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宛冬
(長春師范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高師院校是培養我國師范人才的重要力量。高師院校督導制度建設和工作開展,關系到高師院校的穩定運行,對高師院校全面探索教育現代化建設和人才培養產生重要的影響。建設和完善高師院校督導制度,對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管控,有助于促進師范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逐步優化和系統創新。新時代背景下,要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求和人才培養工作的現實需要,重點針對高師院校督導制度建設進行系統的分析,切實推進督導制度體系建設,推進督導工作得到系統貫徹,支撐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創新,使人才培養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高師院校教育督導主要涉及到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其一,對學校關于學生教育教學方案的制定、計劃和實施情況、教學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教學大綱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其二,對教學計劃的執行和實施情況、教研活動的組織開展情況進行督導;其三,對學校教育改革發展情況、學校教育過程的基本運行情況進行督導;其四,對學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育問題整改工作的開展進行督導。高師院校推進教育督導制度建設,主要目的是對學校教育教學職能、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督導。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的落實,不僅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還可以對高師院校所培養的師范專業人才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1]。教育督導工作的有效落實能對教育教學改革產生積極的影響,逐步促進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工作的系統創新,有助于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和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科學化發展。
我國逐步加強對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建設的重視,在多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取得了相應的發展成效,但也存在明顯的問題,對教育督導工作的開展產生一定的沖擊。
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推進需要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的支撐。但是在開展教育督導工作的過程中,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不健全的問題明顯,沒有重點結合督導工作的需求對法律法規進行設計和完善,特別是地方性法律法規難以突出地方特色,不能結合實際情況對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造成督導工作的落實存在障礙,降低了督導效果,不利于教育督導工作的全面創新[2]。
教育督導工作的科學規劃能增強督導工作的精確度,確保在實際工作中準確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問題進行處理。但是,在當前開展的教育督導工作中,督導工作人員缺乏信息技術素養,難以將大數據技術有效應用到教育督導工作中,導致教育督導工作出現信息化和專業化不足的問題,造成教育督導工作效果不理想,在實際推進各項工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偏差,難以增強督導工作的整體質量[3]。
督導機構的專業性和獨立性是保障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效能發揮的重要基礎。但是,在當前的教育督導工作中,并未按照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現實需求而成立專門的、獨立的教育督導組織機構,導致高師院校督導工作的開展缺乏專門組織機構的支持,造成高師院校督導工作缺乏專業性和獨立性,不利于高師院校督導工作目標的實現。
新時代背景下,高師院校現階段的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缺乏獨立性和系統性,沒有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導致評估監測結構不夠準確,難以有效針對高師院校發展狀態和發展情況作出準確的判斷,也不能結合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現實需求制定合理化的評估監測方案,造成教育督導工作的開展受到制約,不利于督導工作的科學系統創新[4]。
現階段針對高師院校教育督導行為的監督不夠全面和系統,在監督力量不到位的情況下,導致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科學性和系統性不足,無法在督導工作中切實發現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存在的問題,也難以對高師院校教育教學進行準確定位。
當前的部分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足,無法結合先進信息技術開展督導工作,也不能有意識地踐行法律法規標準,導致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出現專業性和科學性不足的問題,嚴重降低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效果[5]。
高師院校要想顯著改善教育督導工作,促進教育督導制度建設工作的科學推進,就要深刻把握時代背景,對教育督導制度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和落實進行系統的分析,為教育督導制度體系構建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撐。在我國積極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和依法治校建設的背景下,要結合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現實需要,通過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提高教育督導工作的綜合效果,使教育督導制度建設契合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現實需求。
在實際推進督導教育制度體系建設的過程中,要構建教育督導制度法律法規體系,保障督導工作的系統貫徹、落實[6]。有關部門在輔助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各地區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現實需求,對教育督導制度體系建設涉及的各方責任進行明確,并積極探索教育督導制度體系建設所需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建設,使各項教育督導制度的建設能契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夯實教育督導工作的基礎,優化教育督導制度建設效果,推動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實現規范化發展和有序化創新。
信息時代,教育督導制度建設要緊密結合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現實需求,與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相適應。高師院校可以借力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融入教育改革的全過程,有效增強教育督導工作的精準性,顯著增強教育督導工作效果。
首先,樹立大數據支持下的督導工作理念。在大數據背景下,可以根據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特殊要求和現實需要,制定數據化的教育督導制度建設發展規劃,提高教育督導制度建設的精準度,保障教育督導工作的有效落實。
其次,構建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數據庫。可以結合各地區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教育督導數據信息進行搜集和整理,實現對教育督導數據的整合應用和共享,突破教育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現象,增強教育督導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為教育督導工作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支撐,構建現代化的高師院校教育決策工作體系。
最后,探索大數據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合理化應用。在教育督導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的基礎上,要根據教育督導制度的應用效果,對教育督導工作的開展情況作出客觀、準確的判斷,及時發現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在實際運行中的問題和不足,并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方案,精準促進督導制度的貫徹、落實,優化教育督導工作成效[7]。
在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建設中,專業督導機構的建設和實施能夠充分發揮教育督導職能,有助于在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中獨立行使督導工作的職權,保障教育督導機構具備一定的人才支配權、財力支配權和物資支配權,使督導工作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彰顯教育督導工作的權威性。
一方面,要厘清高師院校教育督導機構與其他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的行政關系,對教育督導機構的職責進行準確的定位,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維護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和諧推進。同時,要深刻認識教育督導機構建設的基本職能和主要工作范疇,可以根據教育督導工作的實際內容對教育督導機構與其他行政部門之間的關系作出判斷,爭取教育督導工作的開展能得到其他行政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形成良好的教育督導系統,維護教育事業發展的穩定性和高效性。
另一方面,要保持教育督導機構設置的獨立性和穩定性,避免教育督導工作的開展受到其他機構的不良影響,彰顯教育督導工作服務公共政策的功能。要循序漸進地改善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建設的綜合效果,使教育督導機構能夠更好地行使職權,對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負責,全面優化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成效[8]。
教育督導專業評估工作是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對督導工作進行改進和創新的過程中,要反思傳統督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第三方機構參與教育評估和監測進行合理化引導,有效促進各方面工作的有機分離,促進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全面、系統創新。近幾年,隨著我國加強對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重視,上海、重慶、廣東、浙江、江蘇等地都已成立專門的教育評估和監測研究機構,主要針對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委托的教育評估項目開展專業的評估和監測工作。這些評估機構的構建對教育督導工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缺乏獨立性和規范性,無法真正解決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因此,可以嘗試促進教育督導評估監測職能的獨立行使,形成社會第三方評估監測組織機構,確保專業機構能獨立承擔教育督導評估監測的責任和義務。在推進第三方機構參與教育督導評估監測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注意嘗試引入市場化的機制,制定資質認定工作標準,對教育督導制度建設中的招投標制度、績效管理制度等進行完善,通過政府購買教育督導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教育督導評價和監測工作。要對教育督導成本實施科學控制,保障高師院校運營管理的社會效益和服務效益,切實提高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水平[9]。
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質量受到內外部監督工作的影響。科學組織開展內外部監督工作,能優化教育管理水平,為教育督導工作公正、有效地發揮價值和作用提供良好的支持,提高教育督導工作的成效。
首先,要積極強化教育督導工作問責機制。高師院校開展教育督導工作的過程中,要促進《教育督導條例》的嚴格貫徹落實,并按照法律法規的具體要求,針對督導過程中出現的違法行為、瀆職行為以及犯罪行為等進行嚴肅問責,必要時可以采用刑事手段進行處理,提高對教育督導機構、督導人員的監督,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對教育督導工作的負責程度,使教育督導功效得到進一步彰顯。
其次,要積極探索教育督導申訴制度的構建。若被督導高師院校對督導意見不服,應給予被督導高師院校申訴或者申辯的機會,并允許校長或者其他教師對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開展情況作出相應的評價,既保障督導機構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又注意維護高師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穩定開展。
最后,要重點開展教育督導工作的外部監督。要確保督導工作能在多方力量監督的作用下得到高效開展,使教育督導職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循序漸進地改善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為教育督導工作的系統創新和優化發展奠定基礎,加快我國教育督導制度建設進程,為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體系建設創造條件[10]。
在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中,專業督導隊伍的構建能循序漸進地提高教育督導工作的綜合效果,增強教育督導工作的專業性和有序性,使教育督導工作中所發現的問題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在教育督導機構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要注意推進專業督導隊伍體系的構建,有效解決督導工作中專業性和效率性不足的問題,優化教育督導工作的整體質量。
首先,要制定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的崗前培訓工作計劃和在崗培訓工作計劃,使他們在參與教育督導工作的過程中能全面了解教育督導工作中的先進工作理念,不斷對教育督導工作進行創新,構建系統化和創新的教育督導工作體系,提高教育督導工作的成效。
其次,要組織高師院校督導人員參與學習和培訓,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教育督導工作引導服務,使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工作中的相關工作人員對自身的職業進行準確定位,推進各項教育督導工作,從而有序解決督導工作中的問題,引導高師院校對教育管理工作進行改進和創新,使教育督導隊伍得到進一步優化。要構建相對專業的教育督導隊伍,保障教育督導工作的專業性,為高師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變革和運行機制構建奠定基礎[11]。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師院校要對現行教育督導制度進行反思,發現教育督導制度建設和實踐中存在明顯的問題,促進教育督導工作的科學開展,重視教育督導制度的全面創新。要以教育督導制度的構建和應用為重點,通過構建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大數據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制度的大數據支持系統、強化高師院校教育督導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引入第三方機構參與高師院校教育督導評估、積極推進高師院校教育督導行為的內外監督、全面推進高師院校教育督導專業隊伍建設等對策,探索教育督導制度體系構建,促進教育督導制度的貫徹落實,培養高素質的教育工作者,為我國教育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持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