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利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近年來,旺蒼縣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建機制、提能力,全面構建全域聯動的現代化城鄉基層綜合治理體系。
堅持黨建引領,優化縣域頂層設計。加強黨對城鄉基層治理的領導,核心是要抓住縣、鄉、村三級黨組織這一主軸,切實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緊扣全縣“136”大黨建格局,成立中南部片區“一帶四園”和北部山區“一軸四區”兩個鄉村振興示范帶大黨委,覆蓋全縣23個鄉鎮220個村,建成黨組織引領基層治理中樞機構。組建黨員、巾幗、青年等志愿服務隊352支,常態化開展“紅色星期六”“志愿紅城”等志愿活動,進一步激發黨員干部在基層治理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堅持分線主抓,凝聚部門聯動合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充分整合治理資源、科學延伸治理鏈條是關鍵。全面壓實縣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縣級相關部門和鄉鎮的責任,由各分管縣領導牽頭,構建以6名常委牽頭負責的大紀檢、大組織、大宣傳、大統戰、大政法、大督查“六大系統”和6名副縣長牽頭負責的大安全、大政務、大民生“三大板塊”為骨架的“九大責任體系”。“六大系統”和“三大板塊”分別圍繞工作目標和職能職責,逐一明確隊伍力量、當前及今后3—5年重點任務,進一步健全工作運行機制,推進行業系統精細化管理和規范化治理。
堅持條塊聯動,激發鄉鎮內生動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要堅持以片區為單元優化鄉村治理格局,充分引導公共資源精準投放和市場要素充分流動、合理聚集。圍繞“一心兩翼四片”城鎮布局,建立縣城區、東翼、西翼、木門片區、國華片區、三江片區、英萃片區等7個基層治理協調中心,明確1名縣委常委任中心主任,各聯系鄉鎮縣級領導干部任中心副主任,縣級相關部門主要領導、轄區鄉鎮黨委書記任主要成員,確保每個片區構建上下貫通的工作領導機構,分塊統籌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建立定期會商、聯席會商、督查督辦制度,切實發揮發展規劃、產業布局、人才資源、基礎設施、平安建設等五大統籌職能,進一步激發鄉鎮內生動力,推進片區高質量發展和一體協同發展。
堅持網格管理,夯實基層共治基礎。推進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要堅持全面推行基層治理網格化。按照“全域覆蓋、分類劃分、規模適度、動態調整”的原則,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將地理分布相鄰、區域特征相近、產業布局相連、城市功能相通的村(社區)連片劃分為“塊”,鄉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擔任“塊長”,分塊管理全縣220個村(社區)。將村(居)民小組劃分為二級網格,由村(居)民小組組長任“格長”,負責本小組內網格事務。針對功能要素齊全、規模體量較大、人員結構復雜的學校、醫院、礦山企業、封閉式居民小區等,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專屬網格”,由各單位(物業)指定專人擔任“專屬網格長”,負責專屬網格工作。三級網格則以農村溝、梁、碥、彎、院等自然區塊,社區樓棟、院落、街面等區塊劃分基礎網格點,配備7000余名“點長”,負責基礎網格點事務。同步建立“三級網格”負責人責任落實機制和聯系機制,確保基層治理工作齊抓共治、高效運轉。(作者系中共旺蒼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劉艷梅)
18145017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