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鑫 青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在城市住房市場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住房公積金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居民的住房消費需求,職工可以申請辦理公積金貸款,購買或者租賃住房提取公積金,充分體現了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而未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手續的職工,則不能享受這一政策,如一部分務工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就沒有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業務,無法享受住房公積金優惠政策,兩相對比,產生了極大差距。因此,如何發揮住房保障作用,關鍵是要執行好住房公積金政策,讓這一政策具有更強的普惠性。
住房公積金是解決職工住房需求的住房專項資金,從住房公積金制度實施以來,住房公積金在保障城鎮職工解決住房問題、減輕職工購房貸款壓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按政策規定,與同期商業貸款相比,住房公積金貸款要低得多,從而能夠減少購房人的貸款負擔。一方面,職工可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款,從而減少籌資壓力;另一方面,職工購房時選擇住房公積金貸款,在貸款利率上有著較大優越性,貸款成本大大降低。職工未繳納住房公積金,不享受住房公積金貸款,所需花費的貸款成本就遠遠高于住房公積金貸款。因此,在有效支持住房需求方面,越來越多的職工意識到住房公積金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希望所在單位執行住房公積金政策,這是部分人選擇此類單位的一項重要因素。在職職工運用住房公積金政策提供的便利優勢,通過提取資金,辦理公積金貸款,解決住房需求問題,充分享受到了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保障作用。
隨著住房公積金政策逐步放寬,住房公積金使用范圍不斷擴展,住房公積金除了用于購買住房外,職工在其他住房消費上也可也運用住房公積金,如在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等情況下,也適用于住房公積金政策。對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房租費用也積極支持,對于大病家庭需要提取公積金的職工,也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幫助他們解決系列問題。除此之外,政府通過對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管理,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為中低收入群體提供住房保障,讓更多的群體享受到住房公積金政策帶來的福利,在住房保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管理實踐中,住房公積金作用發揮受諸多因素影響較大,例如公積金增值收益不高、政策執行區域差異大等導致住房公積金的作用難以有效發揮出來,這些影響因素主要涉及如下幾點。
第一,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增長幅度不大的問題。從住房公積金收益來源看,主要來自于住房公積金貸款,在貸款利率確定的情況下,增收幅度有限;同時,住房公積金資金投資渠道受限,結余資金只能定存銀行,不能進行其他投資,導致收益率低。同時,職工個人賬戶中只能按同期銀行存款利率支付,個人賬戶中收益有限,住房公積金增收收益與職工利息收入較少。
第二,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情況在區域間存在較大差異。受區域經濟影響,公積金繳存政策上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區域公積金繳存差異極為明顯,經濟發達地區公積金繳存明顯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收入高的行業繳存情況優于其他行業。同時,經濟越發達,對公積金的利用度更高,從調查情況中發現,北京、上海等地公積金使用率高達90%以上,而部分經濟落后地區,公積金利用率不到50%。因此,經濟因素對住房公積金使用情況影響較大。
第三,區域間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執行上的明顯差異。從目前情況看,住房公積金政策的強制性在部分地方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公積金政策在部分區域處于空白。從單位性質上看,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等在公積金政策上執行較好,而在部分民營經濟中這一政策未得到較好落實;從地區情況看,大中城市執行情況要好于中小城市與鄉村。部分地方對公積金政策未嚴格執行,執法力度小,強制性不足。這與地方對公積金政策理解不到位有關,沒有做好宣傳工作,沒有加大落實力度。同時,部分企業與職工在住房公積金政策上存在認識上的偏差,認為繳納公積金會增加企業負擔。
第四,公積金的金融優勢沒有充分體現出來。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通過貸款方式幫助職工解決住房資金缺口問題,需要按政策規定的貸款利率支付貸款利息,與商業銀行貸款利率相比,因貸款利率低,有著一定的優勢,然而貸款額度有限,部分職工除了辦理公積金貸款外,還需通過商業銀行貸款解決購房資金缺口,并且,只有以職工本人的名義享受貸款政策,從而限制了貸款使用對象。在商業銀行不斷拓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背景下,對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帶來很大影響。
第五,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公平性難以保障。從全國各地住房公積金執行情況看,住房公積金政策執行上存在著地區特點,繳存額度與職工收入相關聯,各地的繳存基數與繳存比例差距較大,同一地區不同單位職工的最高與最低繳存額度懸殊較大,有的地區職工繳存額度高達近萬元,而最低繳存額千元以下,繳存差距極為顯著,公積金繳存上存在不公平性。在公積金使用上,部分職工因繳存時間短、繳存金額有限,獲得的公積金貸款額度少,甚至難以獲得住房公積金貸款,只能通過銀行商貸解決,在公積金使用上出現了不公平性。低收入者成為住房保障中的弱勢群體,難以享受到公積金政策的公平待遇。
住房公積金保障作用的發揮,需要有一定的規模與收益作支撐。從住房公積金整體運營情況看,要擴大住房公積金歸集規模,擴充資金來源,這是保證住房公積金運行穩定的重要保障。同時,要將公積金資金進一步盤活,在保證公積金貸款與正常提取業務的前提下,對公積金結余資金可以擴大運用范圍,創造更高的資金收益。此外,要對公積金增值收益政策進行修訂,對于增值收益部分可轉作本級資本金,或者再分配給儲戶,讓他們分享更多的收益紅利。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要做好公積金資金的運用,保證職工公積金賬戶資金保值增值,讓繳納對象對住房公積金的保值增值感到滿意,增強住房公積金政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從目前情況看,區域經濟差異一時很難解決,由此造成的收入差距更加明顯,住房公積金政策執行使這一差距更加擴大化,必須從政策層面入手,逐步縮小這一差距,為此,可以采用如下應對措施:一是統一住房公積金政策,適當縮短公積金繳存比例的差距,這樣就能盡量縮小收入差距,不因公積金政策執行使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二是打破行業特點,按地區進行統一實施。要縮小政策執行上的差異,就要打破行業界限,從收入根源上找差距,在大力推進績效管理的情況下,對高收入群體的收入結構進行分析,確定合理的收入邊界,防止收入差距拉大,要合理確定地區收入均值,保證合理的收入區間,以此為基準,測算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度,使同一地區的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度趨于合理。三是在全國范圍內對住房公積金進行統籌使用。可以組建區域性或全國性公積金管理中心,對公積金實行全國統籌,統一調度,使公積金資金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時,應當對住房貸款利率較低的地區,進一步拓寬公積金使用范圍,將資金盤活,讓公積金在住房保障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各地要嚴格執行住房公積金政策,適應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背景下的新形勢,不斷擴大住房公積金繳存范圍,各地應制定住房公積金繳存推進計劃,第一,將所有單位職工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范圍之內,重點是民營企業、其他組織或社團,要做好摸底排查工作,要求各單位按政策規定為職工辦理繳存手續,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第二,支持務工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做好住房公積金繳存業務,要采取靈活的繳存方式,為一部分無固定收入群體提供規范化服務,支持他們做好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工作,使住房公積金業務覆蓋全體人群,從而更好地發揮住房保障作用。為此,各地應當從政策宣傳入手,讓社會各界對公積金政策的優勢深入了解。同時,要做好從業人員跨區交流、培訓工作,確保公積金政策執行、業務辦理等的統一性、規范性。
住房公積金具有準金融的性質,因此,應當將公積金的金融屬性充分激活,更好地發揮公積金的金融調節作用。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可以參照商業銀行業務運營模式,加強公積金資金運營管理。在資金投放上,以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發入為主線,致力于幫助職工改善住房環境這一目標,使公積金利用率不斷提高。為此,可以對住房公積金管理模式進行改變,引入商業銀行業務運行模式,加強公積金資金運營管理,做好公積金資金安全防范,在執行公積金政策的情況下,對公積金資金實行市場化運作,不斷提高公積金資金的利用效率。如支持職工購置首頁套房,在公積金貸款上可以給予更大的貸款利率優惠、貸款額度增大,使公積金貸款更顯優勢;對于職工改善性住房,如裝修、舊房翻新維護等,實行同等優惠政策,支持職工充分享受公積金政策紅利。同時,打通過公積金貸款使用區域限制,在全省甚至全國范圍內可以通用,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職工用活住房公積金。
從實際執行情況看,住房公積金政策在執行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影響著公積金政策的公平性發揮,為此,建立統一的住房公積金監管體系,明確監管部門、監管職責,自上而下全方位打通監管渠道,防范公積金系統風險,確保政策執行到位。探索建立相應的處罰機制,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對不執行公積金政策的單位給予警示,納入征信記錄,進行“失信行為曝光”等,督促單位依法繳存。另一方面,在公積金貸款政策上要向中低收入者傾斜,要改變按繳存余額進行貸款配套的方法,職工只須繳納公積金半年以上,就能享受區域最高的貸款額度,不受本人的繳存余額限制,保證職工在貸款使用上的公平性。
作為一項住房保障政策,住房公積金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十分明顯,有效解決了職工購房需求問題,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好地助推作用。在新形勢下,要堅持多方發力、創新舉措助推住房公積金住房保障作用的充分發揮,支持務工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等新市民做好住房公積金繳存業務,擴大制度覆蓋面,拓寬公積金使用范圍,更好地實現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