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繼玲 楊高峰
(1.山東杰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2.山東宜佳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是在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是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產物。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已逐漸改變,居住區的綠色發展已逐漸成為衡量居住區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發展的早期階段以工業和經濟建設為主導,導致在發展過程中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城市環境也日益惡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環境保護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因此,以綠色建筑的發展理念為基礎的現代建筑設計理念不斷得到推廣應用。綠色建筑設計基于傳統建筑設計,結合了現代建筑理論,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其中,并使用低污染或無污染的材料,盡可能優化住宅區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以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逐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建筑、環境與人的完美結合。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也要做好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工作,高效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將其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緩解目前環境面臨的壓力[1]。綠色建筑對建筑材料和施工環境的要求非常高,故要想真正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設計人員要高度重視材料的使用情況,盡量選擇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嚴格審查建筑施工材料的規格、質地。
工業生產革命給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大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刺激了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經濟收入大大提高,物質生活顯著改善,但與此同時,自然生態環境也因為工業化的生活、生產模式而遭到了嚴重的污染與破壞,消耗了巨量能源,阻礙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發現了這樣的問題之后,整個社會都開始轉變發展理念,倡導綠色、環保、節能,在各個行業、領域當中大力推行“綠色革命”,以實現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復與治理,節約能源消耗,促進和保障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建筑設計領域來說,傳統的建筑不論是在建設施工過程當中,還是在后期的使用過程當中,都明顯存在著污染大、能耗高的弊端,雖然其結構越來越健全、功能越來越完善,能夠滿足人們生活、生產的基本需求,但是卻遠遠達不到綠色、環保、節能的標準,與整個社會發展趨勢、發展要求相悖[2]。為此,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必須要盡快將綠色理念應用起來,以綠色理念為基本指導,平衡建筑設計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在滿足人們對建筑基本生活、生產需求的同時,實現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減少由于建筑建設、使用而造成的環境污染,降低建筑能耗。這樣一來,既能夠改善人居環境,又能夠達到綠色、環保、節能的目的和效果,更有利于建筑設計行業自身的發展以及整個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再生自然能源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包括地熱能、風能、太陽能。在利用這三種能源時,能夠有效地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以人為本,作為最基本的出發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中不斷地強調:無論什么工作,都需要確定人的主體地位,而以人為本這一概念,也是綠色建筑所發展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需要對綠色建筑進行強調,不應與人們的安全與舒適相互抵觸,比如我們應當對于建筑節能情況進行高度的關注,但是在節能的同時,不能直接去除掉使用人員在其中獲得的舒適度,也不能降低使用者工作效率,因此在保證綠色建筑設計的同時,不應當將犧牲人的利益作為其中的代價。在確保安全與舒適的前提之下,保證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并且也可以直接對于能源利用方式進行轉變,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節能目的[3]。
建筑的設計要考慮到不破壞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做到自然與建筑的和諧狀態。通過使用綠色環保設計,人們居住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同時,該理念也體現了人類和大自然之間相互依賴的關系,這對于努力構建城市生態文明的發展很重要。綠色設計在建筑建造中,設計師不僅要體現建筑中的“綠色”理念,同時也要考慮到市場銷售情況、用戶的使用情況等多方面的反饋信息,然后,通過這些收集到的數據資料,并且有針對性地對原先的建筑設計圖紙進行適當更改,對于不合理規范的施工環節進行整改。
目前,可再生資源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優化綠色建筑設計內容,提高建筑設計內容的適應性與合理性。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合理設計窗戶位置、窗戶尺寸,確保建筑物采光充足。進行建筑室內設計時,需要充分利用自然風,合理規劃門窗相對位置,提高自然風利用效率,使設計滿足相應管理要求。可以借助可再生資源發電補充固有發電損耗,例如借助太陽能發電補充室內照明系統、電器工作所需電量,減少傳統發電模式帶來的資源損耗。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設計內容在應用過程中,均需要滿足適應性原則,提高規劃內容的可靠性。
綠色理念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融入和應用,需要首先從建筑的選址和外部環境設計著手。例如,在實際的選址設計中,除了要順應整體的區域功能布局之外,更要改變以往的一些陳舊觀點,例如將建筑與原生的自然生態環境完全隔離開來,或是完全改變周圍的原生自然生態環境等。從綠色理念角度出發,進行建筑選址設計時,應當在滿足建筑設計基本功能性、結構性、安全性需求的基礎上,盡量保留原生的自然生態環境,使其能夠與建筑保持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減少可能對環境造成的改變與破壞,特別是對于原生的植被、水體,要大力地予以保護,將其作為建筑設計中現成的、重要的綠色資源。另外,在建筑的外部環境設計中,也需要融入和應用綠色理念,如應當基于原生的自然生態環境、植被、水體,打造綠色性、人文性的景觀,改善人居環境條件,創造多樣的生態系統,保證區域物種多樣性。經過這樣的綠色理念建筑設計優化,不僅可以滿足現代人對建筑的自然性、美觀性需求,提高建筑的自然審美價值,又能夠盡量保持原生的整體自然生態環境,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可以借助綠化達到防御風沙、遮陽隔熱、吸聲降噪的效果,使建筑更加宜居的同時,降低建筑在后期使用過程當中的能源消耗[4]。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對于再生自然能源進行高度的關注,包括地熱能、風能、太陽能。在利用這三種能源時,能夠有效地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通過調查筆者發現,在我國,太陽能是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通常被利用在建筑的降溫、采暖、干燥等多個方面,將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和熱能,這樣才能保證資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為了將太陽能轉變成人們的日常生活用電,我國開始建立大量的太陽能電站。而與傳統的太陽能發電對比后,筆者發現,在我國電力發電發展速度較快。除此之外,近幾年我國逐漸成為世界風力發電設備制造大國,并且風力發電設施主要集中在我國西部偏遠的地區,由此解決邊疆地區所出現的用電問題。風能、太陽能在未來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同時也需要對于其他能源發展高度地關注,比如地熱能,地球內部當中存在較為豐富的地熱資源,目前來看,各個國家開始對于地熱能的應用高度關注。但是,與風能和太陽能相比,地熱能在利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目前來看,地熱能在利用過程中,面對的最大作業問題就是管道腐朽和水質處理情況。如果這些問題得到全面的解決,那么就能保證地熱利用存在更加廣闊的前景。
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建筑物居住環境的好壞是綠色建筑設計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下去的關鍵因素。通過對建筑物周圍環境質量進行有效調節,在采光、通風的設計上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能夠有效實現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必須在對建筑物的設計上做到自然通風,保證建筑物內部良好的空氣質量,才能讓居住者住在一個舒適健康的環境中;另一方面,采光設計上也要避免熱輻射和陽光直射,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和當地的氣候條件,對建筑物的采光布局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
要對整體的建筑設計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比如,在設計中,一是考慮建筑所在地區的地形、氣候,降低土方的平整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二是利用光線、風等自然因素,對建筑的朝向、方向、間距作出科學的組合設計。三是布局走向依據建筑物所在地區的日照特征而設計,合理規劃建筑的朝向也能夠減少照明的時間,節省電能。四是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特點,減少建筑的通風能耗,實現建筑綠色節能。在規劃建筑整體布局時應考慮到,建筑本身不僅是一個個體,還要與其他建筑相呼應。建筑的場地特點、交通狀況、總體的分區以及氣候地形等因素都會影響建筑組團的布局。一般來說,建筑組團平面布局有行列式、混合式、自由式和周邊式四種,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應當對通風、日照、地形和朝向等進行合理的布局。比如,行列式需要對間距有合理地把握,不但可以讓建筑有很好的采光和通風,也能提高日照率;混合式則具備行列式和周邊式的優點;自由式則使得建筑布局更加的靈活;而周邊式會跟周邊的街道一起布置,形成一個整體的開放空間,不僅能夠節省用地,而且組合在一起還能起到擋風的作用,但弊端就是會影響其他建筑的采光。
在現實生活當中,人們的居住環境經常會受到污水、空氣污染等影響,因此,基于改善廣大民眾的生活環境、凈化空氣與水質的目的,在進行建筑工程綠色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需要加大對相關排污系統的運用力度,以便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在進行工程項目設計工作時,有關工程設計人員應該參考污水排放方面的不良情況,合理運用有關除污操作系統,能夠對已經聚集在一處的污水進行有效的凈化處理,以便規避聚集污水造成周邊水質污染的現象,有效改善廣大民眾的生活環境。因而,在房屋工程項目綠色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應該緊密結合相關除污方面的因素,借助合理的應對處理措施,能夠減少帶給生態環境的污染危害,讓相關資源得到科學的利用。因此,注重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對排污系統的科學運用顯得尤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
在建筑物的建造設計中,強化綠色植物的運用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在建筑物的外墻周圍種植一些綠色植物,不僅能美化其整體的環境氛圍,同時也能使得綠化水平得到提升;從建筑的圍護結構方面來講,可以考慮種植一些爬墻類植物,使得建筑物有了植物的襯托更加美觀,同樣也能將綠色理念發揮出較為理想的效果。此外,在建筑室內結構中,可通過擺放一些合適的綠色種植盆栽來裝飾室內的空間。不過綠色植物的擺放和植物品種的選擇一定要結合房主的喜好以及設計的整體要求,切勿按照設計師自身的喜好自行對綠色植物的類型進行選擇,設計師的設計方案一定要遵循建筑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居住者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使設計具有意義。
綜上所述,在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建筑行業作為資源耗損量較大的產業,需要起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引入綠色化設計理念,在施工材料到施工技術方面均采用節能環保的方法,提升建筑設計內容的節能性,提高建筑資源利用效率,有效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