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先
摘 要:本文從六個方面探究《大學語文》教材中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一課思政教學的各方面,涉及到思政教學的教學背景、挖掘的思政元素、教學設計、案例敘述、實施成效、課后感悟等六個方面。本文簡明扼要地闡述了思政元素滲透的意圖、方法、步驟,詳細敘述了思政元素滲透的過程,最后附加了感悟內容。
關鍵詞:思政;教學;情緒;主人;正確;三觀;
一、教學背景
十九大期間,習總書記提出了“立德樹人、培根育魂”的根本任務,其中“八個堅持”之一就是要挖掘其他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而《大學語文》是學前教育專業大一期間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金鎖記》是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重在了解小說的基本常識和美學特征,學習如何寫作小說。教師在講授這篇課文時深刻領悟教育的時代背景,思考如何恰如其分地進行思政教學。
二、深挖思政元素
選擇最佳切入點,從曹七巧人物命運的“三把鎖”挖掘思政元素,引導學生討論和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金錢觀。總結全文后,本著“培養健康人格”的理念,教師從曹七巧病態的釋壓方式中挖掘出思政元素:學會健康釋壓,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三、教學設計
首先在教學的兩個環節進行滲透思政元素:人物分析和結尾處。其次在具體實施環節滲透思政元素,即初識、再識、三品曹七巧的人物形象之后滲透思政元素:做情緒的主人,樹正確的戀愛觀。最后在總結全文時滲透思政元素。
關于教學方法,可以采用講授法、啟發式、角色扮演法、學生探討、PPT展示圖片、電子白板切入網絡視頻、課后云課堂觀看網絡課程等。
四、案例展示
案例一:[初識、再識、三品曹七巧后]思政拓展:引導學生討論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金錢觀。
首先是愛情觀。教師舉例:嫁入豪門(梁洛施、王艷、郭晶晶),孰幸孰悲?教師展示網絡文字、圖片、視頻資料。學生討論,小組一意見:梁洛施雖然生了三個兒子,但是還是被拒豪門。可悲。沖著金錢而來的愛情,即使有愛情結晶,這樣的愛情也不保險。小組二意見:《還珠格格》里扮演丫鬟的王艷,看上去似乎很幸福。不過訪談節目中他的兒子顯得很沒教養。小組三意見:郭晶晶不一定幸福吧?雖然嫁入霍家,霍啟剛也能跟她一起逛超市、扛米袋,但是,豪門內的幸福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教師歸納:名人的愛情多多少少與金錢和門第有關,那普通人的愛情呢?教師展示PPT,內容如下,大學生愛情現狀:目前,大學生戀愛現象已遍布各個年級。根據部分高校男女生抽樣調查結果,正在談戀愛或準備談戀愛的人,一年級為15%,二年級為18%,三年級為22%,四年級為45%。◆大學追女朋友“四動定律”:大一按兵不動;大二蠢蠢欲動;大三全面出動;大四雷打不動。◆大學談戀愛四草定律:大一兔子不吃窩邊草;大二好馬不吃回頭草;大三疾風知勁草;大四天涯何處無芳草。◆戀愛四大:大一不戀,高雅;大二不戀,瀟灑;大三不戀,尷尬;大四不戀,非殘即傻。展示完后,教師提問:你屬于哪一種?請課后寫在作業本上交給老師。現場討論以上愛情觀的正誤,教師用PPT展示提煉的結果,現代正確的愛情觀:其一,自愿互愛。 其二,彼此尊重,人格平等。 其三,忠貞專一。其四,相容互補。 其五,自覺承擔責任。 其六,穩定持久。再讓學生課后觀看云課堂《現代正確的愛情觀之二》,進行思政的課后延伸。
其次是現代正確的婚姻觀。(本文省略)
第三是正確的金錢觀:
教師展示ppt。拜金主義沖擊著主流價值觀的堤壩。以金錢多少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 ,“寧在寶馬車中哭泣”,大學教授對學生進行勵志的“四千萬”之說,一些人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坑蒙拐騙,甚至犧牲自尊;一些人熱衷于炫富;還有一些人打腫臉充胖子等。教師提出問題:對于這些現象大家怎么看?
學生討論。小組一意見:金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小組二意見:有人說,有什么都不要緊,千萬不要有病;沒有什么都無關緊要,千萬不要沒有錢。小組三意見: 錢再多也沒用,它換不來感情,換不來生命。
教師適時引導: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正確認識金錢,樹立科學的金錢觀。展示PPt。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有錢卻不炫富,貧窮卻不哭窮。金錢不是萬能的。有錢不一能使鬼推磨。金錢是把雙刃劍,它可以讓你信心滿滿,也可以讓你墮落沉淪。
案例二:
教師總結全文:曹七巧的悲劇命運從節選部分可窺見一斑,請大家課后觀看話劇《金鎖記》、《老梁故事匯》之《張愛玲的滾滾紅塵》。從中吸取教訓,感悟人生真諦。接著進行思政拓展:如何釋放壓力?方法:學做情緒的主人!再讓小組討論,說出來,寫下來。學生們釋放壓力方法有哪些呢?小組一意見:運動、娛樂、狂吃、睡一覺。小組二意見:向朋友傾訴,寫作,旅游。小組三意見:大吼大叫,瘋狂購物。教師引導:日本人的釋壓方式(專門的釋壓空間和釋壓器材),我們的健康的釋壓方式:①整體規劃 ② 學會傾訴 ③深呼吸 ④ 樂觀向上 ⑤冥想 ⑥大聲吼叫 ⑦做自己喜歡的事(運動、旅游、閱讀、唱歌、看電影、吃、睡等)⑧改變錯誤的思維習慣 ⑨心量放寬 ?⑩放下放空 ?學會忘記 ?看穿看淡
五、實施成效
學生的參與度和回答問題的質量就是思政課效果的最好衡量標準。當然,這個效果也有班級差異和時間差異。課上成效與課后成效衡量標準不可能一樣,思政的最終效果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來實現,也許是幾年或者一生。
六、課后感悟
成功之處:切入點契合學生當下的情感生活和敏感話題。無論是戀愛觀還是心理健康,都是學生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壓力是當下眾生面臨的棘手問題,經過學習討論,正確的戀愛觀和健康的釋壓方式在學生心里逐漸明晰起來,這也是本課的另一個成功之處。
不足之處:如果能夠讓80%的學生全部開口、投入熱烈的討論中,思政教學效果會更好,由于時間的局限和學生性格的原因,教學還需要進行微調細改,爭取激發每個學生的潛在興趣,讓《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更佳更優。