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共情護理對剖宮產產婦術后心理狀態與產后抑郁癥的影響效果。方法:選取剖宮產產婦96例,對照組(48例)采用心理護理,觀察組(48例)聯用共情護理和心理護理,對比兩組剖宮產產婦負性心理情緒、護理滿意度、產后抑郁癥幾率、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剖宮產產婦護理后焦慮SAS評分、抑郁SDS評分、恐懼CAQ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產后抑郁癥幾率低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結論:共情護理在剖宮產產婦術后護理中的護理效果更好且更具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共情護理;剖宮產產婦;術后心理狀態;產后抑郁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749.4+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2
剖宮產術已成為解決難產和某些產科合并癥和挽救產婦和圍產兒生命的有效手段,臨床中剖宮產術比較常見[1]。剖宮產手術指征為難產、妊娠并發癥、妊娠合并癥、珍貴兒,即使剖宮產手術已經相當成熟,剖宮產產婦仍然會產生一定的恐懼、焦慮心理,容易導致剖宮產產婦出現產后抑郁癥,最終影響其術后生活質量,因此有必要對剖宮產產婦常規護理方法進一步優化,降低剖宮產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2]。本社區醫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診的剖宮產產婦中,隨機選取96例作為樣本,觀察聯用共情護理和心理護理是否會對剖宮產產婦產后抑郁癥的減少產生積極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照組剖宮產產婦平均年齡(28.71±1.42)歲,平均孕周(38.45±0.64)周;觀察組剖宮產產婦平均年齡(28.67±1.44)歲,平均孕周(38.53±0.70)周。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實驗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3]。
納入標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胎兒畸形者;精神病史者;妊娠并發癥或合并癥嚴重者[4]。
1.2方法
(1)心理護理。社區醫院護理人員主要通過溝通方式拉近與剖宮產產婦之間的距離,產婦就診后確定通過剖宮產手術妊娠后容易產生嚴重負性心理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必須重視心靈方面的交流,讓產婦認識到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性,這樣剖宮產產婦產前負面心理情緒才會隨之減少,最終妊娠后患者出現產后抑郁癥的幾率才會隨之降低[5]。
(2)共情護理。社區醫院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視角轉換、心理情緒監督反饋、密切交流等方式與剖宮產產婦共情。視角轉換的關鍵之處在于從剖宮產產婦的角度考慮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這樣才能感受到剖宮產產婦的內心想法[6];心理情緒監督反饋的目的是持續高度關懷剖宮產產婦,讓產婦認為自己被家人和護理人員理解,這樣產婦的日常行為才會逐漸恢復正常[7];密切交流可以通過肢體語言、眼神等方式進行交流,讓護理人員時刻關注產婦的情緒變化情況[8]。為了進一步提高社區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可以對其開展專業培訓,使其了解剖宮產產婦產后抑郁癥出現的原因,盡量讓護理人員在共情下建立對產婦的同理心,這樣才能全面提高社區剖宮產產婦護理水平[9]。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剖宮產產婦在不同護理方法下的負性心理情緒、護理滿意度、產后抑郁癥幾率、生活質量評分。焦慮SAS評分、抑郁SDS評分滿分100,恐懼CAQ評分滿分64,評分越高表示剖宮產產婦負性心理情緒越嚴重;護理滿意度直接根據醫院剖宮產產婦滿意度調查問卷得到最終調查結果;生活質量評分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剖宮產產婦術后生活質量越高。
2結果
2.1負性心理情緒對比
觀察組剖宮產產婦在共情護理下焦慮SAS評分從53.42±2.54(分)降低至35.15±1.22(分)、抑郁SDS評分從61.40±3.92(分)降低至34.19±1.60(分)、恐懼CAQ評分從32.35±1.81(分)降低至5.42±0.74(分),對照組剖宮產產婦在心理護理下焦慮SAS評分從53.35±2.61(分)降低至42.72±1.83(分)、抑郁SDS評分從64.28±3.95(分)降低至45.57±2.74(分)、恐懼CAQ評分從32.56±1.83(分)降低至13.18±1.20(分),觀察組在剖宮產產婦在共情護理下各項負性心理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剖宮產產婦在單用心理護理和聯用共情護理+心理護理方法下各項負性心理情緒評分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對比
剖宮產產婦在共情護理下護理總滿意度從83.33%提高至95.83%,觀察組在剖宮產產婦在共情護理下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剖宮產產婦在單用心理護理和聯用共情護理+心理護理方法下護理滿意度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產后抑郁癥幾率對比
剖宮產產婦在共情護理下護理總滿意度從25.00%降低至6.25%,觀察組在剖宮產產婦在共情護理下產后抑郁癥幾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剖宮產產婦在單用心理護理和聯用共情護理+心理護理方法下產后抑郁癥幾率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3。
2.4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剖宮產產婦在共情護理下生活質量評分從82.41±3.26(分)提高至89.70±1.87(分),對照組剖宮產產婦在心理護理下生活質量評分從82.56±3.23(分)提高至85.62±2.55(分),觀察組在剖宮產產婦在共情護理下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剖宮產產婦在單用心理護理和聯用共情護理+心理護理方法下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4。
3討論
本文實驗結果表明:觀察組剖宮產產婦護理后焦慮SAS評分、抑郁SDS評分、恐懼CAQ評分分別為35.15±1.22(分)、34.19±1.60(分)、5.42±0.74(分),可見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聯用共情護理能夠顯著改善剖宮產產婦負性心理情緒;觀察組剖宮產產婦護理總滿意度為95.83%,可見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聯用共情護理能夠顯著提高剖宮產產婦對社會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觀察組剖宮產產婦產后抑郁癥幾率為6.25%,可見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聯用共情護理能夠顯著降低剖宮產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觀察組剖宮產產婦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為89.70±1.87(分),可見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聯用共情護理能夠顯著改善剖宮產產婦術后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共情護理下剖宮產產婦負性心理情緒評分顯著下降、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產后抑郁癥幾率顯著降低、生活質量評分顯著提高,共情護理在剖宮產產婦術后護理中更具推廣價值且對剖宮產產婦產后抑郁癥的減少具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胡丁燕.剖宮產產婦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33):128-129.
[2]楊文博.雙向質量反饋模式在剖宮產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21):185-186.
[3]王瓊.觀察優質護理聯合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21,7(30):180-182.
[4]孫桂艷.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產婦中的應用價值及對產婦心理情緒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22):104-105+113.
[5]丁加妹.舒適護理對行剖宮產產婦術后舒適度及切口疼痛程度影響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6):176+190.
[6]胡淑芬.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對剖宮產產婦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7):225-226.
[7]袁路路.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剖宮產產婦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03):383-384.
[8]王麗靜.整體護理干預在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6):209-210.
[9]張引蓮,謝亞麗,劉婭娜,等.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護理策略對計劃性剖宮產產婦產后恢復情況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16):184-186.
作者簡介:朱珊珊,女,本科學歷,1990年10月出生,護師職稱,研究方向:產后抑郁護理
243950052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