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
摘要:在最新的數學教學論里面提到了數學教學的實質不是簡單地以傳授和學習知識作為基礎的過程,而是要促進學生多層次能力提升。對于小學生而言,在這一階段,除了去了解一些基礎知識之外,需要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通過研究不同的數學題目,去綜合地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和方式,對數學內容進行一個綜合化的判斷和推理。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預期中的目的。但就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師并未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育放在重點,導致學生在這方面的感悟和體會并不深刻,所以本文就著重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達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鍛煉
新時代的發展對教育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證明傳統教育模式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缺乏良好的創新意識,個性思維模式會稍顯僵化。在這種情形下,會導致人才培養與未來的社會需求有一定的偏差。在這一形勢之下,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出現對于傳統的教學是會產生非常關鍵的影響的,在新教育理念中,最為核心的一部分內容強調了教師要以學生的能力培養作為目標,而非傳統的知識講授。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科知識內容作為基礎來完成深度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思維能力強調的就是學生能夠針對于不同數學內容進行思考和研究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數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會學數學知識。通過思維能力的鍛煉,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多的參與感。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多是以自己作為核心來完成針對性的知識講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選擇有用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長此以往,學生會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無法保持長時間中集中的狀態。而在鍛煉思維能力之后,教師可以根據一些數學題目或者是數學活動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下去完成無限的思考,將學生從玩耍的狀態轉回到學習的狀態。其次,通過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針對于數學知識進行串聯,例如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會發現教很多教師往往是采用分板塊教學的模式。在每堂課上,教師都會講解一些學科內容,然后讓學生去通過例題進行鞏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沒有串聯的意識,比如他們只是完成分散化的學習,沒有去尋找不同知識的關聯性或者是說差異性,長此以往,學生并沒有搭建起一個非常嚴密的知識框架。在遇到一些綜合化的題目時,有些學生往往會出現束手無策的情況。而在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會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學會從抽象到體,并且在學習一些數學知識之后能夠針對于其相似點和相異點進行集中歸納,將新舊知識聯系到一起。在這種情形下,能夠讓學生更高效率地去解決一系列數學難
二、淺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簡化教學內容,增強學生思維活絡度
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考慮到自己所教學的一系列內容是否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自覺進行思考。如很多教師在課堂上習慣開門見山地拋出問題,或者是直接設置不同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獨立思考,以達到學生能力培養的目標。但是對于學生而言,本身他們正處于一個稚嫩的年齡段,還未充分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如果只是讓學生完成大量的練習,很多學生會出現三心二意的情況。因此,為了讓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更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有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初步的思維能力,讓其在課堂上表現地更為活躍。如學生在學習三角形這部分內容時會發現三角形有不同的類型,如有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還有一些不規則的三角形等。最開始在接觸這些圖形時,一些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判斷三角形每個角的一些差異,或者是完成每個角的度數計算。那么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簡化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生活中一些三角形的實際物品來讓學生觀察,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折疊小棍,讓學生通過折疊小棍來拼接三角形,并分析不同三角形中不同角的實際差異。借助這樣的方式,把復雜的內容變得更為簡明化,以更為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清晰掌握概念。
(二)注重問題誘導,促進思維發展
小學生還不夠獨立,他們在思考的過程中是會稍顯被動的。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如果要想達到思維能力培養的目的,教師必須要選擇更為有效的方式。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之前可能更關注于自己所講解的知識內容,沒有忽視學生的參與或者是體驗感受。如果要想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去獲得一些關于思維方法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作為誘導,通過一些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多層次提升。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經典的例題,然后讓學生去分析例題中給出的已知條件有哪些?未知條件是哪些?可以利用的條件有哪些?在學生分析之后,逐步讓學生從文字中提煉出一些數字,列出算式,完成計算。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一直保持在思維的活躍狀態之中,以達到學生個人能力培養的目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想得到鍛煉和發展是教師需要長期進行引導和關注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根據數學學科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適度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借助一些思考性的問題或者是一些益智數學活動完成更為有效的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譚軍梅. 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J]. 新課程(下), 2016, 000(007):400.
14065005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