋,有利于提升企業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3.2 有利于統籌項目開發全過程,重視高附加值環節
根據“四個平臺”建設要求,結合公司發展定位與業務定位,以交投公司作為項目投資主體,統籌協調項目開發全過程,實現從規劃設計、施工建造、運營管理各過程統籌優化,提升項目整體效益。同時,以投資為主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也將推動公司更加關注高附加值的規劃設計、投融資和運營等環節[4],實現產業鏈向高端領域延伸,從而有利于逐漸從低附加值環節向高附加值領域延伸,實現由傳統工程承包商向高端專業建造商的轉變。
3.3 有利于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控
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具有范圍廣、周期長等特點[5],同時項目本身投資風險也較大[6]。開展“四個平臺”建設有利于整合兩級集團范圍內的技術、商務等專業力量,實現從投資項目篩選、建設過程指標控制、運營等各個階段準確深層次地識別和管控項目風險[7](如在項目前期,通過從技術層面對項目的方案和財務指標風險進行準確的定義和分析,為項目商務談判提供支持),從而最大限度降低項目實施風險。
4 結語
該文根據交投公司戰略發展定位和業務定位,結合“四個平臺”建設工作實際,探討基于投建營一體化模式下的“四個平臺”建設對于交通投資企業實現投資價值最大化,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體化發展格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該文主要對開展“四個平臺建設”的主要做法進行了系統論述,即“圍繞一個愿景,堅持兩類原則,采取三大步驟,構建四個體系,實施五項保障”,持續深化投融建營一體化建設,打造“功能完善、科學規范、運轉高效、協同發展”的“四個平臺”。最后對“四個平臺”建設的實施效果進行了闡述。
參考文獻
[1]李明峰. 交通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研究[J]. 人民交通,?2020(5): 60.
[2]王茜, 張春光. “投融建營一體化”中的投資收益率問題[J]. 施工企業管理, 2021(7): 75-76.
[3]劉文麗. 淺談交通工程項目投資控制與管理[J]. 市場觀察, 2020(10): 36.
[4]梁永紅. 交通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分析[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8): 280.
[5]馬德隆. 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基本經驗與未來展望[J]. 宏觀經濟管理, 2019(8): 39-44.
[6]童瑋, 許峰. 交通投融資平臺的后市場化轉向[J]. 中國公路, 2012(15): 46-55.
[7]潘勇舟. 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瓶頸問題研究[D]. 長沙:國防科技大學, 2017.
259150078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