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梅?甘炳天?黃永月?譚丹華?周麗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慢性咳嗽的病因及相關影響因素。方法:選取2019年6月~2021年11月我院365例慢性咳嗽患兒(病例組),另抽調同期體檢小兒100例(正常組),分析其發病原因及影響因素。結果:不同年齡段小兒咳嗽均以反復呼吸道感染為主要發病原因;有呼吸道疾病史、粉塵接觸史、過敏史,室內有花草或寵物的小兒慢性咳嗽發病率明顯高于無呼吸道疾病史、粉塵接觸史、過敏史,室內無花草或寵物的小兒(P<0.05);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有呼吸道疾病史、粉塵接觸史、過敏史,室內有花草或寵物是小兒慢性咳嗽發病的影響因素。結論:小兒慢性咳嗽發病原因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而發生一定變化,以反復呼吸道感染為主要病因;呼吸道疾病史、粉塵接觸史、過敏史、室內有花草或寵物均為小兒慢性咳嗽發病相關影響因素。
關鍵詞:小兒患者;慢性咳嗽;病因分布;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256.1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小兒慢性咳嗽屬于臨床兒科常見疾病之一,通常指咳嗽癥狀持續時長在4周以上,且不存在其他顯著的伴隨癥狀,無肺部體征,行胸部X線片檢查結果無異常,臨床常規治療未見效果者[1]。本病患兒以干咳反復發作為主要臨床表現,小兒頻繁發生咳嗽,容易引發咽喉紅腫,且咳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誤吸情況進而引發吸入性肺炎甚至是窒息,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安全[2]。但慢性咳嗽具有發病機制復雜的特點,導致臨床診斷與治療實施較為困難,且盲目治療容易造成病情綿延難愈。故本研究對我院慢性咳嗽患兒病因展開分析,并探討其相關影響因素,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11月我院365例慢性咳嗽患兒及同期體檢的100例正常小兒為觀察對象。病例組男女比例222:143,年齡4個月~14歲,均值(7.29±0.84)歲;正常組男女比例59:41,年齡6個月~13歲9個月,均值(7.32±0.81)歲。兩組年齡及性別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病例組患兒均符合小兒慢性咳嗽臨床診斷標準;所有小兒家屬均知情同意加入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者;存在精神異常無法配合者。
1.2方法
(1)相關人員負責調查并記錄所有入組對象的有無家族哮喘史、呼吸道疾病史、粉塵接觸史、過敏史等一般資料;并向家長詢問家庭室內是否擺放花草或養寵物等情況。(2)病例組小兒按照年齡進行再次分組(其中3歲以下26例、3~7歲56例、7歲以上16例),觀察其不同年齡段發病原因分布情況。
1.3數據處理
運用統計軟件SPSS 21.0,(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意義。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患者一般資料為自變量,P=0.05為逐步篩選變量的標準。
2.結果
2.1病例組不同年齡段發病原因分布
不同年齡段小兒咳嗽均以反復呼吸道感染為主要發病原因,其中3歲以下小兒常見原因還包括咳嗽變異性哮喘;3~7歲小兒常見原因還包括鼻竇炎及支氣管肺炎支原體感染;7歲以上小兒常見原因也包括鼻竇炎及支氣管肺炎支原體感染,見表1:
2.2小兒慢性咳嗽發病單因素分析
有呼吸道疾病史、粉塵接觸史、過敏史,室內有花草或寵物的小兒慢性咳嗽發病率明顯高于無呼吸道疾病史、粉塵接觸史、過敏史,室內無花草或寵物的小兒(P<0.05),見表2:
2.3影響因素
經單因素分析獲得呼吸道疾病史、粉塵接觸史、過敏史、室內花草或寵物等連續變量,上述因素均為自變量,小兒慢性咳嗽發病為因變量,帶入Logistic回歸方程計算發現,有呼吸道疾病史、粉塵接觸史、過敏史,室內有花草或寵物是小兒發生慢性咳嗽的影響因素,見表3:
3.討論
咳嗽主要指機體感染病原體、接觸過敏原或異物等引發的氣道保護性反射,以便于清除呼吸道內異物及過多分泌物[4]。呼吸系統相關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及咽喉炎等)均可引起該病癥,若患者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反復感染,機體就會持續產生強烈的咳嗽[5]。這種情況不僅容易造成患者氣道黏膜受損,且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本研究中,3歲以下慢性咳嗽患兒發病因素中以反復呼吸道感染為主,可能與嬰幼兒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機體免疫能力低下有關,導致其容易遭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感染癥狀若持續加重可破壞患兒氣道上皮的完整性,并引發暫時性的氣道高反應,最終造成慢性咳嗽。此外,上呼吸道感染還可導致呼吸道細胞發生脫落,所產生分泌物對小兒產生刺激以誘發咳嗽,一般癥狀可持續1~2周甚至更長時間;而部分患兒則逐步進展為慢性咳嗽,從而增高其呼吸道反應性,引起支氣管內膜慢性炎癥反應,導致咳嗽反射感受器閥值降低[6]。哮喘也是引發小兒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本病所引發的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及慢性呼吸道炎癥均可使氣道處于高反應狀態,從而引發咳嗽反射[7]。本研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發現,小兒慢性咳嗽發病與環境因素(粉塵接觸、動物毛發等)密切相關;因此臨床針對慢性咳嗽患兒,可通過各種非藥物措施(例如撤除室內花草、減少粉塵的產生等)以改善其咳嗽癥狀;針對未出現慢性咳嗽癥狀但具有相關危險因素的小兒,及早采取科學合理的預防性干預措施(如佩戴口罩、避免與粉塵環境接觸),必要情況下可開展預防性藥物治療,以減少臨床小兒慢性咳嗽的發生。
綜上所述,小兒慢性咳嗽發病原因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而發生一定變化,感染后咳嗽及咳嗽變異性哮喘為主要病因;積極采取干預措施以排除小兒慢性咳嗽發病的風險因素,可為兒童生長發育提供良好保障。
參考文獻:
[1]劉麗群,王進東. 鼻咽喉科疾病致小兒慢性咳嗽118例患兒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4):5827-5829.
[2]謝宇飛,顧華. 小兒慢性咳嗽原因分布與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4):42-43.
[3]姜永紅,姜之炎,肖臻,等. PC-QoL問卷評價中藥聯合耳穴治療對1~6歲慢性咳嗽患兒生活質量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5):457-462.
[4]楊紅梅,符改梅,呂云. 小兒慢性咳嗽的病因及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2020,49(12):1552-1554.
[5]宮玉花,紅霞,阿拉騰其木格. 研究小兒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相關影響因素[J]. 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0):286.
[6]朱艷麗. 小兒慢性咳嗽的病因與臨床治療分析[J]. 世界復合醫學,2020,6(8):35-37.
[7]張娜莉,馬原,田玉恒,等. 583例慢性咳嗽病例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 華南預防醫學,2021,47(6):791-793.
239450118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