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高新技術行業是推動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行業,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新產品、技術服務的同時,也應該關注財務管理,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革財務管理,將重復、繁瑣的基礎財務工作交由財務信息系統,解放財務人員,使其投身于企業財務監督、決策管理、預測分析等管理工作中。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還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企業必須重視引進信息技術升級內部財務信息系統,加速實現財務智能化、數字化管理。
R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于2000年,總資產5000萬元,2018年增加注冊資本金9000萬元,R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經營項目是光電精密設備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服務,經營多項技術進出口業務,擁有多項專利和軟件制作知識產權,是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R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業財融合程度低,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工作交叉少,業財耦合度低。公司業績考核側重業務指標,業務部門上報的資金預算數據可壓縮空間大,對業務項目不斷增加資金投放額,期望占據市場份額,但是忽略成本效益原則。2.成本核算有效性不足,R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類型多樣,生產物料將近兩千余種,但是公司成本核算精細程度低,與產品生產實際成本不一致,成本信息反饋不準確,增加企業納稅籌劃風險。3.往來賬戶管理缺少監督分析和控制,R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是依靠會計人員負責管理往來交易收付款,并未深入應用信息技術對交易款進行管理。4.預算管理和資金管理效果未達到預期,缺少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實時監督預算執行過程,導致預算資金閑置和項目資金短缺現象并存,資金價值作用減弱。R高新技術企業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之前,公司流動比率均值位于1.13—1.30之間,低于行業1.50均值,資產負債率也遠高于行業均值約14%-26%,R高新技術企業的流動性和資本結構改善空間較大。
R高新技術企業對財務管理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后,選擇利用信息技術推進財務管理模式改革,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R高新技術企業采取了以下措施:1.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統,并且結合實際需求增加系統模塊,如生產模塊、成本模塊等。2.優化成本核算系統,R高新技術企業將原先的品種核算方法改變為個別批次法,針對超預算費用使其進入特殊流程審批,通過后予以核銷。3.調整銷售流程,公司升級銷售模塊的功能,通過銷售模塊采集客戶信息、監控往來交易賬款賬戶,同時模塊中加入預警機制,預期一季度未還的賬款進行預警,督促催收人員與客戶協商,盡快追回款項。4.完善預算管理,公司應用ERP系統分解預算指標,根據系統模塊內物料計劃、銷售預算有序完成采購生產活動。將分解后的預算指標用于KPI計劃,并且重視KPI指標體系內的非財務指標,對其進行監督考核,把控項目資金支出。
R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效主要表現為:1.R高新技術企業基于ERP系統建立了運營管理體系,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少的時間對現金流和利潤進行控制,圍繞現金流和利潤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提高公司財務管理水平。2.公司成本核算準確度提升,賬實相符比率約99.6%,產品材料成本從占比90%降低為85%,成本差異率控制在1%以內,毛利率在2021年達到62.14%,高于行業均值。3.往來賬款回籠率大幅度提升,財務部門介入銷售、回款計劃完成分析工作,在財務督促下業務部門的銷售管理水平提升。4.超預算費用審核程序嚴格,預算執行過程被系統實時監控,預算嚴肅性增強[1]。
項目研發過程中風險和機遇共生,既可以促進提升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也可能增加財務、經營風險,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有必要將財務融入項目研發,做好研發項目統籌,逐步清晰研發流程中各環節的財務管理重點。在此過程中,高新技術企業應該梳理研發項目流程,確定各個關鍵控制點,以及不同研發階段的預期目標[2]。基于以上內容推進研發流程改革優化、內部控制措施優化,協調各個環節,設計數據接口對接財務和研發業務系統,實現業務和財務數據交互共享。建議高新技術企業對研發項目管理模式進行調整,搭建業財一體化管理體系,適時調整研發項目期間的財務管理重點和關鍵風險點,通過財務信息系統定位、查詢,并處理問題。
ERP系統被大多數企業應用在財務管理信息化中,高新技術企業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引入ERP信息系統,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反饋速度。高新技術企業引用和應用ERP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分析當前財務管理現狀,分析具體需求,避免盲從。高新技術企業應當立足以實際情況,分析當前發展階段和目標,制定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方案,預測計算ERP系統引入成本費用,做好成本分析,最大限度地規避財務信息化建設期間的風險。第二,利用ERP系統落實業財融合,ERP系統下的財務管理系統中包含多個子模塊,其中在業財融合中發揮作用最大的是會計模塊,ERP系統下其他模塊之間的關聯業務通過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確認后,可以與會計模塊對接。高新技術企業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將各個經營環節的財務數據、業務數據導入系統內,數據經過確認之后,通過會計模塊與其他模塊系統的接口完成數據共享集成,企業的業務數據信息歸入會計核算模塊,模塊自動生成會計憑證、財務總賬和會計報表[3]。第三,依托ERP信息系統推進全面預算管理,高新技術企業使用ERP信息系統對各個職能部門的目標進行調查分析,精確掌握銷售模塊和成本核算模塊中的銷售額、客戶信息、成本數據等,為預算編制、預算指標設計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快速推進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高新技術企業利用ERP系統強大的數據采集分析功能,持續細化全面預算管理規劃,實時監督預算執行過程,控制預算費用,把控成本支出。第四,應用成本核算模塊實現產品、服務成本精細化核算,在模塊內設置成本對象、導入成本分攤標準,由系統按照研發生產時間前后有序歸集產品成本、人工成本并分攤間接成本費用,準確計算產品成本。第五,優化銷售模塊,在模塊中增設合同審批程序,即銷售合同需依次經過企業高層、中層、財務部門審核,然后與客戶簽訂合同,財務部門負責審核合同條款中關于交易方式、稅務處理以及評估客戶提供的憑證真實性,提供合同簽訂意見,合同審批通過后按照訂單向倉庫發送發貨指令。銷售部門將匯款信息、票據信息錄入系統,由財務人員檢查核對。在銷售過程中,ERP系統準確收集銷售業務相關信息,對往來交易活動進行分析,反饋企業經營情況和客戶信用情況,可助力高新技術企業強化往來賬款管理能力,減少企業的呆賬壞賬風險[4]。
財務管理信息化能夠大幅度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基于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可實現數據處理分析自動化,即便數據量非常大系統也可以快速完成分析工作。財務軟件的出現有效節省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時間,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財務人員有更多的精力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和業務決策。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講,財務軟件是推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的關鍵,高新技術企業在技術對口的條件下可以自主研發設計財務軟件,但是出于效率考慮,建議高新技術企業直接從其他品牌軟件商處引進財務軟件,并且就財務管理信息化實際需求與軟件供應商溝通,推動彼此合作。根據企業的財務管理最新要求向軟件開發人員提出需求,共同推進財務軟件優化,擴大財務軟件覆蓋范圍,穩固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基礎。
財務管理軟件可以進行財務核算、財務分析、財務數據匯總,使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望其項背,財務軟件成為企業財務人員手中的有力工具,協助財務人員判斷風險、預測成本。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財務軟件的應用可快速提升財務人員的判斷力,減少人為工作失誤,依靠財務軟件的分析匯總功能對研發項目、生產業務、銷售業務中的風險點進行預判警示,同時加深對業務活動的了解,注意財務數據和業務活動之間的邏輯性,從而向企業管理層反饋真實的經營情況[5]。
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已經在高新技術企業內部實施較長時間,ERP系統以及其他財務軟件得到深度應用,但是企業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水準提升速度緩慢,因此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建立長效的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打造一支新型的財務管理團隊。高新技術企業將人才培養機制的重點放在培養復合型財務人員方面,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財務人員真實能力水平,制定培養方案,定期組織相關財務人員參加培訓。同時針對業務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的員工也適當地進行財務管理信息化培訓,確保其能夠具備財務信息化意識,接受財務管理軟件的處理方式,配合財務人員的工作要求。另外,高新技術企業除過內部培訓孵化財務管理信息化人才之外,還需要從外部招聘優質人才,招攬符合財務管理信息化要求的新型技術人才,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團隊注入新鮮血液。
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向現代化管理方式變革,容易出現理念沖突,增加變革阻礙,財務管理信息化模式與傳統的財務管理存在顯著區別,且操作流程也不完全一致,財務管理信息化模式在應用初始階段將會面臨部分財務人員的抵制。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在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實施之前,需要做好“陣前動員”,向內部員工宣傳財務管理方式變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強調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實際優勢,并且不間斷地組織財務管理信息化培訓,先改革財務管理人員的傳統理念。
高新技術企業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期間,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也應緊隨其后,圍繞財務管理信息化具體要求調整制度內容,配合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高新技術企業結合自身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對財務內控制度進行梳理,制定清晰的工作規范,指導財務人員調整財務工作方式,鞭策不配合的財務人員,使其快速投入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6]。
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面對的數據量呈指數型增加,在實務中不僅要準確記錄數據信息,還需要預防信息中的風險因素,通過風險預防控制體系,對各類財務風險進行規避。高新技術企業則需要在財務管理部門中設置財務風險控制崗位,安排專業人員負責監督財務信息化風險,對財務軟件系統內的數據進行抽查監測,立即反饋數據異常問題,并制定應對措施及時止損。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信息化助力高新技術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水準,利用信息系統實時監測業務風險、財務風險以及經營風險。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期間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高新技術企業應當做好自我監督和評價,整理問題并總結經驗,及時制定有效措施解決建設問題。在未來經營期間,高新技術企業應關注內部財務管理需求變化以及軟件系統更新優化情況,及時對內部財務系統進行升級處理,全力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增強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實力,助力企業實現穩步經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