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蘇
摘要:針對幼兒的美術教學,對于提升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及對周邊事物的感知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立足于幼兒園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針對目前幼兒園美術課堂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就學前教育專業幼兒美術課堂教學路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專業美術;課堂教學;路徑探索
幼兒園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幼兒健康成長具有現實意義。因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需立足當前國家對學前教育要求,立足幼兒特質與需求,找準教學的切入點,通過啟發與引導,開啟幼兒的智慧,培養其認識世界與感知世界的能力,而學前美術教學正是具有這一作用。本文就學前教育專業幼兒美術課堂教學路徑進行探討。
一、美術課堂教學對幼兒的重要意義
對幼兒而言,美術學習為其打開了一扇認識世界與感知世界的窗戶,意義重大。主要表現為:一是有助于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2]。美術學習需要幼兒動手與動腦,教師能夠立足幼兒心理特征與需求開展教學,通過有趣的繪畫、工藝制作等活動,為幼兒營造一個美術世界,激發其對美的感受,喚醒其創作美的欲望,增強其對生活及周遭人與事的摯愛情感。二是有助于促進幼兒心智的啟蒙與開發。美術即是“視覺藝術”,幼兒美術教學即是對腦、眼、手協調性的訓練,利于挖掘幼兒潛能,對于培養幼兒綜合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幼兒園美術課堂教學
目前幼兒美術教學并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為:一是重繪畫,輕內容。幼兒正處于心智成長時期,因此,美術教學時,不僅要教授幼兒繪畫方法,也應將如何欣賞美術、如何動手完成手工教幼兒。但目前,部分學前教師重繪畫,輕內容,教學中將幼兒美術教育與繪畫課畫等號,忽視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與美術欣賞能力,導致幼兒美術基礎相對薄弱。二是重示范,輕創新。幼兒美術教學中,最大問題即是教學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主要表現在部分教師更多通過示范法,開展幼兒美術教學,導致幼兒學習注意力很難集中,且對美術學習興趣不足,學到的僅是模仿繪制圖案,而無自我思想融入,創新性思維嚴重不足。
這樣的教學,使得幼兒的想象力受到極大限制。
三、學前教育專業幼兒美術課堂教學路徑探討
(一)轉變教學理念,營造幼兒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氛圍
幼兒活潑好動,因此,美術課堂教學要轉變傳統理念,以幼兒特質與學習需求為教學出發點,即:一是教師要探索學前教育方法與路徑,通過不斷學習,自我提升,改進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適合幼兒成長與發展。二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幼兒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啟發與引導,調動幼兒積極性,同時,教師要注重對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如進行手工教學時,教師一方面需啟發幼兒的想象力,可為其提供多樣的雕塑模型,讓其自己制作喜歡的小玩具;另一方面指導幼兒用橡皮泥捏出最喜歡的小動物。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啟發與引導非常重要,不僅利于激發幼兒參與制作的興趣,也利于鍛煉幼兒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
(二)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美術學習潛能
美術教學方法的創新,對于幼兒學好美術非常重要。即:一是營造對于幼兒具有吸引力的繪畫學習環境。良好的繪畫環境,利于激發幼兒共鳴,且具有較強的熏陶作用[5]。如教師可以在美術繪畫教學時,帶領幼兒去大自然,認識與感知花、草、樹木以及蟲、鳥、魚兒等。這樣既可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又利于培養觀察與思考的能力,通過親身體驗感的增強,提升對大自然的認知,為其美術學習奠定基礎。二是搭建相互交流的平臺。教師可讓幼兒之間進行交流,增強幼兒繪畫學習興趣,最大限度挖掘潛能。三是注重繪畫素材選擇的多樣性與新穎性。通常情況下,熟悉的人與事更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對于繪畫素材的選擇要高度重視,一方面需是多樣且幼兒熟知的,這樣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產生強烈的繪畫欲望;另一方面需要是新穎性的,這樣利于最大限度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促其更深入觀察生活,提高對生活、對繪畫的認知力。
(三)創新教學載體,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新教學載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即:一是針對幼兒貪玩的天性,適時引入游戲教學法,以游戲融入幼兒美術課堂教學,提高幼兒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通過游戲這一幼兒喜歡的方式,寓教于樂,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提升美術學習效率。二是借助多媒體進行情景設置教學。如在《奇妙的圓》教學中,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將圓形象化,使得幼兒能夠更直觀地感知圓的形狀。再如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幼兒進行情境展示,即游過來的一條小魚,吹出許多泡泡,這些圓形泡泡匯集在一起,又形成更多形狀。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幼兒畫出自己認為是圓的物體,這種美術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調動學習積極性,也利于對幼兒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
(四)尊重情感表達,筑牢幼兒美術學習基礎
在教學中,幼兒的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幼兒作畫時,隨意性較強,畫出的圖案造型成年人,會顯得不完整且奇特,對于幼兒這一情感表達方式,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理解與尊重。同時,教師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與其進行溝通交流,挖掘繪畫潛能。如幼兒在畫人物時,紙上呈現的會是一些歪歪斜斜的線條與不規則的圓圈,但幼兒會說:這是兩個在吵架的人,甚至會說他們正哭呢…… 由此可見,幼兒所畫與其所要表達的情感,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是不在一個點上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以鼓勵幼兒為主,不斷增強幼兒對自己繪畫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師要在幼兒作畫過程中,加以正確引導,多溝通交流,多啟發引導,指導糾正幼兒繪畫不足之處,助推幼兒繪畫思路開拓,筑牢幼兒美術學習基礎。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幼兒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學前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以幼兒特質為美術教育切入點,通過啟發與引導,增強美術素養的養成。學會以美術的視角認識生活,并感知生活中的美好與精彩。對幼兒而言,美術課堂教學是他們認知世界美好的天窗,是其塑造積極向上人格的基石,是其全面健康成長根基,開展學前教育專業幼兒美術課堂教學對于幼兒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魯曉君.論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心理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19(14).
[2]劉嬋娜.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策略探索[J].大眾文藝,2019(08)
322950190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