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女士是一名銷售員,女兒讀3年級。老公是一名貨車司機,工作很忙,所以孩子的功課都是夏女士在檢查和輔導。前段時間,孩子的英語習題夏女士開始逐漸有些看不懂了,有的單詞看完后卻想不起什么意思,只能悄悄用手機查一下。為了以后能更好地檢查、指導孩子的功課,從前幾周開始,夏女士只要有空,就開始自學孩子的英語教材,做一些習題。夏女士還打算把數學也通過這種自學的方式抓起來。但孩子的爸爸卻說,根本沒必要這樣去學,把自己逼得太累了。作業的對錯,自有老師判斷。這讓夏女士很糾結。
(摘自《重慶晚報》)
點評:上文中這位熱衷輔導孩子功課的家長辛苦且用心,如此家長在我們周圍不少見,但隨著孩子年級的上升,能堅持下來的怕是很少了。因為孩子學習、做作業有老師的傳授指導,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思路和方法,家長非教學人員,輔導孩子難以更專業。此外,家長過多地“干預”孩子的功課,不利于孩子較早地建立自覺學習、獨立思考的意識。從孩子低年級開始,家長應該更多下功夫的是,督促孩子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適宜的學習氛圍。
377450021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