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麗


[摘? 要] 文章以一道課后習題為例,幫助學生從根本上認識錯誤,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并通過對問題的進一步探究,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刻性.
[關鍵詞] 錯解;探究;思維;深刻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中出現的錯解,是一個彌足珍貴的教學題材. 教“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讓學生“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從錯解中吸取教訓,并從錯解出發進一步探究類似問題的解法,這樣的課堂教學能有效幫助學生從根本上認識錯誤,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并通過對問題的進一步探究,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刻性[1]. 筆者在“等差數列”的教學中,布置了如下一道題目作為學生的課外作業:
師:剛才兩位同學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發現的結論的確對我們解答這類問題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為了讓大家都能完全掌握這類問題的解法,請大家完成下面幾個題目.
題1:已知等差數列{a}和{b}的前n項和分別為S與T,且滿足=,則=______;=______.
題2:已知等差數列{a}和{b}的前n項和分別為S與T,且滿足=,則=______;=______.
這兩道題是對課外作業題的鞏固與提升,通過練習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題目中發現數學的本質,訓練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性.
從這節錯解探究課看出,借力錯解可以讓學生把問題看得更清楚,讓學生的思維向更深處漫延,這或許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 陶炳宏.一道數列題錯解的剖析、修正與再運用[J]. 中學數學研究,2020(09):30-31.
[2]? 范習昱. 鋪墊對比,變式引申 避免數列解題錯誤[J]. 中學數學月刊,2017(11):25-26.
306050190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