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昊然 江西傳媒職業學院
位于南昌新建區的西漢海昏侯墓于2011年被發現,隨后的考古發掘震驚中外,其出土文物數量之多、制作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已向公眾開放。公交站臺作為城市重要的交通媒介,無時無刻不在運轉,在此背景下,研究海昏侯紋飾在南昌公交站臺設計中的應用,有助于打造海昏侯文化名片,提升南昌的文化品牌形象和文化自信,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西漢初期繼承先秦時期諸家思想,又吸收黃老道家思想,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主張清靜無為,形成了推崇樸素、自然的藝術風格。同時,楚文化不斷融入漢文化中,其神秘、浪漫、奔放的藝術風格無不顯現。
進入漢武帝時代后,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朝的實力日益增強。儒家主張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漸漸融入器物紋飾中。貴族貪圖享樂,生活奢靡,加之對長生不老的渴望,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墓葬觀念,厚葬之風盛行,華麗、繁復的紋飾漸漸興起。
海昏侯墓出土器物種類繁多,其紋飾主要可以歸納為人物紋、動物紋、幾何紋等題材。人物紋主要出現在玉器、木器上,有仕女、東王公、西王母、羽人等;動物紋較為豐富全面,玉器、席鎮、車馬器、漆器等均有出現,龍、鳳、蟠螭、饕餮、孔雀、龜、虎、羊、雁、熊等紋飾,系統地展現了西漢崇尚自然的美學思想和浪漫主義的處理手法。幾何紋多出現于博山爐、銅鏡、漆器、酒器上,常見有云雷紋、菱形紋、波浪紋、三角紋、回紋等,透露出大巧若拙的氣息。
由于漢代受到楚文化的影響,其造型多采用浪漫、夸張、抽象的藝術手法對自然進行再創作,表現出古人對自然的崇拜、敬畏。其人物、動物造型采用浪漫、夸張的處理手法,強化了紋飾的符號屬性,仕女的柔美、龍鳳的奔放、蟠螭的繁復、饕餮的詭譎、熊的獰厲得到深刻展現。
從形式美角度分析海昏侯的紋飾,以銅鏡、編鐘為例,器物上的乳突點狀紋飾、珍珠地紋飾等星羅棋布,充分展現了海昏侯紋飾的莊嚴感、力量感和立體感;以酒器、漆器為例,由連續重復的點狀紋飾構成的云雷紋、回紋、卷草紋等線條優美流暢、靈動飄逸;以點、線、面紋飾組合而成的博山爐、編鐘、當盧,繁而不亂、大氣磅礴,猶如一幅立體的畫呼之欲出。
從工藝美角度分析海昏侯的紋飾,博山爐使用多層立體鏤空工藝進行制作,仙山、云紋、人物、動物等鱗次櫛比,分布在博山爐器身,當香薰點燃時,煙霧升起,人猶如身處仙山中,這也表現出古人對羽化升仙的向往;車馬器、銅器多采用錯金銀、鎏金工藝進行制作,在滿足實用性的同時增加了藝術美感,即使出土器物的表面已經腐蝕,但依舊能使欣賞者感受到華麗莊嚴的肅穆感;漆器多以木胎和夾纻胎為主,通過繁復的制作呈現出光亮如鏡的漆面質感。
從色彩美角度分析海昏侯的紋飾,漆器以紅黑為主要顏色,依據不同器物的功能,通過對紅黑色比例、形狀的控制,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鎏金、錯金銀器以華麗的金銀色為主要顏色,編鐘是高等級貴族的禮器,車馬器除日常出行的功能外,還兼負重大節日的儀仗功能,這些器物均為體現墓主身份的尊貴;席鎮以銅為主體色,填充獸皮,并以鎏金、白玉作為點綴;劍以漆器為劍鞘,以玉為劍首、劍格、劍璏、劍珌,整體和諧規整,體現出不同材質、工藝、色彩的配合美。
通過對海昏侯紋飾的藝術風格、類型、美學價值的研究,可以發現古人通過運用夸張、變形、抽象等方式對日常出現的人或物進行解構,并重新組合。設計者在對紋飾元素進行選擇時,可以參照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提煉。
第一,在長期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影響下,許多紋飾逐漸附帶符號屬性,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不同紋飾代表著古人對不同事物的象征或期盼。博山爐紋飾中的“仙山”、當盧紋飾中的“羽人”、孔子衣鏡中的“東王公”和“西王母”,無不象征著長生不老,表現出古人對永生的期盼;木匣玉飾“熊”象征著力量和強壯,表現出古人對果敢、勇武的期盼;“龍”“鳳”“麒麟”象征祥瑞,表現出古人對安定、和諧生活的期盼。
第二,線條是海昏侯紋飾造型給人最直觀的視覺體驗,其紋飾線條充滿力量、靈動、韻律。從材質角度進行分析,在玉器紋飾中,通過對仕女、熊、蟠螭的線條扭曲,賦予了仕女更柔美的姿態,塑造了熊更強的力量感,體現了蟠螭神秘多變的身形;在金屬器紋飾中,線條依據器物自身屬性進行了不同的改變,編鐘作為重要的禮器,線條對稱、均衡,突出了莊重感,當盧作為儀仗車馬器,線條奔放,錯金銀、鎏金工藝在原本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視覺沖擊力,可以想象當盧置于馬頭上時所體現出的威嚴感。
第三,線條是海昏侯紋飾的“表”,而結構是海昏侯紋飾的“里”,脫離結構的線條如同失去規則的自由,結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昏侯紋飾所代表的漢文化完美融合了先秦文化中的理性和楚文化中的感性,將簡約、繁復等原本對立的屬性進行完美平衡,呈現出對稱、均衡的藝術美感。以云雷紋為例,其作為漢代較為常見的紋飾,在海昏侯紋飾中大量出現,但各器物間云雷紋結構變化多樣,古人通過對云雷紋運動方向、比例、形狀、層次等方面的調整,使簡單的云雷紋呈現出豐富的表現形式。
隨著中國文化自信的逐步提升,年輕人對于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費追求日益增強,都市年輕人的休閑方式不再僅僅局限于購物、聚餐、K歌等社交活動,博物館、圖書館、歷史古跡旅游等多元化文化活動,使文物不斷融入現代生活。設計者可從以下三個角度思考海昏侯紋飾的融合。
第一,從視覺角度分析海昏侯紋飾與公交站臺外觀設計的融合。視覺是人對事物最直觀的感受,公交站臺是否吸引人,其視覺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整體外觀設計時,設計者可從海昏侯的紋飾中提煉合適的符號,并將其線條應用在站臺整體設計中。站臺內的座椅、燈、頂棚、線路牌等設施也可設計相配套的外觀造型,例如“龍”“龜”等具備流線型或穩定型的紋飾就容易與站臺相融合。
第二,從功能角度思考海昏侯紋飾與公交站臺設計的融合。公交站臺的核心功能是候車,在候車過程中,市民的直觀感受是座椅是否舒適、頂棚能否遮陽或避雨、夜晚燈光是否明亮、線路牌的信息是否健全等,這些是站臺設計的前提。在滿足這些基本功能后,站臺設計可滿足部分市民的個性化需求,例如添加適合年輕人或漢服愛好者拍照打卡的景觀,如帶有漢代建筑符號的設計元素或藻井等古建筑元素,或放置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的相關展覽信息畫冊、圖書等出版物,以便游客借閱。
第三,從教化角度思考海昏侯紋飾與公交站臺設計的融合。中國除具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外,還有其他眾多的優秀傳統文化,例如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端午節等重要節日,還有二十四節氣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基于海昏侯紋飾外觀的公交站臺可在相關重要節日或節氣前進行粉刷或內容推送,對傳統文化進行宣傳,使公交站臺除對海昏侯紋飾和文化的宣傳外,還能夠成為傳播地域文化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綜合媒體。
海昏侯紋飾除擁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外,還具有非常強的符號屬性,其承載著先秦、楚漢時期的美學思想精華。因此,在公交站臺設計中,除對海昏侯紋飾的直接應用外,可結合各種現代化手段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挖掘,使公交站臺成為一個具有多種功能的文化綜合體。
第一,從媒體融合角度進行創新。應用海昏侯紋飾的公交站臺不僅作為公共交通設施,同時也作為媒體信息平臺,通過與快手、抖音、公眾號等平臺開展深入合作,通過站臺內的電子屏幕推送短視頻科普宣傳節目、動漫海昏侯等內容,也可與萬壽宮、繩金塔歷史文化街區進行合作,推送相關活動信息。
第二,從跨界合作角度進行創新。以非常可樂為例,其在包裝中與敦煌主題融合,并拍攝敦煌題材廣告,借助國潮興起的東風,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在公交站臺設計中,可以與潤田、南昌啤酒等本土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款產品,并在指定海昏侯紋飾公交站臺進行售賣,或與國內知名動漫IP進行聯動,通過這些手段進一步提升公交站臺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
第三,從數字化手段角度進行創新。在數字化發展浪潮下,每天都有新專利、新技術誕生,元宇宙概念更是推動了全球數字化的硬件、軟件發展,全息影像、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MR(混合現實)等名詞浮現在世人眼前。湖南省博物館就使用了大量數字投影技術對馬王堆漢墓文物進行了數字化解構,增強了觀眾的沉浸式體驗,拉近了觀眾與文物的距離。南昌本土在繩金塔歷史文化街區中也早已應用全息投影來表現繩金塔的歷史變遷,極具震撼性。將先進數字化手段應用在公交站臺設計中,與海昏侯紋飾及相關文物相結合,既能夠豐富公交站臺的文化內涵,又能夠提升視覺效果。
公交站臺作為重要的交通媒介被廣泛使用,設計公交站臺的基本前提是突出其實用性。從經費投入角度需要考慮造價成本、維護成本、材質選擇、延展性等諸多方面;從教化角度出發,融入海昏侯紋飾的公交站臺需承擔對市民的教育功能,熏陶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從功能角度出發除需要滿足基本的座椅、頂棚、燈箱、線路信息等設施外,還可在站臺內懸掛海昏侯相關歷史背景資料及遺址公園相關信息,設置海昏侯文創產品自動售賣機,便于市民、游客了解展覽情況或購買紀念品。
將海昏侯紋飾應用于公交站臺設計中,其目的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南昌文化名片。如何能夠使公交站臺在確保實用性的前提下,提升其藝術性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具有藝術性并不是對海昏侯紋飾生搬硬套的復制,更不是將公交站臺堆砌成精美華麗的仿古建筑,而是提煉其美學特征,轉化為藝術符號,真正融入公交站臺設計中。
公交站臺的設計不僅需要考慮實用性和藝術性,還需要突出地域性,凸顯當地文化。蘇州的園林風格公交站臺是結合實用性、藝術性、地域性的優秀案例。
在將海昏侯紋飾融入南昌公交站臺設計時,如何確保其地域性,如何充分利用和整合海昏侯國遺址公園、滕王閣景區、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繩金塔歷史文化街區、八大山人景區、汪山土庫、安義古村等旅游資源,是南昌公交站臺設計亟待解決的問題。
海昏侯紋飾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越來越被民眾熟知和認可,海昏侯相關影視、動漫、文創產品不斷推出,海昏侯正刺激著南昌旅游業和文化經濟的發展。將海昏侯符號提煉并應用于南昌市公交站臺設計,有利于營造城市文化氛圍,凝練文化符號,提升海昏侯品牌影響力。同時,海昏侯紋飾公交站臺能夠提升市民的審美水平,增強市民的文化自豪感,進而促進文化繁榮。年輕人身著漢服,在海昏侯主題的公交站臺合影打卡,有助于海昏侯名片的推廣,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會成為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