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堯 黎昌鑫
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
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博大兼容、海納百川的特點,在堅守本土傳統文化的同時,又能不斷地吸收外來的優秀文化,在實踐中不斷地為己所用。漢朝在朝代更迭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從文景之治到明章之治,漢代在各個方面和領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漢代文化博大兼容,在各個方面和領域表現出了包容性的特點。漢代把多元文化統一起來,“共生并存”。漢代在藝術上取得輝煌的成就,裝飾紋樣種類繁多,有著較大的歷史文化價值和人文藝術價值。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漢代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漢代裝飾紋樣對現代裝飾藝術的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
漢代裝飾紋樣是在漢代統一和漢人生活穩定的基礎之上發展繁榮起來的。漢代實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這些措施對推動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起到了主導性的作用。漢代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政治局面相對穩定,百姓生活“民康物阜”,在社會局面穩定的發展狀態下,漢代手工業作坊的發展進入了穩定階段,從而推動了漢代裝飾紋樣的繁榮昌盛,為裝飾紋樣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漢代器物裝飾紋樣精美、造型大氣、構思巧妙、四角俱全、裝飾圖案華麗優美,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還具有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漢代器物華麗、優美的造型設計元素被皇家貴族所喜愛,導致器物被貴族所推崇,此時裝飾紋樣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表現手法上顯得華麗高貴。在漢代,裝飾藝術之所以輝煌是因為當時厚葬之風的盛行,例如長沙馬王堆漢墓所出土的文物里面就有大量帶有裝飾紋樣的精美器物,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漢墓出土的每件器物上面都有非常精美的裝飾紋樣。厚葬之風的盛行直接賦予了漢代器物裝飾紋樣更強的生命力,推動了漢代裝飾紋樣藝術的空前繁榮,為漢代之后的繁榮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性條件。
漢代受黃老思想的影響、對陰陽五行思想的推崇、厚葬之風的盛行以及對長生不老的期盼等促進了漢代裝飾紋樣的快速發展和變化,最終形成了漢代獨特的裝飾藝術風格。漢代文化兼容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文化,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在漢代裝飾紋樣上得到了完美的呈現和表達。漢代是一個注重封建迷信并且帶有神秘浪漫主義色彩的時代,厚葬之風盛行,神話故事也隨之快速地發展繁榮起來。
總的來說,受當時社會思想的影響,漢代的裝飾紋樣隨著審美水平的提高逐步發展,同時受到了浪漫自由的楚文化的影響。
漢代裝飾紋樣種類繁多、內容豐富,部分現代裝飾藝術仍舊在借鑒。對漢代的裝飾紋樣與現代裝飾藝術二者之間的碰撞進行簡要的探討和分析,通過對漢代裝飾紋樣特征的分析,不斷地深度挖掘和剖析漢代裝飾紋樣對現代裝飾藝術設計的重要影響。漢代裝飾紋樣與現代裝飾紋樣巧妙地融合重組,對裝飾藝術設計的發展思路和設計理念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尊重漢代文化的前提下,研究漢代裝飾紋樣元素的再生設計,希望在了解漢代裝飾紋樣的同時能夠為現代裝飾藝術的發展提供好的建議,在發展現代裝飾藝術的同時能夠繼續體現出優秀的民族文化,在發展中不斷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通過查閱資料對漢代裝飾紋樣的藝術特征進行分析,漢代裝飾紋樣對指導現代裝飾藝術和紋樣的創新與研究能夠產生重大影響。漢代裝飾紋樣與現代裝飾藝術融合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并且對未來裝飾藝術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漢代裝飾紋樣繼承和發展了優秀傳統文化,在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一種美的詮釋和身份地位的表達。研究裝飾紋樣時可以促進裝飾圖案的發展,同時對繼承和弘揚傳統裝飾藝術文化有重要意義。漢代裝飾紋樣與現代裝飾藝術相結合不僅能夠繼承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對原有的裝飾紋樣重新組合或大膽創新,從而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為推動漢代裝飾藝術文化的傳承和現代裝飾藝術的發展做出貢獻。
漢代裝飾紋樣種類繁多,可分為云紋、植物紋、人物紋、動物紋、幾何紋等。
云紋強調的是線性美,線條流暢,相互嫁接組合。
植物紋樣在裝飾紋樣里或者是以單獨的形式出現,或者是和其他紋樣組合出現。
人物紋樣在裝飾里的表現比較薄弱,這些人物主要以線條和平涂為主,對人物的表現比較樸實,帶有古拙氣息。
動物紋樣在裝飾里是神話的產物,造型古樸、氣韻雄強。
幾何紋樣注重裝飾紋樣的表現形式和方法,并且追求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漢代裝飾圖案構圖簡單、大氣、流暢、豐富、多變、和諧,亂中有序,以線成面,樸實無華。漢代裝飾紋樣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藝術表現手法,以幻想和浪漫主義的手法創造出活潑的云紋、鳥紋及龍紋等圖案。漢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裝飾圖案是畫像石、畫像磚和瓦當。畫像磚的表現技法變化多樣,有陰刻、陽刻、剪影等藝術表現手法,畫面整體構圖方式以格律式、平視體、立視體為主。漢代裝飾紋樣具有流動性的特點,高度的技巧使畫面呈現出了自然流暢的旋律。
漢代裝飾紋樣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表現手法豐富、構圖嚴謹不失靈活,畫面整體色彩豐富,并且增加了中間色的運用。漢代與周邊國家之間的交往密切,出現了很多新的圖案,另外在材質的運用和表現形式上也是豐富多樣。在藝術精神上,漢代圖案深受戰國時期楚國傳統的浪漫主義情懷和儒家孔孟理性思想的影響,既有現實主義的單純樸素,又有浪漫主義的天馬行空和明顯的生活氣息。在表現技法上,漢代圖案也與以往大不相同,逐步走向成熟,創作思想體系逐漸完善。
漢代裝飾紋樣更加趨于大氣,線條舒展流暢,形態大膽夸張。裝飾畫面富有韻味,并有虛實相間的節奏感。漢代延續戰國時期的裝飾風格,反復連續的圖案組織形式、變化多端的曲線簡練、明快,強調了線條的動態美,多種裝飾紋樣之間相互襯托、相互組合搭配,畫面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構圖使裝飾畫面效果非常和諧,呈現出一種大氣。漢代裝飾紋樣的裝飾性非常強,可以很好地與現代裝飾藝術相融合,個性化地與各種裝飾器物相結合。
裝飾藝術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其發展程度體現了人們對美的認知程度。裝飾是一門美化環境、物體的藝術,它通過對裝飾紋樣的提取、顏色的把控、材質的選取等呈現了人們關于現代裝飾藝術的觀念或情感。現代裝飾藝術的生命力取決于人們對社會發展質量的認知高度,取決于對藝術內容的表達與展現形式的統一,取決于顏色和材質的和諧統一。現代裝飾藝術是時代的新生產物,有著非常強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裝飾藝術來源于人們對大自然的一種精神寄托和思想表達的呈現,是一種美化人類物質生活的表現形態,是以形狀、色彩、結構等元素對生活原有事物的一種重新組合。經過時間的錘煉,裝飾已經超過了美化事物的作用,是人類精神素養和思想結晶的承載。
對于現代藝術工作者來說,漢代裝飾紋樣獨特的搭配是用之不盡的資源和非常寶貴的財富,通過對紋樣的直接沿用、變形夸張、拆分重構、抽象寫意以及對顏色的掌控和整體構圖的把握,一定會創作出不少優秀作品。現代裝飾藝術的表達形式和媒介多種多樣,可以通過各種媒介進行創新,許多產品設計、服裝設計等都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性發展,在創新中要符合發展的審美觀念,要有大眾化和普適化的特點,不斷地在繼承漢代裝飾文化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漢代裝飾文化。
中國傳統裝飾紋樣源遠流長,是華夏精神文化以及物質文化的積淀。傳統紋樣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對現代裝飾藝術設計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在當今設計大環境的影響下,將其應用在環境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等設計領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創新性的發展戰略是我們現在面臨的重要課題,將漢代裝飾紋樣運用到現代裝飾藝術領域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實踐。下面對漢代裝飾紋樣在現代裝飾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案例進行簡要分析。
案例一:中國著名品牌“東北虎”在中式婚禮服的設計中運用了漢代的裝飾元素,在禮服的款式上借鑒了漢代服飾的“上衣下裳”,禮服的風衣設計借鑒了漢代皇后的“霞帔”,在風衣的圖案裝飾上運用了具有象征意義的鳳凰圖騰來裝飾點綴,服飾上的花紋用刺繡的方式來呈現。漢代服飾元素的豐富多樣為現代設計師提供了創作素材和創作靈感,可以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傳統文化。
案例二:杭州的一家漢代主題餐廳,無論是風格選取還是裝修布局都充滿了漢代元素,尤其是四神紋等紋樣布滿餐廳的角落,給人以磅礴大氣之感。該餐廳除了在裝飾上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漢代裝飾紋樣外,在顏色搭配上也以漢代圖案中的主色為主,整體極具漢代文化風格,同時又十分符合現代審美,是對漢代裝飾紋樣的一次成功轉化。
創新性傳承是現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傳承過程中合理利用傳統文化,融入新思想、新觀念,創造出既適合現代人的審美觀而又不失時尚特點的傳統文化元素,設計的“新思潮”“新理念”不斷地沖擊著現代裝飾藝術的發展,在不摒棄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下以“求新”“求異”“求變”的方式來尋找漢代裝飾紋樣與現代裝飾藝術結合的契合點。
漢代裝飾紋樣的打散與現代裝飾藝術的重構能重新打開新局面。傳統紋樣與現代藝術的融合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符合時代發展與文化傳承的需求,同時提高了人們對漢代文化的認知感和認同感。漢代裝飾紋樣與現代裝飾藝術的融合為裝飾藝術的未來發展開辟了新大陸,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地融合新的元素、注入新的血液,賦予它更有生命力的靈魂。在時代快速發展的語境下,經濟快速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保護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顯得極其重要。
漢代裝飾紋樣應用在現代裝飾藝術設計中,要充分利用好材料的特性,進行創新設計,從而達到所需要的效果。按照“十四五”時期的藝術創作要求,藝術工作者要做有利于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過程多元性表達的創造者和推動者、文化創新創意表達的攀登者、時代發展需求的引領者。裝飾紋樣的現代性表達有非常大的延展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在設計中把漢代紋樣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偶然性因素,以實踐為基礎不斷延伸拓展,在創意、思想、元素中找切合點開辟新道路、新途徑,多元化的融合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新產物,對于傳統文化與現代裝飾藝術結合在目前國內的發展階段來看屬于欠缺的一方面,這塊短板的缺陷需要我們用大量的時間不斷填充、攝入新能量。作為藝術工作者,應該在現代裝飾藝術上不斷地突破,不斷地創新開闊視野,這并不只是為了簡簡單單的裝飾設計,更是要充分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地讓它繼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