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波
古藺縣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堅持黨建引領,深化紅色領航,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持續從“四渡赤水”精神中汲取前進智慧和奮進力量,凝心聚力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守護紅色根脈,擦亮“四渡赤水”紅色品牌。“四渡赤水”是歷史留給古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必須用心用情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突出“紅色規劃”。搶抓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瀘州段)建設機遇,以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為契機,探索紅色規劃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加強與國家和省級規劃對接,高質量完成紅色文化傳承帶發展、四渡赤水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創建規劃編制。修好“紅色家譜”。深入開展紅色資源專項調查,系統研究保護中央紅軍在藺期間紅色史料、行軍路線、舊居故地、戰斗遺跡等,建立古藺“紅色資源名錄和數據庫”,解碼“四渡赤水”文化基因,挖掘“四渡赤水”文化內涵,增強“四渡赤水”文化自信。講好“紅色故事”。加快建成投用四渡赤水分院古藺校區,擴容提質太平、二郎、雙沙、黃荊等教學點,深化與中央黨校、四川長征干部學院以及貴州、云南等地的交流合作,打造川滇黔四渡赤水紅色教育聯盟,通過紅色叢書、教育課程、體驗線路、精品展陳、歌曲劇目等載體,可視化“講述”、互動化傳播、沉浸式體驗“四渡赤水”歷史,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紅色百家講壇”。
傳承紅色基因,構建“后繼有人”人才體系。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鍛造干部隊伍。全面實施“紅色薪火”培訓計劃,創新“黨員鑄魂、干部提能、人才啟智”三大培訓體系,注重在一線鍛煉、培養、識別,啟智賦能鍛造“獅子型”黨政干部、建強“水手型”村(社區)干部、凝聚“石榴籽型”黨員隊伍。培育專業人才。深入實施“紅色英才”“人才紅色聯盟”計劃,及時落實崗位激勵、住房補貼等獎補資金,大力招引鄉村規劃師、金融等高層次技能人才,鼓勵黨員干部考取專業技術職稱,確保專業的人干專業事。招引優秀企業家。深化“放管服”“全程幫辦”“最多跑一次”等改革,組建專班駐點服務,大力構建親清型政商關系,不斷招引優秀企業家來古藺創業置業。
深耕紅色沃土,做強“瀘州南翼”核心支撐。古藺紅色文化、醬酒文化、生態文化特色鮮明,是經濟競爭力所在、生命力所在、創造力所在。推動“紅色+生態”融合。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紅色資源與綠色經濟融合發展,統籌推進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烏蒙山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驗區建設以及以山地避暑康養為重點的生態價值實現旅居帶建設,將優勢資源變成致富資源。推動“紅色+醬酒”融合。將“四渡赤水”紅色文化與赤水河左岸千億級優質醬酒產業集群發展有機結合,用最核心的紅色文化助推最具特色的產業、最具活力的企業高質量發展,聚力打造特色酒莊、酒街、酒鎮、酒產區,充分彰顯英雄河、美酒河的獨特魅力。推動“紅色+文旅”融合。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保護開發毛澤東入川第一橋、太平渡等紅色遺址遺跡,全速推進赤水河紅軍大橋、瀘州紅色旅游鄉村振興示范路等項目建設,打造“中央紅軍長征入川第一縣”文旅品牌,創建四渡赤水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以紅色旅游服務業提質增效賦能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作者系中共古藺縣委書記)(責編/劉艷梅)
190550170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