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 新疆神火煤電有限公司
目前,多數大型企業已完成了對自身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使得財務共享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步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并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便利。但由于企業財務運營管理模式要求水平較高,財務共享中心在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要,而這些問題待需企業財務部門去解決和處理。
當前,普通的大眾群體普遍認為企業財務共享模式,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環節集中在一起,利用信息技術將其整合為共享服務,再根據市場競爭、行業發展等因素演變為一種高效化的服務,進而滿足企業未來發展需求。通常情況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是將企業內部財務活動及數據信息,集中于一個信息平臺中,并利用信息處理技術對財務工作流程所涉及的相關數據進行錄入管理,如資產、盈利、費用報銷等,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標準化發展。同時,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通過將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模塊化信息進行整合,集中統一對其進行分析處理,并將有用的數據信息反饋給企業,以此來完善財務信息化管理流程。除此之外,根據企業內部組織構架,制定出標準化的業務流程,通過信息技術合理運用來取替簡單重復的人工操作,有助于降低資金風險和運營成本,并對企業財務工作內容,如預算、核算等進行動態監管,實現了企業財務數據的集中管控。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將會產生大量數據,長此以往,龐大的信息數據量給傳統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帶來了沉重負擔。財務共享中心通過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對龐大的財務信息進行采集、篩選、整合和分析,有效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失誤率。同時,財務共享中心通過對各部門集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監督、共享,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率。
財務共享中心通過對企業進行全面監控,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趨于市場化、專業化發展,財務人員也擺脫了以往煩瑣重復的財務工作,并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進企業財務決策工作中,進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新時期企業財務共享中心通過統一建設預核算標準,集中各部門的財務信息數據,一定程度上規避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實現了財務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企業在對未來發展戰略規劃布局時,需要將財務數據作為決策的支持。財務共享中心通過根據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建設精細化戰略管控平臺,及時對企業財務業務數據進行匯總分析,以此來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水平,并進一步對財務管理工作實現了縱向深入和橫向擴展,實現企業內部稅務、財務一體化管理,確保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的有效落實。
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化企業發展需求。對此,一些大型企業搭建了財務共享中心,明確了財務管理工作的職責,通過對財務指標進行量化,財務管理進行績效化,進而促進了企業內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為企業管理層的戰略決策提供了更加精準有效的科學依據,最終推動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轉型升級[1]。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涉及的環節較多,如供應、生產、營銷、物流等,每一個部門的財務工作各有其特點。因此,在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時,要對企業各部門的業務流程、財務情況進行充分考慮,并對各部門的財務共性進行整理,進而致使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初期籌備艱難。同時,在對各部門財務管理建設時要投入大量的企業資源,并且要梳理各部門的業務流程特點及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以此為依據來對部門員工類型、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分類。
由于企業內各部門間的業務系統信息化程度均不一致,再加之不同業務系統軟件之間的操作流程、數據信息會存在一定差異,進而對企業內各部門業務系統間的融合起到了阻礙作用。因此,企業在搭建財務共享平臺時要優先對各部門的核心業務及其操作系統進行考慮,如哪些數據能夠在業務系統中采集、哪些業務系統需要進行統一部署等,最大限度發揮出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效果,避免后續還需對其進行改造與融合,消耗大量的企業資源[2]。
在審核會計記賬憑證時,真實性、完整性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但由于財務共享中心主要通過查看照片、圖像方式進行,而會計記賬憑證真實又不等同于財務活動真實,財務人員可能存在弄虛作假行為,對各項業務活動進行合規處理,進而造成財務共享中心無法對該業務活動辨別真偽。同時,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初期存在一定缺陷,如原始憑證不完整,采用人工方式對其進行修改,這意味著一些職業素養低的財務人員可以隨意對憑證進行修改,嚴重影響了財務信息的質量。
從業于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人員,對其專業技能、業務能力、信息化水平等綜合素養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管理人員不單是查看與企業發展相關的紙質單據、業務流程等這些數據信息,而是要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來對企業發展及財務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目前,企業財務人員多數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會計,對于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管理、維護等工作缺乏一定了解,致使企業在建設完財務共享中心后,因缺乏信息化的財務管理人員,無法發揮出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效果。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企業中的各部門根據自身的管理需求,選用了大量不同業務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并且積累了大量經營管理數據,但卻始終未能打破企業內各環節中存在的信息孤島現象,這就導致企業難以對自身經營管理報告和數據進行匯總再分析,所耗費大量資源建設的財務共享中心難以凸顯其應用效果。為了打破企業現有的發展與建設壁壘,應當加強對財務共享中心及其系統、平臺的建設,做好對企業內各部門的信息調研工作,通過搭建起財務組織構架,并對企業內各部門的業務流程、運營方式及財務工作模式等進行了解和分析,再投入足夠的資金招聘財務共享中心的運營管理人才,從根本上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做出相應的優化和調整。
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所需要的資源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建設初期時企業投入的相關資源,如系統軟件的租賃、硬件設施的購買等;二是建設完成后企業所要承擔的后期平臺管理和系統軟件維護成本。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不單是一個財務管理組織構架的搭建,更是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流程、財務流程融合統一,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一個過程。對此,在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時,企業要借鑒其他企業信息化平臺建設成果的案例,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并給予充足的資金、相應的技術人員等企業資源作為支持,以此來制定平臺建設方案。同時,企業還需要對原有財務工作模式、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各部門業務流程管理等進行相應的調查研究。
一方面,業務人員要對企業中各部門業務單據中的各項數據進行審查,確保業務單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合規性。另一方面,財務共享人員要對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審批流程的完整性、附件的合規性、資金的安全性負責,建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管理人員考核責任體系,確保責任落實到個人。同時,企業要對財務共享中心運營手段進行規范,控制好財務共享中心的系統權限,將不屬于財務人員的權限進行回收,使其牢牢控制在平臺管理人員手中,并且建立權限登記臺賬,將每一位有特殊使用權限的人員進行登記。通過規范登記臺賬使用,確保每一筆單據的反審核、刪除操作等都要先提高申請權限的審批,待系統管理人員審核通過后再進行臺賬的登記,有效避免了無職業操守的財務人員對記賬憑證進行弄虛作假。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在企業建設財務共享中心這一過程中,企業要充實自身的人才儲備力量,并注重對企業內部所有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修養等方面的培養。第一,企業要加強人才選拔制度,促進財務人員的專業化培訓。通過企業招聘到高素質、高水平的會計人才,提高企業財務人員隊伍素養水平,并針對財務人才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完善的專業技能培訓方案,為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奠定基礎。第二,企業要積極開展財務管理人才培訓教育,實現人才向財務管理人員成功轉型。通過制定科學性、系統性的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方案,引導企業財務人員、管理人員的轉型升級,趨于財務管理會計方向發展,提高其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最后,提高對企業內財務管理會計的職業要求標準。在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中,不僅要求財務管理會計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專業知識,還要具備靈活的實際應用能力,能夠及時發現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漏洞,通過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方案,規避企業財務風險,進而實現財務數據信息的資源共享,不斷地完善和優化企業財務共享中心。
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重點在于關鍵流程的優化,進而在建設過程中企業要考慮對財務共享中的關鍵財務流程進行優化和完善。第一,企業應基于自身發展需求,建立會計總賬平臺系統,做好企業內各部門間的會計憑證交叉審核工作,并對企業內的會計科目、核算規則進行統一管理,確保企業內各部門財務數據及報表的準確性、真實性。例如,在完成領導審批流程業務時,單據審批結束后,將自動傳輸至核算系統平臺中,并根據平臺設置好的會計科目自動生成會計憑證,有效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避免財務核算工作中漏記、錯記現象發生。第二,制定統一的財務共享系統操作手冊。企業要結合自身要素要點、會計行業準則,對企業會計核算標準化內容進行梳理,明確企業自身特色的會計核算標準化科目體系。第三,優化財務共享中心平臺資金管理。財務共享中心負責企業相關業務板塊的資金收支業務、企業內部資金的上劃下撥,確保企業內部資金流動性的前提下,拓展新的財務業務,進行企業內部資金的拆借,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3]。
為了更好地解決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中缺乏統一標準這一問題,企業要在財務中心建設基礎上完善績效評估機制,制定優獎劣懲制度。首先,堅持以服務對象為導向,制定明確的財務共享目標,明確績效考核評估指標,進而為對象提供更好的服務。再者,通過將績效評估與財務人員的個人業績相結合,進而促使員工以積極飽滿的工作態度參與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便于企業及時發現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為下一階段中績效考核標準的制定提供參考與借鑒。最后,企業還應當采取一系列激勵手段,如升職機制、額外獎勵等,激勵員工主動參與到工作中來,提高企業內部凝聚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為了更好地發揮出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效果,應當加強財務人員與財務共享中心的信息交流頻率,并拓展更多的信息交流渠道,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一是建立全方位的財務管理信息反饋渠道,通過系統來向上級領導提交部門內運維工單,并利用網絡在線會議軟件與上級領導及軟件公司反饋使用意見和建議。二是加強與財務部門成立的會計核算報表小組、資產稅收等特色工作小組進行交流溝通。三是建立企業內部交流溝通群、如微信群、釘釘群等,企業要定期收集各部門反饋意見,并召開對財務共享中心運營情況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的交流會,實現業務、財務面對面交流討論。四是要換位思考,注意交流溝通方法。在這一過程中,盡量避免專業術語的連續使用,要做到通俗易懂,通過良好的溝通渠道、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提高企業財務信息質量。
企業將業務流程與具體業務類型相匹配,實現了業務信息、財務信息的銜接,業務人員僅需填寫費用項目、報賬業務類型,便可自動生成會計憑證,智能核算系統則對憑證進行自動提交、審核、復核及過賬,并規范設置計提折舊、撤銷憑證、結轉損益等,避免人工干預,有效提高了財務處理效率。同時,企業可以推進財務共享中心與內部ERP系統、JYKJ系統等各系統間打通端口,融合形成一個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及時識別出企業財務安全風險,并進行風險預警提示,便于企業管理層利用財務共享信息為戰略決策提供數據依據。通過構建財務月報表、年報表體系,搭建財務組織構架、創建財務報表模板、統一規劃報表公式等措施,進而全面提高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智能化服務水平。
綜上所述,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信息共享模式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對企業建設財務共享中心提供了助力。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財務業務和數據中的問題,遵循企業發展戰略,大力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完善信息化平臺建設,提高智能化服務水平,真正發揮出財務共享中心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而為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